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年2月18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和长江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武汉市生活实践教育中心、严西湖国际青年营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成功举办。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生活为源,实践为径: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年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300余人参会,线上5000余人参会,近百万人次观看了直播。
开幕式上,著名教育家、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兼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先后为年会致辞。
随后进行了颁奖和授旗仪式。其中,在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2)中获得广泛关注的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实验区荣获“生活·实践”教育优秀实验区奖。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信阳市羊山新区教体局、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生活·实践”教育福建中心、“生活·实践”教育河北中心、“生活·实践”教育浙江中心在过去的一年中积极组织、密切配合、主动作为,为“生活·实践”教育实验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荣获“生活·实践”教育优秀组织奖。另外,来自全国的十八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荣获“生活·实践”教育示范实验校、二十六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荣获“生活·实践”教育优秀实验校奖。
授旗仪式中,夏立新书记为“新时代大先生”总队代表授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马丹,荆楚好老师代表、武汉市育才小学余茜老师,荆楚好老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田媛教授作为新时代大先生代表宣读了新时代大先生行动宣言。
主旨报告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以《面向生活与实践的教育》为题作了主旨报告。报告围绕“何为‘生活’‘实践’‘教育’”,“教育为何要面向生活与实践”,“教育如何面对生活与实践”三个问题展开,澄清了教育面向生活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为新时代“生活·实践”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圆桌论坛环节,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调研员郭春霞介绍了石家庄长安区的区域实践,该区通过强化理论、组建专家团队问诊把脉以及实施行动研究,不断构建“生活·实践”育人模式新样态。洛阳市洛龙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巍介绍了洛阳市洛龙区的“生活·实践”教育探索,该区经过调研论证提出了洛龙区“生活·实践”教育、“小先生制”工作思路。武昌区教育局副主任督学李艳霞介绍了武昌区探索五育融合的经验,该区从困惑出发,通过一育切入、课程优化和评价改革不断推进五育融合。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瑞清为年会的下午场进行了开场致辞,他讲述了自己学陶、师陶的四十年历程,在陶行知思想的影响下他坚守乡村教育事业,不断探索当代实现生活教育的各种可能,推动“生活 实践”教育,并呼吁年轻人积极选择教师职业,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随后的特邀嘉宾主旨报告环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元祥作了题为《学习形态的重建——知识、生活与实践的生动循环》的报告。郭元祥教授表示,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少源于四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化向知识观念化的进阶、转化,二是是由情景激发的,三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四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因此核心素养的生成呼吁学习形态变革。他进一步剖析了何为学习、何为现实世界、何为知识,并基于此深入探讨了生活、实践与学习活动设计。
来自全国各地多省份的实验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正走出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他们展现各自风采、分享各自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