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龙凤山访“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08: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龙凤山访“友”

会东龙凤山。

□文/赵海华图/由会东融媒提供

小城南郊有一苍翠挺拔之山,其形如龙蛰伏、似凤静栖,故被当地人唤作龙凤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凤山上没听说有仙,所以也就说不上有名。然山脚有一清泉,却有点故事。

这眼泉在旧时称老街的村庄北侧,因泉水间歇喷涌,所以有“间歇泉”的称谓。说起这眼间歇泉,有一段典故。传说清末民初,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新云土司禄安佑老年无子,一夜梦见妻子生一龙,后腾云驾雾往这眼泉而来。旧时有龙子之说,生龙即生子。果然,七日之后,禄土司家添一子。于是,禄土司遍请能工巧匠,对预示好运的这眼泉大兴土木,留下了很多玲珑精美的石刻和美轮美奂的井壁建筑。在我们看来,禄土司得子显然和这眼泉水无关。但因为有了这个典故,龙凤山平添了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神秘色彩。

这是一条精灵似的泉水,涝时不增,旱时不减,清冽的水池里,洁白如玉的沙砾历历可数。旧时,就是这眼泉水,浇灌着这片肥美的土地,养育了方圆几里内的父老乡亲。现在,这里已发展成繁华城郊,但每年的旱季,仍有不少城市居民来这里取水,以解燃眉之急。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灵。有了这眼泉水,龙凤山四季葱茏,蓊蓊郁郁;有了这座山,这眼泉轻灵生动,四时不绝。

又传说,远古时期,太上老君在山中洞窟里修炼,修成正果后,为普度众生,立仙门一道于山前,供后世得道者经此门进入仙界。某日,一龙一凤游历至此,发现这里道蕴浓郁、仙气绵厚,于是身融大地,幻化成山,长驻于此,此乃龙凤山名的由来。

“欸乃一声山水绿”,仿佛山水是被“欸乃”声唤醒,而龙凤山的早晨的确是被小鸟的鸣唱声迎来的。披一抹晨曦,沿着天梯一般蜿蜒曲折的登山石梯往山顶攀缘,沿途万籁俱寂。突然,只听得憩在村边棘丛的一只鸟羞怯地试着轻吟几声,立刻招来同伴的和鸣。于是,早晨仿佛拉开了帷幕,山里的一天正式开始。山雀叽叽喳喳,秋虫窃窃私语,在野趣横生的山间小路上走着,有时怀疑前面的路会戛然而止,移步向前,仍有一条小路倔强地伸向远方。遇到悬崖峭壁处,只得侧身低头,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步挪动,稍有疏忽,就会触碰到那坚硬而冰冷的岩石。

到得山顶,如画山川奔来眼底,极目处,高峡平湖,群山相拥,还有那犹如一条长龙的宜攀高速,纵贯西北。低首俯瞰脚下,城是山水画,画是一座城。抬头仰望苍穹,天空湛蓝,宇宙悠远。在这苍茫的天地间,心如静水流深,行似闲云野鹤,悠然地看云卷云舒,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挣脱世俗羁绊的身心自由辽阔。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话一点不错。山脚热得摇蒲扇,到了山顶,凉风嗖嗖,穿着夏装的我竟有了些许寒意。几乎就在不经意间,一阵山雨由远而近飘然而来。顷刻,身边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琴键。沙啦啦,沙啦啦,轻灵的雨丝像无数根轻柔的手指,在恣肆弹奏一首悦耳动听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着迷人而梦幻的色彩。

与其说是偷得一日闲的郊游,不如说是去访久不见面的朋友。这山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这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听,汩汩流淌的清泉,仿佛在吟诵一首首清丽的小诗,要我和她们唱和呢!就是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也悄悄地来和我握手、拥抱。再看花间草丛,涧旁溪畔,蜂儿嗡嗡,蝶儿飞舞。驻足其间,一阵湿润的山风拂来,我衣袂飞扬,仿佛变成了一只蝴蝶,也要翩翩起舞了。

整个游程,我领略到了一个字:绿。仅凭这一点,已不枉此行。道旁溪边,山顶岩缝,满眼苍翠欲滴,就是山间飘过的云朵,似乎也都是绿的。越往山的深处走,绿得越苍茫,也越觉得山里的不平凡。平素里,从远处看龙凤山,只觉得凹凸有致,既具备了山的雄奇,又不失女性的温柔,此时才发现,她的美绝不仅仅如此。特别是多年来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龙凤山奇峰耸峙,云雾缭绕,森林茂密,溪流清澈,饱含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更有那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让久居闹市的我闻所未闻。这让我生出一段感悟:要真正领略一处风景,不仅要远观,还得近赏。

世事纷扰,我在山上停留的时间不长。带着满怀的好心情以及回味无穷的余韵和山中的朋友一一作别。

下得山来,时值正午。融入摩肩接踵的人流,我要去赶一场人生的盛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集中签约9个项目 总投资约11亿元
...导和嘉宾深入展区参观交流。此次推介会以“粤桂同心 龙凤呈祥”为主题,邀请到80余家企业相聚龙华区,共话时代机遇,共叙合作情谊,共商发展大计。此次推介会集中签约的9个项目分别为
2023-06-09 02:53:00
...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室外温度接近零下15摄氏度,在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期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场面依然火热,大型机械和施工人员正在实施渠道衬砌工程。“五常市龙凤
2023-01-26 07:04:00
洪灾后五常大米影响几何?当地粮企负责人:减产30%,涨幅可能不低
龙凤山镇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部,是五常稻花香的主产区,这里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水稻产区,镇里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稻米业公司以及大米合作社。“我在稻田里等你”。8月7日,潮新闻记者在龙
2023-08-08 10:22:00
...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会上,由河北龙凤山集团、上海大学、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纯度高达99.9992%的5N级超纯铁制备技术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
2024-11-23 07:21:00
五常大米开镰收割!大润发抢“鲜”上架2023新米
...网成都9月27日讯 秋分至,秋收忙。9月27日,黑龙江五常龙凤山镇,大润发与荟尚的五常大米专供种植基地迎来今年首批收割,从9月23日开始,农户们每天忙不停,收割的稻谷从脱壳到
2023-09-27 11:41:00
洛阳一景区商家拒收人民币?回应:为防范商户私自收款
国庆期间,游客吴先生前往洛阳市伊川县的龙凤山景区游玩,因使用现金支付遭到景区内商户拒绝。吴先生通过顶端新闻问政平台对此表达质疑,咨询景区和商户的做法是否涉嫌违法。【1】游客质疑景
2024-10-16 13:45:00
黑龙江五常市一名老汉不听劝阻蹚水回家救4条爱犬 不幸溺亡
...受台风影响,黑龙江多地出现洪涝灾害。8月4日,五常市龙凤山镇一名60多岁的老汉涉水回家救自己的爱犬时,在家门口不幸溺水身亡。大象新闻记者从龙凤山镇国旺村居民闫先生那里了解到,
2023-08-07 16:06:00
...工程建设,让水库尽早发挥效能。”陈立彬说。在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灌区管理站站长赵成俊来到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现场,谋划着今年项目开工的各项工作。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
2023-02-19 05:35:00
“沿河稻田几乎都淹了”,今年五常大米会减产几何?
...3日下午,五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由于龙凤山水库3日2时30分加大泄流,水库下游涉及的5个乡镇25个村屯人员正在全力转移中。哈尔滨市气象局发布的哈尔滨市降雨量分布
2023-08-07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