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以图东山再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3: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崇祯帝殉国不久,多尔衮统率12万清军入关,不到一年时间就招降了各地明军40多万人,这表明明朝灭亡时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有着不小的家底。清军中满洲八旗兵只有七万人,其他都是汉军和蒙古八旗,李自成的闯军虽号称30万,除去老弱病残,真正的壮年士兵也就十多万人,明朝军队在数量上依然占有优势,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

如果崇祯不死,大明皇帝就是明朝军民抗击外寇的一面旗帜,吴三桂也不会陷入降顺还是降清的尴尬之中,清军也不会轻易入关得了天下。实际上,清朝定鼎中原后,明朝将领拥立的南明小朝廷在清朝的眼皮底下存在了18年之久,期间掌控的军队数量一度达到三十万人。

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以图东山再起

在南明18年历史上,最有作为的要属隆武帝和监国鲁王,这两位都有志于恢复北方失地,也做了很多努力,但鲁王政权和隆武政权为了正统性之争,互相倾轧,最终兵戎相见,南明的实力过多的消耗在内部斗争之中。崇祯帝南迁的话,南明政权就不存在正统性问题,对于明朝将领的凝聚力也非皇族支系可比,这样就能把更多的军事资源用于北方的抗清战争,依托长江天险,最坏的结果也可以与清朝划江而治。

明太祖朱元璋最开始就是定都南京,朱棣迁都之后,南京一直作为明朝的留都,保留了完整的官吏机构,一切都是现成的,对于崇祯帝来说,完全可以拎包入住,明朝的行政可以很快重新运转起来。南迁意味着继续生存的机遇,为何崇祯帝要白白放弃,选择君王死社稷呢,难道真是为了所谓的名节吗?显然不是。

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以图东山再起

平民百姓尚且惜命,何况帝王,崇祯帝并非不想南迁,而是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他南迁。东林党是迁都的最大阻碍。这些来自江南的地主士绅阶层,所考虑的并不是明朝的生死存亡,而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江南地区的田亩、工商业基本都被这些官员的宗族把持,如果崇祯带着庞大的明朝政府南迁,势必对当地宗族的既得利益产生严重冲击。另外,明朝政府如果继续在北方抗击清军,对于江南士绅来说,可以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所以只要有人提议迁都,反对最坚决的一定是东林党人。

东林党官员并不担心明朝灭亡,李自成来了,他们投降了大顺,多尔衮来了,他们又投降了清朝,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老板换了,给谁打工都一样。其间也有大臣提议,让太子前往南京监国,来作为明朝政权的备份机制,但崇祯帝害怕太子在南京自立为帝,自己一不留神成了太上皇,对于太子监国南京的方案,崇祯一开始就拒绝了。

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以图东山再起

崇祯明显低估了李自成闯军的发展势头,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还被明朝打的找不着北。历时两年的松锦之战,以明朝惨败结束,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吴三桂带领明军残余退守宁远。随着洪承畴投降清军,孙传庭战死潼关,崇祯一时无将可用,而李自成的大顺军却发展迅猛,明军受粮饷制约,无力调动更多军队。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接连攻下太原、大同重镇,三月十一打到张家口,四天后直逼居庸关,两天后已经兵临西直门,大顺军完全是破竹之势。李自成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是明朝未能进行有效的兵力调动和阻截,大顺军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崇祯完全没有预料到两个月前还在千里之外的李自成,会这么快兵临城下,此时河北一带已经是李自成的势力范围,崇祯再想南迁已经是不可能了。

崇祯为何不选择南迁,以图东山再起

尽管崇祯帝对于南迁一事优柔寡断,迟迟下不了决心,但山东官员还是早早的为南迁准备好了近百艘大型海船,北京到南京路途遥远,陆路行动迟缓,水路是最佳选择,但迁都并不是简单的搬家,涉及的人数众多,迁与不迁的意见短时间内难以统一,路上的食宿、安全问题也需要沿途官员周密筹备,这都需要巨大的财政支出,崇祯帝已经穷到连军饷都发不出了,哪还有钱搬家,于是南迁只能无限期拖延,直到把明朝拖入灭亡的深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向大臣借钱为何借不出来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国家灭亡之际,选择了自杀来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以及臣民,从此明朝灭亡。在明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又极爱面子的皇帝,为了大明做最
2023-05-15 20:54:00
明朝最精锐的部队,最能打的将领就是孙传庭
崇祯十六年三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自称“新顺王”,同时对军队进行整顿改革。此时的李自成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活下去的流民,他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推翻明朝,建立自己的王朝。消息传到
2023-08-29 13:24:00
崇祯帝如果迁都前往南方,会是什么结局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5日)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进北京,当时,天还没亮,崇祯皇帝鸣钟召集百官议事,居然无一人前来,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登上煤山,写下遗诏,自缢而死
2024-06-23 22:19: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皇帝权威必然荡然无存。北京城在被李自成攻破前,大明军队基本上已经军阀化了,南方地区号称有“五十万大军”的左良玉对崇祯态度令人玩味,可谓“听宣不听调。”这都不
2025-02-20 23:41:00
明朝兵部尚书陈新甲深受崇祯赏识,为何被崇祯处死
...无法巩固边防,也无法招抚流民,让其安居乐业。如此,李自成、张献忠屡次战败,屡次投降,却能东山再起。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陈新甲主张议和,与清朝签署协定,然后集中兵力围剿李自成、
2024-07-13 19:32:00
崇祯皇帝之死:明朝的没落与个人悲剧
...朝早已经内忧外患了,不管是内部的阉党与东林党斗争,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还是外部的努尔哈赤等人虎视眈眈,都足以让大明朝覆灭,可惜偏偏当时所有事情凑在了一起,想要力挽狂澜改变整
2023-10-13 22:05:00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
2024-03-22 06:32:00
李自成提出的三个条件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明朝会拒绝和谈
明朝末期,李自成率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此时北京城唾手可得,明朝已经没有和兵多将广的李自成相抗衡的能力。然而奇怪的是,李自成并没有下令攻击北京城,而是派人去和崇祯皇帝和谈。和谈时,李
2024-05-16 13:57:00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不同意
我们需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李自成的在商洛一带的时候,实力其实是非常差的。因为经过明朝军队的围攻以后,逃到商洛山区的李自成的队伍,已经非常少了。李自成后来的部队,是在商洛山区白手起
2023-08-11 17: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