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老年人过上有温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01: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让老年人过上有温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一位省政协委员的养老服务探索之路

本报记者 赵莹莹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nbsp10&nbsp版)

5月底,镇江招隐山在黄鹂清脆的啼鸣中悠悠醒来。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山顶,镇江市九久老年康复中心里的一切都被映照得美丽而温暖。

“王奶奶,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晨曦中,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久老年康复中心院长刘彤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从房间内嘘寒问暖,到食堂里叮嘱卫生安全,从了解医药物资储备,到安排当日工作重点,一圈巡查下来,已是日上三竿。

辛苦不言而喻,但老人们期盼的目光,总是让刘彤不愿停下奔波的脚步。

创办镇江市九久老年康复中心至今十余载,亲历和见证我国养老事业日益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刘彤尽己所能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力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心。

“是父母的相继生病,把我推到了养老服务这条路上。”刘彤告诉记者,2010年身在南京的她正值事业发展上升期,“那时母亲确诊小脑萎缩,不到一年,父亲也病倒了,身边离不开人”。

为了照顾好两位老人,刘彤请过保姆、找过养老院。然而,普通保姆几乎不具备医疗护理技能,当时条件稍好的养老院床位极度紧缺,很难住进去。

不忍心让父母受病榻之苦,刘彤决定在家乡镇江办一家养老院,也为更多的生病老人提供全方位照护,“让老年人过上有温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这件事听起来两全其美,但理想有时候离现实很远。

马不停蹄地参观各类养老机构,选定场所、找来帮手、购买器材,刘彤说,几番周折盼来开业这一天,但辛苦打拼一年多,当时拥有50张床位的九久老年康复中心,入住的老人却始终只有十几人,甚至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但纵使再难,刘彤也从未想过放弃。资金不足,卖掉房产填补亏空;人员流失,就自己顶上担任临时护工……

付出总有回报。两年后,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良好的口碑,“九久”逐渐走上正轨。2014年,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养老需求,刘彤把老年康复中心搬迁到设施更完善的新址,床位扩大到400余张,并配套了良好的医疗硬件。

“搬迁后,不少人主动联系谈投资,无一例外地提出‘投资回报率’,都被我回绝了。”刘彤说,“不希望因为资本的介入,把它变成完全的生意”。

随着“九久”逐渐发展壮大,刘彤立志在发展道路上实现“医养结合‘零距离’,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安心、放心、舒心”。

在刘彤看来,健康咨询、身体检查、疾病诊治等医疗服务与生活照护、精神心理关爱等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目前养老的最大需求。

“为此,需要打造一支具备医护、急救、康复、心理、营养等复合技能的养老人才服务队伍。”刘彤说。

“在相关部门的牵线和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驻点到‘九久’做‘医养结合’试点,后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未能持续。目前,康复中心成立了自己的医务室,老人的安全感更足、身体更健康、笑容也更多了。”但刘彤依然有些忧心——中心现有护理员普遍年龄偏大、专业性不强。

在刘彤兼职任教的一所学校,经常有“老年健康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到“九久”实习。她发现这些孩子毕业后却鲜少从事养老服务,养老护理员队伍中的“青春力量”可遇而不可求。

在刘彤看来,让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需要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她希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从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入手,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以多元化的服务,满足社会各种层次的养老需求。

出于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也是源于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重视,刘彤给自己定下个“规矩”——每年走访慰问护工家庭,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也正是在走访的过程中,她了解到更多困难群众的养老难题。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当家庭中出现失能失智的老人时,儿女由于工作忙和护理经验欠缺等原因,不仅很难照护好他们,而且容易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刘彤认为,失能失智及长期卧床的老人,是养老工作中最需要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养老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充分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思路,是我履职服务为民不可或缺的内容。”刘彤建议,要逐渐完善体系建设,出台失能失智老人的专项政策法规,兜住、兜牢、兜准、兜好这一群体的养老需求,有效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制定失能失智老人的分级分类照护清单。

“两个多月前,在镇江市政协围绕长期护理保险组织开展微调研的基础上,我撰写了‘关于将不离床洗浴纳入长护险服务项目’的社情民意信息,经江苏省政协报全国政协后,编发在《委员建言》中。这对于我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刘彤说。

进入养老行业14年,如今的刘彤依然是风风火火的性格,却也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这份从容,更多来自对健康养老事业越发坚定的信念。

“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帮助今天的老年人,也是帮助明天的每一个人。”刘彤说,她将继续身体力行,利用好政协委员的身份,把实践和经验转化为建议与对策,让更多老年人能在良好的医养服务中安享幸福晚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现状、对策进行初步调研后的判断。“家里有孩子的,让老年人长期生活在有温度、有情感的家庭中,生病后由孩子承担全面照料管理义务。家庭失独或孩子不在身边的,则选择融入社区和机构养老
2024-01-24 01:45:00
...成为老人的“好帮手”,却永远无法成为“贴心人”。 老年人深层的心理需求,难以通过算法驱动的机械回应得到满足,机器人的“陪伴”终究无法替代人类特有的温情传递——一个心照不宣的眼
2025-04-22 12:06:00
富德生命人寿居家养老体系从“适老化”到“享老化”迭代升级
...绕“数字助老”展开。通过一键呼叫“富德管家”,帮助老年人消除信息鸿沟,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服务涵盖生活协助(如叫快递、查路线、代订机票酒店)、文娱直播、健康随访等,让客户服务不
2025-08-21 15:28:00
深耕养老金融,助力银发经济——临商银行的创新实践与社会担当
...具社会价值与商业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以产品为锚守护老年人的财富与尊严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养老资金的安全与保值是晚年生活的核心关切。临商银行敏锐捕捉这一需求,于2021年推出“
2025-05-15 14:46:00
人到60岁以后,有多少存款才能体面有尊严的养老?答案来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说到养老,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人的60岁以后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60岁以后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
2023-05-02 09:23:00
...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该标准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老龄化社会的迫切
2025-03-11 03:49:00
工行滨州分行养老金融服务新生态,让银发服务更有质感更具温度
...指引标识、无障碍通道实现网点全覆盖,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能顺畅办理业务,需求第一时间被响应。服务升温,细节彰显人文关怀。该行在网点大力推行“四个一”暖心服务:一把及时的搀扶
2025-07-15 23:55:00
民政部等1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要求,保障老年人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利。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标
2025-05-26 10:47:00
国脉科技陈维:以AI+身联网重构养老未来,开创智慧养老新范式
...生,让高质量长寿成为现实。”面对中国每年新增超千万老年人口、数百万老人面临“带病生存”困境的现实,陈维的这句话,指向了一个充满温度的解决方案,作为深耕通信与物联网领域二十余年
2025-07-02 18: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旗开得胜!U17女足世界杯中国队首战5∶0大胜挪威队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2025年国际足联17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小组赛C组首轮较量在中国队和挪威队之间展开。陈睿琳直接任意球破门首开记录
2025-10-19 06:15:00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
作家评论家齐聚厦门 共话两岸文学发展
张晓风展示牛骨。(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名家厦门采风活动举办
2025-10-18 08:59:00
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慰问枣庄高新公安民辅警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一份满载温情的“甜蜜馈赠”送达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张范派出所民辅警手中。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委托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工作人员
2025-10-18 09:02:00
青春华章丨国际食品展区闪耀全国糖酒会:汇五洲佳品,拉满“国际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环球博览会’!”10月16日—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10-18 09:22: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剧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2025-10-18 09:22:00
蚌埠市区一地将短时停气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8日从蚌埠新奥燃气发布的停气通知获悉,因管道碰接,当地计划2025年10月20日14时10分-16时30分期间停气。停气范围:学翰府邸6号楼及周边商户大皖
2025-10-18 10:01:00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召开河北招投标数智化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10-18 10:03:00
滨州中医医院开展肿瘤患者腰椎病理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微创术式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心成功为一例霍奇金淋巴瘤腰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2025-10-18 10:56:00
东营颐养院里的“隐形守护神”,是这些养老“黑科技”
在东营的颐养院里,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这些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科技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5-10-18 10:59:00
东南网10月1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陈欢欢)5000米级潜航机器人、AI赋能“空天地海”监测网……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
2025-10-18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