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刘朝富) 近年来,安龙县笃山镇纳黑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在笃山镇纳黑村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大棚内一株株百香果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进行大棚修整、百香果补苗、喷淋水管绑扎等工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笃山镇坚持用改革创新思维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聚焦产业项目怎么建、产业资产怎么管、产业收益怎么强、群众增收怎么来等“现实瓶颈”,紧紧围绕安龙县“116”模式的产业总体布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带动、群众主体、盘活资产资源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出“党建+N”产业发展模式,做实党建引领定航向、创新实干激活低效资源、群策群力突出优势强振兴“三举措”工作法。
今年11月,纳黑村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实施低效大棚转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黄金百香果产业,聚力“一村一品”做强特色产业,引进贵州省贞丰县洪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60万元流转土地200亩建大棚180个,积极打造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为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让村级集体经济壮起来、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群众日子美起来。
“这里是一个盆地,很合适百香果生长,加上温控大棚、水利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比较便利,我们决定在这里高密度种植百香果。”合作社负责人叶三强说,百香果一般来年3月开始种,在春季种,挂果期比较短。如果反季节种下去,生长期和挂果期会提前,销售期也会提前,单价会在平时的两倍以上。
目前,基地利用季节差,已完成110个大棚3万株“台农1号”“青蜜9号”百香果苗种植,预计3至4个月后实现挂果,可产百香果约24万公斤,总产值200多万元。
为了让百香果产业持续发展,笃山镇还成立了黄金百香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初步形成以党建带动、示范促动、项目推动、党员群众联动的“四动”抓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纳黑村百香果产业预计年产值200多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80余人务工收入30万余元,大棚租金5.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成功让低效资源“变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
笃山镇通过引导企业带动群众盘活低效资源,利用低效大棚发展百香果产业项目,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稳定增收的“压舱石”,村级组织实现了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发展“短、平、快”的百香果产业,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促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值班主任 郭连军 编辑 董海韵 校对 周祥霞 版式 袁万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