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张继康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痛风属于一种因尿酸代谢异常而诱发的临床慢性疾病。痛风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疼痛、红肿或发热等典型性症状。那么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治疗呢?本文对此进行介绍。
一、痛风及其诱因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人体尿酸水平过高,进而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或周围组织沉淀,从而诱发的疾病。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所产生的必然产物,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因多种原因导致人体排泄不畅,其在人体当中的血液浓度自然就会升高。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尿酸结晶。
有很多人问,痛风是由遗传因素还是重大疾病所导致的?一般情况下,诱发痛风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最常见的饮食,如果习惯性吃肉类、海鲜或喝酒均会导致尿酸过高。除此之外,家族性遗传痛风、肥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疾病等,均可能诱发痛风的出现。所以,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以外,痛风患者也需注重饮食调节,保持适当的体重,切忌过量饮酒,这样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可能。
二、痛风的一般症状
痛风的典型症状有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疾病等。像急性关节炎,一般患者可能在夜间发作,突然感觉关节疼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以及膝盖、踝关节等部位,疼痛的时间可能持续几天或者数周,并且会伴随关节红肿、发热等严重反应,这种疼痛是钻心的疼痛。除此之外,因尿酸结石在关节周围组织的沉淀,更容易形成痛风石,所以患者可能感觉关节周围有硬物或结块状的物质。而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也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淀在肾脏部位,从而诱发尿酸性肾病。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典型性症状以外,患者还会伴随发热、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所以,如果出现上述所提到的各类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三、痛风患者如何用药
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迅速、有效止痛,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这三类药物均应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均应逐渐减停。
(一)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的首选药物,应在痛风急性期36小时内使用。当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24小时服用总量大于6毫克时应停用。长期服用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应补充维生素B12及B6。
(二)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为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一线用药,主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等。它们最大的不良反应是易导致消化道溃疡、恶心和胃灼热感,故应遵循小剂量、饭后、短程服用的原则,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三)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等,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但非首选。只有当前面两类药物无效或者肾功能不好无法选用前面两类药物时方可选用。应用时应以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短程治疗,该药起效快、缓解率高,切不可过快停药,宜慢慢减停,停药时加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否则容易出现症状反复。
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患者用药与急性期不尽相同。慢性期的用药必须在急性关节炎炎症症状消失后使用,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主要的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丙磺舒、苯溴马隆。需要注意的是,别嘌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避免发生肝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痛风患者,慎用非布司他;服用丙磺舒、苯溴马隆时应保持摄入足量水分,防止形成肾结石,必要时同时服用碱化尿液的药。
四、痛风患者如何控制饮食
合理控制饮食虽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但是能减少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在首次痛风发作时就要分析有无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饮食要以低嘌呤为主,主要包括蔬果、谷类、鸡蛋、低脂牛奶,不建议食用海鲜、内脏、荤菜汤等高嘌呤食物,并控制每天进食总量,限制高糖、高脂饮食。
戒除所有含有酒精的饮品,多喝水,促进尿素排泄。
总而言之,痛风患者需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以及做到规律饮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症状以及痛风的复发。但痛风患者的用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听从医生的建议,切忌随意增加、减少或更换药物,定期进行复查,监测肝肾功能各项指标以指导用药,对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指导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2: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