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山西、河北两地军民共同追忆“时代楷模”张连印——
绿色长城的追念
■李泽勋 本报记者 潘 娣 特约记者 苗 鹏
图①:张连印带领乡亲们植下的万亩林场。丁美宁摄
图②:3月15日上午,张连印的骨灰撒在他植下的那片林场。丁美宁摄
3月22日,张连印同志追思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委党校举行。会上,大家共同缅怀他的光辉业绩,讲述他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动人故事。
无需刻意回想,老将军留下的太多,触目可及,皆是回忆。
3月15日上午,一架搭载张连印骨灰的无人机,在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北梁山坡的树林上空盘旋。遵照张连印遗愿,他的骨灰撒在了他植下的那片林场。
这天,左云县人武部政委赵垚起了个大早,来到清风林党性教育基地,在距离基地入口东北方向约20米的一棵树前伫立良久。
“当年,老首长就是站在这棵树下,为基干民兵、预定新兵等介绍基地情况,讲述种树历程。”赵垚说,斯人已去,但他挥锹抡镐植树造林的身影和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03年,从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岗位退休后,张连印回到家乡——左云县张家场乡张家场村。深念组织培养之恩、乡亲养育之情,张连印带领乡亲们先后建成300亩苗木基地,培育优种树苗220余万株,利用出圃苗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2.2万余亩,使左云县林木覆盖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现在的49.27%。
“老首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劲令人动容,我们要传好‘接力棒’、干出精气神,展现新时代国动人形象!”赵垚说。
这天下午,在清风林党性教育基地,跟随张连印种了8年树的田四旺强忍悲痛,带着妻子和女儿在树林里除草。
“这几天,县里连续大晴天,吹来的风干干净净。”田四旺说,不像十几年前,这个季节的沙尘暴刮起来遮天蔽日,白天屋里都得开灯。
“老将军有很大的功劳。”田四旺说,“对我来说,他既像父亲又像老师,教我种树、教我做人,我一定要继续种好树,干好我的工作,让老将军放心。”
3月12日下午,张连印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运回左云县。当地群众自发站在车辆经过的道路两旁,含泪迎接这位“绿化将军”回家。
左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赵升也在其中。“多年来,张连印同志以顽强的意志与风沙和病魔作斗争,为我们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退役军人树立了榜样。”赵升说,听到张连印去世的消息,他很悲痛,得知将军的骨灰要运回家乡,他和县里不少退役军人早早在路旁等待。
“父亲没完成的事业,我来完成。”张连印的儿子张晓斌说。
2015年,张晓斌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武部部长岗位上退役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将心血和汗水挥洒在林场。“父亲病重时,念念不忘的仍是家乡的树苗。他一辈子吃苦在前,心中记挂的总是别人。即使住院期间,他的乐观和豁达仍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会接过绿化‘接力棒’,沿着父亲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张晓斌说。
在张连印曾工作过的河北省,他也留下百亩林场。3月26日,“张连印将军捐赠林”立碑仪式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行。一道绿色长城,连起将军的家乡和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铭刻着他为防风治沙、改善人民生活做出的功绩。
本版制图:扈 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