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13: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衣食住行方面也是样样奢华,穿的是黄褂龙袍,住的是金鸾宝殿,以辇代步,食,自然也不同寻常。想必很多读者都会很好奇皇帝是不是餐餐都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呢?其实古代君主吃到嘴里的大多都是冷菜冷饭,溥仪在自传中曾吐槽,这些年自己就没吃口热乎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饮食文化就是与权力直接挂钩的。清朝,在内务府下设专门机构,管理皇帝、后妃及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员的饮食及典礼筵宴等事宜,就是我们俗称的御膳房。据史料记载,紫禁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膳房。这个伺候皇帝吃喝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人,从无准确统计,只知道“养心殿御膳房”一处就有几百人。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皇帝的饮食,从制作开始到皇帝吃到嘴里,可是经过了很多复杂的工程和步骤的。我们先说说做菜的,掌管御膳房的都是八旗亲信,都是皇室内亲,他们一般对于皇帝都是忠心耿耿。如果一旦出了什么差错的话,他们自己也逃脱不掉。所以说有谁愿意用自己的荣华富贵来铤而走险呢?

其次食材从采购,到运送存储、择菜洗菜、备菜,每一个程序都是由专人来负责,即使炒菜的时候,也是三个厨师互相监督,这些制度让人们想在饭菜里面做点手脚都非常的难。等菜炒好了,接下来该装盘上菜了,这也有专门的太监盯着并且会进行记录存档。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皇帝吃饭并没有固定时间,由自己决定,只需要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其它殿上的太监说一声“传膳!”…就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皇上而来。就是所谓的送菜。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很多读者会认为这不就意味着马上可以吃饭了吗?其实还不是,皇帝吃之前,要经过五个步骤,缺一不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居心叵测之人给食物下毒。那么,具体是哪五个步骤呢?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第一步,摆菜谱。通俗来说,就是把太监们送来的菜,包括果品、点心之类的全部摆放在桌上。每一样菜,都被在边上标明菜名、掌勺的大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事后直接追查到相应的责任人。

第二步,每一道御膳,在御膳房都要留下样菜,以备查验之用。

第三步,用银牌验毒。如果食物中有毒,那么银器就能立马变黑,所以,皇帝在吃饭的时候,银器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即使有些餐具是瓷器类的,那也会在旁边挂一个小银牌。

第四步,赏膳和尝膳。就是经过以上的过程还不够,还要让后妃或者太监先尝过之后,确认没问题了,然后再吃,吃时,也要用银盘子,象牙筷子检验一下是否有毒,方敢入口。

第五步,这个时候皇帝才可以真正的开始享用美食。

古代帝王真的是吃冷的吗

试想一下,经历这么道程序,那饭菜还能热乎吗?所以古代皇帝基本上吃的都是冷菜冷饭了。除此之外,在吃的时候还是有规矩。无论哪道菜,即使它再可口,皇帝都不能连吃三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叫作“吃菜不许过三匙”。因为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是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一来怕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谋害皇帝;二来也是不想传出宫后有人假借御膳之名,招摇撞骗。站立在皇帝身后的四名太监便是专门执行家规的,即便是皇帝,也得遵循老祖宗定的规矩。

总之,皇帝的用膳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不能让人轻易掌握规律。不光这样,清宫《膳底档》是专门记录皇帝进膳情况的内廷资料,事无巨细,一点不漏均记录在案,但是皇帝爱吃什么菜则是万万不能记录上档的,皇帝也绝不会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今天想吃什么。侍膳的太监及宫内人员更不许随便谈论,这可是宫内的一大忌讳,随意谈论或泄露皇帝用膳情况的人,轻者杖责,重者砍头。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包括皇后在内,任何人都不能跟皇帝一起吃饭。所以民间流传“吃独食儿”,说的便是皇上孤家一人吃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30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在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队。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
2023-08-21 14:43:00
古代弑君的手段中,为什么没有在御膳中下毒这一种?
...溥仪曾经说过:"我在皇宫中就没有吃过一口热饭";古代帝王的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规制要求,其中皇帝进食有专门享用的御膳,早在周朝时期,古人对饮食与朝政的联系颇为重视,当时的御膳风
2023-04-17 07:14:00
明清的皇帝吃些什么
...》一书中,这位德国人也展示出了他的毒舌功夫:他没有帝王的天赋,他可以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诚实农妇,在任何方面都具有农妇可靠的品质,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所以嘛,对于皇
2023-07-22 17:27:00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情况却有些不一样。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的“御膳房”,是众多吃货们看清宫剧时最向往的地方。在大家的想象中,那里汇聚四海佳肴,那里盛产“满汉全席”,专为皇帝定制天下一等美
2023-09-25 01:04:00
乾隆吃的鸡蛋为什么要十两一个
...吃饭的时候,太监都会在预定的地方摆好餐桌,当饭菜从御膳房端过来的时候,太监们会迅速按照规矩将饭菜摆放好,这期间,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平常的时候,皇帝都是一个人用餐,除非有特殊的
2023-07-28 21:51:00
一碗粥引发的血案,朱元璋真的如此杀戮成性吗
...害自己。不过朱元璋虽说多疑,但也不是一个生性残暴的帝王。可以说朱元璋一生从没枉杀过一个贪官污吏,他只不过是不念旧情罢了,可是自古哪个皇帝念所谓的旧情呢?因此朱元璋亲自用银针试
2023-01-17 17:51:00
大清内务府如何在百忙之中,端出万岁爷满意的御膳
...的日常细节。时至今日,我们若是要详细整理出清朝宫廷御膳,以及相关制度的各种具体细节,也非常的不容易,必须从各种清代官方档案文献、笔记小说,甚至是宫廷掌故轶闻中,逐一的详细核对
2024-06-20 21:08:00
《你是我的人间至味》首播,变种的《大长今》,权谋夹杂甜宠
...斌等青年演员主演。剧作讲的则是权谋乱世当中,皇子和御膳房女厨师之间的爱情故事。它之所以值得介绍一下,实在是因为,这个《大长今》的变种,把权谋和甜宠结合的非常有意思。 话说,这
2024-03-26 11:15:00
古代皇帝每顿饭都有几十道菜,那么吃剩下的饭菜是怎么处理的?
...是皇帝一口都没有吃过的。这些皇帝没有吃过的饭,一般御膳房还是会拿回去,储藏好若是皇帝临时饿了想加餐,那么这些饭菜,就可以端上去,再给皇帝吃。还有就是,有的时候,皇帝会把自己吃
2023-06-30 0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