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01: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几天刚看到一网友总结自己瘦不下来的原因:看啥都像吃的,看到老大爷手里提的绑绳子的桶,都像五花大绑的大闸蟹。笑过之后也能理解,民以食为天,古代金尊玉贵的皇家都会出现“吃货”,宋孝宗还点“外卖”呢。但清朝的时候,情况却有些不一样。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的“御膳房”,是众多吃货们看清宫剧时最向往的地方。在大家的想象中,那里汇聚四海佳肴,那里盛产“满汉全席”,专为皇帝定制天下一等美食,而皇帝就是天下第一吃货,不是因为他贪吃,而是因为他吃得最好,令人羡慕。

但这也分情况来得,要看皇帝能不能对御膳做主。举个例子,清朝初年,康熙帝非常喜欢吃长江边上的特产“鲥鱼”,他就可以命地方臣属快马加鞭,将这种鱼送到京城,交给御膳房烹制,然后享用美食。康熙属于有实权的皇帝,晚清的光绪帝和宣统帝待遇就不大一样了。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众所周知,咸丰驾崩之后立了懿贵妃儿子为帝,史称同治帝。但同治帝在1875年早逝,慈禧(即当年的懿贵妃)便选择了自己的亲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位,称光绪帝。光绪帝从头到尾都没有过几分实权,且他进宫的时候年仅4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清朝皇室养育孩子,饮食都会分外注意,不让孩子多吃半点食物,就怕生病。这种理念是太医提出来的,负责养护皇子皇女的乳母太监们,不敢让他们的身体有半点损伤,所以这话是他们的工作标准,而光绪和溥仪又都是末代小皇帝,他们更不能自己做主,甚至也会挨饿。

寇连材《宫中日记》记载,小皇帝进食时,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虽然桌前摆着满满当当的食菜肴,但他小胳膊小腿,只能夹到面前有限的几道菜。光绪童年就是这样吃饭,太监不能“劝膳”,所以也不会帮他夹菜之类的。时间一长,御膳房知道了具体情况,就打起了主意。

光绪能吃到的菜,下次奉膳时自然会撤换,但光绪吃不到的菜,御膳房之前撤下去了,第二回又原封不动地摆回来,于是桌上还有一种饭菜变质的酸腐之气。光绪也不能因此跟太后提意见,因为皇室素来以节俭为美德,太后会说他浪费铺张,不知足,想换菜不太可能。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所以光绪还曾经偷吃过太监的一个包子,当时人称“馍馍”,那时候他才进宫6年左右,可见伙食差到了什么程度,因为他能吃到的菜,端上桌也往往干了,冷了。光绪帝没有写回忆录的机会,溥仪却有,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了身为皇帝的进膳情况,非常详细。

溥仪说,御膳房送来的菜,基本只是“花样子”,自己真正吃的是太后太妃安排的膳食,来自她们的“小厨房”,质量上乘,太监每次向她们报告,都说自己吃得好,但实际上他吃得并不好,这些菜美味却不能多吃,因为溥仪年幼时肠胃有疾,常常咸菜稀粥过日子。

古代的皇帝也会挨饿?光绪帝竟偷吃太监包子

哪怕说自己腹中空空,想在正餐时间外吃点什么,也是不能。导致溥仪后来无意间打开了进贡食盒,咬了一只猪肘子一口后,便半生惦记那滋味,直称它“好香好香”。当然这口难得的佳肴并没全落入溥仪腹中,因为他才开始吃,肘子就被身边伺候的人坚决拿走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监给光绪穿寿衣准备后事,光绪却突然挺身起来,慈禧:不穿算了
...慈禧太后也随之薨逝,这巧合的死亡时间让人很难不怀疑光绪帝真正死亡原因。不过无论真相是什么,历史都不可改变,随着两人的接连死亡,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登上了皇位,慈禧不惜残杀外
2024-08-05 21:33:00
太监给光绪帝穿寿衣备后事,光绪突然挺身起来,慈禧如何处理的
...仅只是她人手里的一个提线木偶罢了,说完这两句话不久光绪帝在抑郁中去世。然而,就在光绪去世后的第二天慈禧也离开了人世,二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也在此时划上了一个句号,光绪也成了大清国
2024-06-12 20:26:00
光绪悲惨的一生,童年被太监欺负,长大后被迫娶丑表姐做皇后
...逐渐边缘化;一起进宫的乳母也被赶出了紫禁城。此时的光绪帝尚无生活自理能力,日常起居全赖宫里的太监们轮流伺候。太监们仗着光绪帝还小,根本没有用心照顾,光绪帝的童年是在饥一顿饱一
2023-01-30 19:14:00
...妃入宫不久,光绪就和她形影不离。据史料记载,珍嫔在光绪帝面前无拘无束,二人有时携手同行,宛如民间的恩爱夫妻。有时珍妃不在身边,光绪便觉得自己失魂落魄。这惹得隆裕十分嫉妒,屡次
2023-09-04 17:12:00
现代科技解析光绪死因真相
...之死持自然病死之说。因为光绪身体自幼体弱多病,那么光绪帝到底是被谋杀还是得病而死?自幼多病的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是醇亲王的第二个儿子。四岁那年,也就是同治十
2023-08-08 21:12:00
光绪皇帝没过一天舒心日子,还比慈禧早去世一天,他的命有多苦?
...治帝病逝后,便立其妹妹四岁的儿子载湉继皇帝位,是为光绪帝。光绪帝实在是一个苦命皇帝,他的存在只是慈禧操纵群臣、玩弄权术的需要,这对于一个继位时还应在父母膝下承欢撒娇的孩童来说
2023-02-15 21:41:00
...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光绪皇帝杀死。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而光绪入
2024-06-02 11:40:00
...丽出众、才华过人的少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主持为光绪帝成婚。为了可靠,她选定了自己的内侄女为皇后,同时把珍妃与姐姐选入宫中。第二年光绪将这姐俩封为嫔。珍妃入宫以后,
2024-05-31 18:43:00
珍妃被慈禧太后推下井后,光绪为什么不将珍妃下葬
...隆裕太后1913年,隆裕太后">隆裕太后病逝,这个时候,光绪帝的“一后二妃”,只剩下瑾妃一人了,这个时候瑾妃正好40岁。在隆裕太后">隆裕太后过世以后,瑾妃终于可
2024-06-27 21: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