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疝气小毛病,久拖不治惹麻烦
专家提醒,老年男性此病高发,需要及时治疗
专家简介: 陈吉彩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温医大附一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讲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疝外科健康促进学组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浙江省疑难复杂疝多学科诊治小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小儿外科学组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小儿外科学组委员
不少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腹部长了一个“小包”,不痛不痒,但每当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时小包会突出,可躺下时又会消失,这很可能患上了疝气,俗称“小肠气”。别以为疝气是小毛病,有时会造成大麻烦。本期《名医讲坛》邀请温医大附一院疝和腹壁外科陈吉彩主任与大家聊一聊防治疝气的话题。
老年男性是疝气高发人群
苍南的老张,今年70岁出头,患腹股沟疝多年,刚开始不痛不痒,后来疝囊变大,常有下坠感。外科医生均建议他手术治疗,一听到手术,他立刻拒绝。前几天,他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的症状。送入当地医院急诊,检查发现他腹股沟疝嵌顿了,需紧急手术,但由于他长期服抗凝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当地医生不敢给予急诊手术治疗,于是转到温医大附一院,最终在多学科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急诊手术,转危为安。
参与急救的陈吉彩主任说,老年人得了疝气,千万不要拖,现在疝气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解决,何苦拖成嵌顿疝、肠管卡住了再来急诊,而且肠子卡久了,一旦坏死,还会造成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幸这位老人手术及时,没有出现肠坏死。
据介绍,疝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疝气常发生在婴幼儿及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65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0%,老年男性尤其多见。疝气如不治疗,随时间推移,会越长越大;导致患者长期腹胀、腹痛、便秘、营养不良,影响日常生活;一旦发生疝嵌顿,肠管被卡住无法回纳,会出现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很多患者由于疾病早期不痛不痒,总想通过保守方法来治疗。市民刘老伯听中医师说疝气是由于体虚、中气下陷所致,中药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于是他坚持服用中药两年,但仍未见好转,前不久,他接受了手术治疗。
“这是我接诊治疗的一个病例,这样的病例在门诊很常见。最近,在门诊还碰到一位疝气患者使用疝气贴,每天腹部贴,两三个月了,没有一点改善。”陈吉彩主任解释,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但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同样,长期腹部绑疝气带、压中药疝气袋等,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不能根治疝气。
专家提醒,孩子患疝气,有部分会自愈,但成人患疝气不会自愈,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严重。“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补只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大越难补。
腹腔镜手术,住院只用一两天
疝气种类较多,比如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造口疝等,其中腹股沟疝约占90%。目前,成人腹股沟疝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获得痊愈,非手术方法无法治愈。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疝气患者只需要在腹壁上开3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患者术后通常住院一两天就能出院,五天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创伤小、修补彻底和恢复快,很多疝气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陈吉彩介绍,他每年要做一千多例疝气手术,九成是腹腔镜手术,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岁,最大的103岁,高龄疝气老人经他手术治疗的举不胜举。
双侧腹股沟疝、巨大切口疝、疑难复发疝等患者,在陈吉彩的手术治疗下痊愈,患者和家属的口口相传,也吸引了来自江苏、安徽、湖北等全国各地的患者。
前不久,一位来自湖北的患腹股沟疝的老伯慕名来到温医大附一院找陈吉彩做局麻手术。
陈吉彩解释道,腹腔镜下修补腹股沟疝需要全身麻醉,而开放手术可以采取局部麻醉,其优点节省费用、不需要空腹、术后不插导尿管,术后可直接下地行走等,适合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疝气患者。
■温都记者 张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