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像陆游一样,人共梅花老岁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3:14:00 来源:杭州网

陆游多病。他写自己,“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他是体弱多病的诗人。

然而,陆游享年八十五岁,耄耋之年,“齿牢尚可咀嚼肉,目缭未妨观细书”。

2023年,杭州人均预期寿命为83.63岁,排名全国第三。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论是宋代,还是现在,陆游都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在宋朝,我们熟悉的许多文学家,都有自己的养生哲学。

陆游懂养生、会养生,在他所著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有多处诗文都记录了他对养生的理解和感受。清代作家沈复在《浮生六记·养生记道》中,也曾如此评述:“放翁胸次广大,盖与渊明、乐天、尧夫、子瞻等,同其旷逸。其于养生之道,千言万语,真可谓有道之士。此后当玩索陆诗,正可疗余之病。”

养胃:“粥在腹中……天下第一乐也”

陆游年轻时,是个“酒中仙”,在赴临安应试时就曾与友人们狂醉酣饮,写下了“酒酣耳颊热,意气盖九州”“自笑平生醉后狂,千钟使气少年场”等诗句。人到中年,他爱酒的程度更上一层楼,气势豪迈,“纵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剑外十年狂”,诗歌中尽显对酒当歌的潇洒个性。

等到年迈,陆游写诗自省,“吾侪学养生,事事当自克。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要须铭盘盂,下箸如对敌”。他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遍走人间寻酒垆”,晚年的他“余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在一日三餐上,陆游“食菜如食肉”。老年时,陆游喜食素食,远离肥甘,“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在他的诗里,也多了对蔬菜瓜果和保养身体的赞叹,饮食清淡、饱饥适度是陆游长寿的一大秘诀。

陆游爱喝粥,“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在冷飕飕的秋夜里,一碗热腾腾的山药粥成了他的心头好。粥易于消化、益气健脾。为此,他专门写下《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除了山药粥,芋头粥、薏米粥、菜瓜粥也都是陆游喜爱的养生粥品,在《老学庵笔记》中,他盛赞喝粥之妙,“平旦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予虽未之试,然觉其言之有味。后读李端叔诗云:‘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则固有知之者矣。”

健体:骑马“打毬”效五禽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青年时,习武功,谈兵法,喜练剑术,赴前线抗金杀敌,誓有“踏破贺兰山缺”之志。在朝中为官时,陆游就鄙视整日沉醉于伎乐的官宦纨绔子弟,他在诗中写道:“寄语长安众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

在抗金前线时,他喜爱“打毬”,这项竞技运动在军队中广为流行,众人驾马飞驰,奋勇争击。如此剧烈的马上运动,不仅让他始终尚武,更能强健体魄。据传,陆游在四川为官时还曾有打虎的壮举。

老年的陆游已经不再适合骑马、围猎等剧烈运动,但他依然强调运动的重要性。在《老学庵笔记》中,他写道:“张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数十,老人心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手足无痪。”

此外,陆游还经常种菜养花、扫地拂几,以此锻炼身心。已经年过八旬的陆游还在诗中高兴地写道:“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除了运动,他还学习华佗自创的“五禽戏”,以引导静态养生之法,“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配合呼吸吐纳、动静结合的招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静心: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陆游的一生,与书相伴。有人可能会认为读书枯燥乏味,但是对于“书痴”陆游来说,读书可谓天下第一等好事。一旦沉浸在“文山书海”中,陆游就会忘记时间,忘记烦恼,在书籍中获得心灵的慰藉,相较于其他养生方法,这是他最高阶的养生良法。

年轻时,陆游曾因为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而废寝忘食,他曾在多首诗歌中提到读书的妙处,“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真正在读书中体会到快乐,是因“读书有味身忘老”,书籍中所蕴含的哲理让他流连忘返。遇到烦心事时,陆游就常读《老子》《庄子》,“病须书卷作良医”。用书籍来当作良药,应该是陆游对于养生之道最好的答案。

除了读书外,陆游还勤于创作,几乎每日必写诗,他一生写下了九千多首诗,一直位居创作数量排名前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爱国诗歌。忧国忧民的诗人在一首首五绝七律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热爱读书勤于著作的生活方式,正是陆游能够长寿的原因之一。

陆游的养生学问全靠自学,且他养生得法、老而犹健,一直到年龄很大时,眼睛和牙齿也都很好,能看很细的字,“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此外,陆游还熟研中医学,识药性、通医理。

陆游的养生之道以养“心”为上,养“形”次之,想要延年益寿并不一定要吃得多好、多贵。饮食、运动、读书、良好的心态都是能使人长寿的不二法宝。在古稀之年,陆游的好朋友辛弃疾曾想要为他盖一座别院以颐养天年,陆游婉拒,他写下“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表达他早已将奢华享受置之度外。退居农居后的陆游虽然生活清贫,但他一定已经参透了自己的快乐哲学——“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陆游对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校注的《鬻子》《鹖冠子》,其父陆游的《剑南续稿》《老学庵笔记》等。”根据这段文字,可知陆游不仅是一位藏书家,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刊刻了不少书,为浙江的刻书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3-02-15 17:15:00
...。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病死,他一些的作品,比如《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剑南续稿》都是由陆子聿刊刻的。作为陆游最钟爱的儿子,陆子聿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良好品格,反而在
2024-06-19 10:49:00
宋都金秋栗飘香
...棚!其实,糖炒栗子的吃法在宋代已经盛行。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记载:“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说的是,北宋在开封有一个以炒栗闻名的李和,大家都爱
2023-10-27 15:41:00
古人如何花式吃豆腐(图)
...豆腐羹和煎豆腐出售。同样生活在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还记载过一道甜味的“蜜渍豆腐”,话说陆游家族中的一位老伯父年轻时认识仲殊长老,这位长老和苏东坡是好朋友,而且喜
2024-02-11 05:22:00
...譬如耀州窑出一种青瓷,也称“秘色瓷”。对此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有评说,“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 诗人陆游比陆龟蒙晚出生约三百年。写此文时他已年高。
2025-07-28 11:59:00
陆游的“健康秘籍”
文|程瑞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鲜为人知的是,陆游还是一位“健康达人”。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陆游活到了85岁,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长寿诗人”。在陆游传世的9000多篇诗
2024-05-11 17:24:00
陆游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是整个宋代最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写了9000多首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而陆游也写下了140多首词,刘克庄曾说陆游“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2024-04-29 22:13:00
...。其中,北宋文人林逋和王安石是重要的代表,南宋当推陆游和范成大。林逋在咏梅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林逋(967—1028),字君复,赐谥“和靖先生”。林逋以高士的身份隐居杭
2024-08-02 15:20:00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的精神和词中的经典之美
...篇都是经典,”另外词作里公认最经典的咏梅词,那便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通篇也是句句经典,特别是最后两句:”然而有这么一首咏梅诗却又是别具一格,它尽管也是赞美了梅花的
2023-10-14 08: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