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像陆游一样,人共梅花老岁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3:14:00 来源:杭州网

陆游多病。他写自己,“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他是体弱多病的诗人。

然而,陆游享年八十五岁,耄耋之年,“齿牢尚可咀嚼肉,目缭未妨观细书”。

2023年,杭州人均预期寿命为83.63岁,排名全国第三。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论是宋代,还是现在,陆游都是名副其实的长寿老人。

在宋朝,我们熟悉的许多文学家,都有自己的养生哲学。

陆游懂养生、会养生,在他所著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有多处诗文都记录了他对养生的理解和感受。清代作家沈复在《浮生六记·养生记道》中,也曾如此评述:“放翁胸次广大,盖与渊明、乐天、尧夫、子瞻等,同其旷逸。其于养生之道,千言万语,真可谓有道之士。此后当玩索陆诗,正可疗余之病。”

养胃:“粥在腹中……天下第一乐也”

陆游年轻时,是个“酒中仙”,在赴临安应试时就曾与友人们狂醉酣饮,写下了“酒酣耳颊热,意气盖九州”“自笑平生醉后狂,千钟使气少年场”等诗句。人到中年,他爱酒的程度更上一层楼,气势豪迈,“纵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剑外十年狂”,诗歌中尽显对酒当歌的潇洒个性。

等到年迈,陆游写诗自省,“吾侪学养生,事事当自克。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要须铭盘盂,下箸如对敌”。他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遍走人间寻酒垆”,晚年的他“余年亦自惜,未忍付酒杯”。

在一日三餐上,陆游“食菜如食肉”。老年时,陆游喜食素食,远离肥甘,“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在他的诗里,也多了对蔬菜瓜果和保养身体的赞叹,饮食清淡、饱饥适度是陆游长寿的一大秘诀。

陆游爱喝粥,“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在冷飕飕的秋夜里,一碗热腾腾的山药粥成了他的心头好。粥易于消化、益气健脾。为此,他专门写下《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除了山药粥,芋头粥、薏米粥、菜瓜粥也都是陆游喜爱的养生粥品,在《老学庵笔记》中,他盛赞喝粥之妙,“平旦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予虽未之试,然觉其言之有味。后读李端叔诗云:‘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则固有知之者矣。”

健体:骑马“打毬”效五禽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陆游青年时,习武功,谈兵法,喜练剑术,赴前线抗金杀敌,誓有“踏破贺兰山缺”之志。在朝中为官时,陆游就鄙视整日沉醉于伎乐的官宦纨绔子弟,他在诗中写道:“寄语长安众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

在抗金前线时,他喜爱“打毬”,这项竞技运动在军队中广为流行,众人驾马飞驰,奋勇争击。如此剧烈的马上运动,不仅让他始终尚武,更能强健体魄。据传,陆游在四川为官时还曾有打虎的壮举。

老年的陆游已经不再适合骑马、围猎等剧烈运动,但他依然强调运动的重要性。在《老学庵笔记》中,他写道:“张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数十,老人心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手足无痪。”

此外,陆游还经常种菜养花、扫地拂几,以此锻炼身心。已经年过八旬的陆游还在诗中高兴地写道:“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除了运动,他还学习华佗自创的“五禽戏”,以引导静态养生之法,“啄吞自笑如孤鹤,导引何妨效五禽”,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配合呼吸吐纳、动静结合的招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静心: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陆游的一生,与书相伴。有人可能会认为读书枯燥乏味,但是对于“书痴”陆游来说,读书可谓天下第一等好事。一旦沉浸在“文山书海”中,陆游就会忘记时间,忘记烦恼,在书籍中获得心灵的慰藉,相较于其他养生方法,这是他最高阶的养生良法。

年轻时,陆游曾因为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而废寝忘食,他曾在多首诗歌中提到读书的妙处,“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真正在读书中体会到快乐,是因“读书有味身忘老”,书籍中所蕴含的哲理让他流连忘返。遇到烦心事时,陆游就常读《老子》《庄子》,“病须书卷作良医”。用书籍来当作良药,应该是陆游对于养生之道最好的答案。

除了读书外,陆游还勤于创作,几乎每日必写诗,他一生写下了九千多首诗,一直位居创作数量排名前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爱国诗歌。忧国忧民的诗人在一首首五绝七律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热爱读书勤于著作的生活方式,正是陆游能够长寿的原因之一。

陆游的养生学问全靠自学,且他养生得法、老而犹健,一直到年龄很大时,眼睛和牙齿也都很好,能看很细的字,“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此外,陆游还熟研中医学,识药性、通医理。

陆游的养生之道以养“心”为上,养“形”次之,想要延年益寿并不一定要吃得多好、多贵。饮食、运动、读书、良好的心态都是能使人长寿的不二法宝。在古稀之年,陆游的好朋友辛弃疾曾想要为他盖一座别院以颐养天年,陆游婉拒,他写下“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表达他早已将奢华享受置之度外。退居农居后的陆游虽然生活清贫,但他一定已经参透了自己的快乐哲学——“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陆游对中国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校注的《鬻子》《鹖冠子》,其父陆游的《剑南续稿》《老学庵笔记》等。”根据这段文字,可知陆游不仅是一位藏书家,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刊刻了不少书,为浙江的刻书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3-02-15 17:15:00
...。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病死,他一些的作品,比如《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剑南续稿》都是由陆子聿刊刻的。作为陆游最钟爱的儿子,陆子聿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良好品格,反而在
2024-06-19 10:49:00
宋都金秋栗飘香
...棚!其实,糖炒栗子的吃法在宋代已经盛行。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记载:“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说的是,北宋在开封有一个以炒栗闻名的李和,大家都爱
2023-10-27 15:41:00
古人如何花式吃豆腐(图)
...豆腐羹和煎豆腐出售。同样生活在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还记载过一道甜味的“蜜渍豆腐”,话说陆游家族中的一位老伯父年轻时认识仲殊长老,这位长老和苏东坡是好朋友,而且喜
2024-02-11 05:22:00
...譬如耀州窑出一种青瓷,也称“秘色瓷”。对此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有评说,“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 诗人陆游比陆龟蒙晚出生约三百年。写此文时他已年高。
2025-07-28 11:59:00
陆游的“健康秘籍”
文|程瑞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鲜为人知的是,陆游还是一位“健康达人”。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陆游活到了85岁,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长寿诗人”。在陆游传世的9000多篇诗
2024-05-11 17:24:00
陆游是南宋“四大中兴诗人”之一,是整个宋代最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写了9000多首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而陆游也写下了140多首词,刘克庄曾说陆游“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2024-04-29 22:13:00
...。其中,北宋文人林逋和王安石是重要的代表,南宋当推陆游和范成大。林逋在咏梅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林逋(967—1028),字君复,赐谥“和靖先生”。林逋以高士的身份隐居杭
2024-08-02 15:20:00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的精神和词中的经典之美
...篇都是经典,”另外词作里公认最经典的咏梅词,那便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通篇也是句句经典,特别是最后两句:”然而有这么一首咏梅诗却又是别具一格,它尽管也是赞美了梅花的
2023-10-14 08: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