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繇,一个东汉末年的官场异类,一个奢求名声的刘氏英才(其兄长刘岱,曾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亦是汉末群雄之一。),在汉室式微的情况下被推上诸侯争霸的浪尖上,有心无力地兵败身亡在扬州牧任期上。
在避乱之际,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非表面原因(其为汉室宗亲以及刘岱之弟)那么肤浅,而是有更深层次、更耐人寻味的用意。分析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时的扬州内外环境,不难发现东汉朝廷提拔刘繇为一州诸侯的用意所在。
具体如下。
其一,扬州态势。
初平三年(193年),东汉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陈温或被杀死(《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记载陈温是被袁术杀死,即(袁)术以馀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或病死(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引《英雄记》:(陈温)先为扬州刺史,自病死。)。
陈温,无论是被杀死,还是病死,反正都是死,也都是死在193年这一年中。陈温死后,偌大的扬州(六郡,九十二县邑(侯国))顿时陷入无主状态,周边州牧、军阀等势力纷纷渗透进来。尤其是后将军袁术就凭借“四世三公”的家族背景和“汝南袁氏嫡子”的特殊身份,控制了大部分江东地区,扬州的江北地区已是其占据地盘,而江东地区已为其势力范围。而占据冀州的袁绍未坐视扬州刺史空缺且让袁术肆意占据淮南,派从兄、山阳太守袁遗领扬州刺史。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英雄记》:袁绍遣袁遗领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袁遗到扬州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袁术轰走。袁术就更换陈瑀为扬州刺史。(《英雄记》:袁术更用陈瑀为扬州。)
扬州刺史,无论是袁绍派遣袁遗担任,还是袁术更换陈瑀充任,都是割据诸侯自行任命,没有法理依据。毕竟东汉朝廷虽然日渐式微,但是天下共主,照样代表官方,是有法律效力。
其二,朝廷形势。
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之前,整个东汉及朝廷,如用一个字来总结,莫过于“乱”。尤其是朝廷,更是乱上添乱: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刺杀,结束近三年的董卓之乱;才经王允近两个月的治理;当年六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用贾诩计谋夺取了长安,成为继董卓之后把持汉献帝的凉州势力。李傕郭汜虽掌控朝政,但危机重重:西北的韩遂、马腾有东进之势;(《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马腾私有求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韩遂率众来和腾、傕,即而复与腾合。)长安种邵、马宇有内应之状;(《资治通鉴》: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谋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傕等。)
关东联军虽在相互攻打,但也会有西进之嫌。因而,李傕郭汜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最佳办法就是让关东诸侯忙于争抢地盘而有心无力地放弃西进来进攻自己。这样,李傕郭汜就可全力投入打退东进的马腾、韩遂及清除内应的种邵、马宇。故避乱的刘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李傕郭汜挑中,接到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的诏书,单枪匹马到扬州赴任。
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不是来自汉献帝刘协的和善本意,而是来自李傕郭汜的险恶用意,而启用刘繇也不是看重非凡才能,反是充当关东诸侯间的“搅局者”,搅混关东大地,让关东诸侯无法顾及关中,给李傕郭汜赢得征讨东进之敌的时间。
笔者按:不同凡响,指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刘繇,在避乱期间,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绝不是表面,诸如刘岱之弟、素有盛名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主政扬州一地;而是实质,例如扬州态势、朝廷形势此类不可告人的秘密,搅混关中诸侯。正所谓:搅局者,当枪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