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 推进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15 05: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方宁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四新”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科教育改革的一项政策性行动。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将新文科建设作为人文社科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肯定了新文科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重要支撑之一。财经类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财经类高校以培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人才为主,肩负新文科建设的重大使命。随着财经类高校持续加大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新财经”概念成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前沿领域,甚至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内在要求。

财经类高校应依据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引领”思想内涵、“因时而制”的指导思路、“交叉融合”的着力点,采取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理念以提升人才思想认知水平,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重构知识体系,依托高层次教育资源以培养复合型财经专业人才等措施。同时,接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使得财经类高校人才能够切实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

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人才思想认知水平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应始终以新文科坚持的“价值引领”思想内涵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思政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

财经类高校应面向全校师生,明确“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本分”的普适性育人要求,申明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深厚家国情怀、较强职业素养的高层次财经人才这一教育基调;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发挥财经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探索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特色模式,始终将培养财经类人才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人才讲好中国故事的素养和能力。

不同专业教师应加强以“新文科财经类人才培养”为关键词的课题研究,在新文科思想内涵中凸显“新财经”和“立德树人”理念。将理念植入对人才的日常管理、各类教育活动中,引领学生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深入理解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的意义、明确财经类相关职业岗位。通过该举措充分发挥财经类专业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财经类人才核心素养,逐步实现新文科建设和“立德树人”培养理念全员化的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完善课程建设,重构人才知识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载体。财经类高校应在传统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才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财经类高校专业教师应通过开展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上述课程与实务紧密联系,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教师应不断向学生强调课程理论知识对个人实践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除传统专业课程外,财经类高校可尝试增设与“大智移云物”等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如Python编程、金融建模、财税数据分析、企业仿真模拟等课程,以丰富学生应用财务软件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的能力。尤其应注重人才职业素养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育,尝试开设“互联网金融文化安全”“我国金融文化历史”等选修课程,满足新文科建设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人才更好地将财经类专业知识与通识性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而后,财经类专业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梳理各门课程,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合理增加课程难度,严格执行考核不及格的课程补考和重修规定,推进人才知识基础更为扎实。

依托高层次教育资源,培养人才实践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可引进国内外其他财经类高校的优质资源,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自行建设高层次教育资源数据库。

财经类高校可以尝试引进“学堂在线”等慕课教学平台和资源,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慕课教学,深入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作为高层次教育资源的实施和检验平台,构建“硬软件完备、开放充分、资源优化”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高校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组织大学生科技运用和创新训练、毕业论文开题、科研项目申报、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和考察人才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实地调查能力等,使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基于此,财经类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尤其不同专业教师需借助教育资源数据库,帮助学生掌握“上手快”的技术,包括财税大数据技术、电子支付与结算技术、会计电算化技术等。尽可能确保财经类专业人才具备知识融合实践能力,能够在岗位上独当一面。

接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应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接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积极调整“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布局,从而实现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对此,财经类高校具体需要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相应课程体系,努力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渗透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不同地方的财经类高校应依托学科和地域优势,搭建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兰州财经大学作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中唯一的财经类普通高校,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以及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区域战略,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优势和人才优势,重点建设应用型商科专业。通过将“商文”“商法”“商工”等学科交叉构建特色专业群,彰显新文科建设特色;密切对接当地和周边省份产业链,培养能够适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化、应用型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作为我国最具实力的财经类高校之一,凭借上海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优势,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创项目。近3年平均每年立项170余个大创项目,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且项目选题涉及范围广泛,聚焦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和大思政课建设等领域,使得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队伍成为“互联网+”等重要赛事以及各行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蓄水池。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及改革发展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GJGF202219〉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9: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西安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肩
2024-04-19 09:29:00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纵深发展,赋能新时代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湖南工商大学享有“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盛誉,是一所由院士领衔,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
2024-02-22 04:42:00
专家学者齐聚湖北经济学院 探讨新财经教育改革
...长方洁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财经类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化,从化危为机、实践突围、聚焦“数字+”“财经+”以及整体重塑四个方面进行转变。湖北经济学院已经
2024-12-14 19:52:00
...课程和相关资源结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专业课程和财经类专业课程,联合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等理工科专业,将系列制造业财经业务案例融入《数字化管理会
2024-05-10 11:19:00
党代会上看山东财经大学:未来要跻身全国财经高校“第一方阵”
...举措,可以看到,未来几年,山东财经大学也将迎来一场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的大变革。“实施新财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实验班培养体系。”“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推进本硕博一体化
2024-05-22 07:50:00
学科交叉赋能“新财经”教育教学改革
...科交叉融合,不断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的可喜成果。新财经人才培养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技术赋能、融合创新已成为鲜明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全面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中顺势而为,通过打造大
2023-06-22 14:54:00
...大工程、聚力三大行动、夯实三大保障。 三大工程包括人才培养提质工程、学科建设突破工程、科学研究登峰工程。在人才培养提质方面,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为引擎,
2024-05-30 09:57:00
...践教学课程。这是课程提质的核心要义。模式创新,贵在人才培养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增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高校应当努
2023-08-28 09:26:00
专访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洪俊杰:学校全部专业都要实现数智化转型
...建、教材共研、师资共通、数据共享、产教共行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机制。”洪俊杰介绍,根据计划,到2027年,学校的全部专业都要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教育教学转型的落脚点还是要为国家和
2024-06-28 10:18: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