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农贸市场里的“老字号”裁缝铺 缝缝补补裁出城市烟火,一针一线勾勒幸福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3 07:49:00 来源:杭州网

鞋底脱胶了,在街头就能补;手表不走了,在路边就能修;钥匙丢失了,在楼下就能配……

曾经,这些“小修小补”摊位在杭州街头随处可见,虽不起眼,却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更新,这些摊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

在上城区丁兰街道,就有这样一家开了二十年的便民裁缝铺,几经搬迁却依旧门庭若市,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顾客。有人甚至愿意横跨半个杭州城,也要赶来这里修补衣物。

这家民间“老字号”,到底有什么秘诀?

1 在时尚洋气的同协农贸市场内,张玉娟的裁缝铺并不算起眼,藏在一楼大厅的拐角处,自动扶梯背面。招牌也是小小一块,一前一后两台机器,一高一矮两个柜子,干干净净,柜子里衣物井井有条。

工作日的下午,市场迎来了一天中最为空闲的时刻。不过张玉娟却没工夫休息,端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给牛仔裤改裤脚。

指尖轻压慢慢向前推,伴随着电动平车机有节奏的“哒哒”声,一条裤脚就缝制完成了。

农贸市场里的“老字号”裁缝铺 缝缝补补裁出城市烟火,一针一线勾勒幸福生活

格子鸭舌帽、红色呢大衣、黑色刺绣袖套,张玉娟打扮得挺洋气,脸上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得知我来采访,她显得有些“社恐”:“我不太会说话的,这怎么办呀?”

张玉娟一边寒暄,一边起身为我摆好凳子,顺便打开桌旁的柜门,里面是一包包打包好的衣物,每个袋子上都挂着号码牌:“这些都是今天收来的衣服裤子,晚上又得加班了。”

严格说起来,张玉娟的手艺算是“家传”的。在她十来岁时,表姐从部队带回来了一台缝纫机。“表姐要干农活,又要带小孩,就让我们几个孩子都坐上去试试。”张玉娟回忆,“我们小时候没有别的东西玩,我沉下心来边学边练,很快就熟练掌握了。”

长大之后离开安徽老家,张玉娟先后在成都、宁波做过小生意,手上的缝补功夫一直没丢。2004年,在哥哥的邀请下,一家人来到杭州,在丁桥东林桥旁落了脚。老公跟着哥哥跑运输,她开了个缝补店贴补家用。未成想,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2 补衣服、改裤脚、换拉链……这些在张玉娟看来只是裁缝铺的“基本操作”,很多师傅都能做得漂亮。她的独门绝活是改双面呢(双面的呢大衣)。

“具体是怎么改的?”我好奇地问。

“这可不能告诉你。”张玉娟卖起了关子,随手拿起一件呢大衣给我打比方,“很多人只能折回去封边,但是我能做得和出厂的一模一样(做成原边)。”

没等我继续问,一位年轻宝妈带了三件旗袍来找张玉娟收腰。张玉娟麻利地翻过旗袍看了看比了比,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这个面料没什么弹性,改小一寸我看差不多了。”张玉娟的眼睛就是“尺”,上手一量腰围,准得很。

“改一下多少钱?”

张玉娟歪过头想了几秒钟:“25(元)一件,三件75(元),一周后来拿。”

等客人离开,她又悄悄告诉我,其实这样的旗袍改起来难度不小,要花上不少时间,要是在大厦(商场里),没200(元)保准下不来。

“干我们这一行,手艺好就等于口碑,靠的就是回头客和口口相传。”张玉娟的眼神里透露出自信,“我不喜欢一股脑全都收下来,如果不需要(改),我会(给顾客)劝回去。”

3 凭借着一双巧手和诚信踏实的生意经,二十年来,张玉娟的铺子从沿山搬到银鼎商贸城,再到现在的同协农贸市场,总有那么一批回头客不离不弃,有的顾客甚至从文晖路、城西赶来,把衣服送过来交给她改,她也总是笑脸相迎。

“当时的‘老家伙’我还没丢呢。”张玉娟抬起头,用下巴指了指,提醒我掀开右手边的桌布,里面是一台老式缝纫机,“跟了我这么多年,有人想买我都不舍得的。现在都是‘老古董’啦。”

二十年间,张玉娟和丈夫一起在丁兰街道买了房,生了老三,也在杭州扎下了根。如今,老大老二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大家子的生活愈发幸福美满。

“为什么兜兜转转总是离不开丁兰?”

“因为这里什么都好,像是我的第二故乡。”张玉娟脱口而出,然后又顿了顿,说道,“买了房,安了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扎下根。顾客信任你,支持你,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会做竹艺的裁缝不是好厨师
...杨新兵来说,做手工的乐趣便是把对生活的向往藏在他的一针一线、一锤一击和一刀一刻之间。当然,爱好之外,在自家农家乐当个“掌勺大厨”才是杨新兵的主业。杨新兵告诉记者,经营农家乐的
2024-01-10 02:44:00
为了听几句夸,打工人沉迷菜市场“高定”
... 其实“菜市场”这个前缀并不完全恰当,大多数店铺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服装城档口,但都没有说“菜市场”来得吸睛。作为一个互联网原生潮流,“菜市场高定旗袍”从8月红到现在竟然
2023-11-17 01:41:00
农翔路农贸市场里的裁缝铺 小店开到哪顾客跟到哪
...好随便加价,这个是方便大家的”“修拉链啊?到农翔路农贸市场,我也在那里修过。”“找农翔路农贸市场的沈阿姨啊,我们都是在她那里弄的。”……接到市民求助后,记者向身边的同事、朋友
2023-03-15 06:14:00
...复刻”不来。2022年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发布《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选择农贸市场作为日常购买农产品主要渠道的比例为77.27%,稳居第一。菜市场
2023-12-02 06:26:00
菜市场“网红”之路:传统农贸市场如何转型?
...着无数菜贩农民的生计。这里的菜市场指的是居民区里的农贸市场。虽然时代在发展,新的购销形式不断出现,但农贸市场仍然是居民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渠道。根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调研及
2024-01-15 15:23:00
“小修小补”让城市更有烟火味
...摊点难觅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建山里街的“一针一线缝补”店内,店主张颜辉正为居民更换牛仔裤松紧带。一旁的剪裁台上,还堆放着10多件等待修补的衣物。张颜辉的店开了有10
2023-05-08 16:39:00
昆明烟火气里的“好味道”
...的粗米线和各种佐料,得到不少食客的青睐。同时,篆新农贸市场的辣豆花米线,白云巷口的晨曦豆花米线,新迎小区的新迎传统豆花米线,都上了假期的必吃榜。今年“双节”假期,很多游客会选
2023-10-05 05:50:00
“三八”国际妇女节 关注街头女性手艺人
...路、青云路和许多背街小巷都有像杨阿姨这样“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的“娘子军”,她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烟火气,为居民生活增加许多便利,也是一道人文怀旧风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洁
2024-03-09 01:21:00
昔日“第一闹市” 如今繁盛依旧
...市场,风华依旧的骑楼、琳琅满目的食材、随处可见的“老字号”,无不在讲述它的旧时繁盛。曾几何时,这里无论规模还是人气都在九大市场之首,是厦门“第一闹市”。据1948年《江声报》
2024-05-06 01: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