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24 04:0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9月16日至21日,为期一周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举行。这场为期6天的国家级非遗盛会,汇聚了全国22个省区市20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50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专家学者,围绕“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展演、高端论坛研讨和创新科技体验,全面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探索了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从“静态展示”到“活态体验”——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6个非遗项目,50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专家学者集聚丹寨,此次非遗盛会,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上,给出了怎样的维度和深度的答案?

走进丹寨万达小镇的非遗集市,来自贵州剑河县的苗族绣娘杨丽带来的嵌有红绣纹样的耳环、手镯、发卡吸引了不少年轻女性的目光。

摊位最受欢迎的,是一对绣着天鹅图案的耳环,嵌着红色绣片的图案与银色金属的结合相得益彰,浓浓的民族风透着一股时尚与独特。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当她们看到我们的作品而眼睛发亮时,我心里就有数了。”杨丽说,通过创意设计,让传统绣片以新形式走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手中的技艺为绣娘们带来了经济收入。

聊起设计灵感,才得知,杨丽的作品来自十多年跟非遗打交道而衍生出的非遗之花:她将传统苗族服饰中的图案提取出来,与现代饰品结合,打造出既民族又时尚的文创产品。

而像这样的非遗相关产品,布满了这个1.5公里长的非遗集市。此次活动,主办方有机融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统工艺、非遗美食、非遗绝技、中医药等项目展位,形成一条“五好”(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非遗集市。

这条街上,游客不仅能欣赏安塞腰鼓、英歌舞等动态表演,也能体验荣昌折扇、道明竹编等精细工艺,更能品尝武汉热干面、乐山甜皮鸭等各地非遗美食。同时,尤公广场、苗年广场、鼓楼广场、锦鸡广场等节点也布局了各具特色的展示与体验区,通过沉浸式场景打造、多元化互动体验及创新性表达方式,让非遗项目以更生动、更亲切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全国各地的优秀文化在这里绽放、碰撞,很震撼也很感动。”从陕西专程赶来的游客黄波表示,一家三代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孩子追着展演项目跑了一圈又一圈。

对于传承人而言,他们是这场转换与融合最重要的主体。从江瑶浴代表性传承人贾光宁此次带着最新研发的产品而来——“瑶浴浓缩液”。

原本,在瑶寨,瑶浴的汤药都是村民配上草药自己熬煮,游客想带走几乎不可能。“各种配比、熬煮都很讲究且耗时。”贾光宁表示,为了让游客能将体验带回家并方便使用,团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开发出深加工产品,推动非遗从体验向实用消费品转化。“就这样小小一瓶,拿起就走,开盖就能兑水用了。”贾光宁拿着他的新产品介绍。

非遗集市里,打造了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场景, 使其更贴近现代生活,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新思路。

科技打造非遗体验新场景——让非遗“动”起来

在“科技赋能非遗新传播新展示”专题展览区,非遗周期间几乎挤满了年轻人和小孩。来自深圳的石安就带着5岁的孩子在这里体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之旅。

在互动作品《天地织形·露华凝彩》的展馆里,当孩子在作画区画出一只蝴蝶轮廓,大屏幕的山水画中,立即呈现出一只蝴蝶翩翩起舞的奇幻景象。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孩子开心地尖叫起来,这种互动方式让非遗变得可感可触,让人印象深刻。”石安说。

在文旅部的支持下,本届年会打造的“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成为最大亮点。该空间汇聚了13个项目的创新成果,通过数字影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当代科技手段,赋能非遗新传播新展示,让古老技艺“活”起来、“动”起来,吸引了大量年轻受众。

星燧炽愿——数字烟花沉浸互动体验以国家级非遗“烟火爆竹制作技艺”为灵感,融汇敦煌壁画藻井纹样,将敦煌壁画中的藻井纹等吉祥纹样进行现代转译,巧妙融入数字烟花的表现形式,并特别采用传统火柴点燃的方式,唤起人们对传统节庆与美好情感的深刻共鸣。

英歌潮舞——英歌数字互动体验则通过击鼓与屏幕中的英歌人物互动,激活动态表演与音效,实现非遗英歌舞的现代转译。

……

这正是本届非遗保护年会通过技术赋能非遗保护的生动缩影。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在丹寨万达小镇1.5公里长的非遗街区,科技与传统交融的场景随处可见。这种创新尝试表明,科技与非遗的融合不仅能够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还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审美和消费习惯。

而面对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断层风险的痛点,数字化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贵州非遗数字典藏馆”在年会期间正式上线,标志着非遗保护进入数字化新阶段。该平台运用高清扫描、三维建模、VR全景等技术,对非遗资源进行系统性数字化保存。

与此同时,黔东南州启动了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等38个项目及3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用科技手段为非遗留住“根”与“魂”。

跨界融合,激发非遗创新活力,催生新的业态。在此次非遗周上,我们同样找到了这种融合的优秀案例。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在非遗集市上,一幅融合传统苗绣与生成艺术的作品引人注目,这是来自黔东南州施秉县的舞水云台公司的产品。

该公司将贵州非遗数字资源库纹样,应用在了规模化生产的车间里。公司的6条智能化苗绣流水线上,数字化编程正将传统平绣、打籽绣等针法转化为机器语言。

在科技加持下,苗绣产品成本降至原十分之一,日产量提升20倍。这些原汁原味的贵州民族商品销往中国香港、意大利、法国等地,企业年产值也从初创期的几十万跃升至2700万元。

老手艺 新活力——年轻力量助力非遗成为富民产业

非遗集市的蜡染体验区,一群来自贵州草木染有限公司的年轻设计师们,正通过直播展示他们的新产品——将丹寨蜡染、扎染与薯莨染等技艺融合创新的包包、衣服、小配饰等。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点赞与订单提示,成为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这群于2022年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因为喜欢丹寨蜡染,从全国各地汇聚于丹寨创业,将传统纹样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时装元素。“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而是让非遗与当代生活对话。”团队负责人陈朝能说道。他们的工作室里,电脑设计稿与手工染织作品相映成趣。目前团队已研发超过3000款产品,涵盖服装、配饰、家居用品等,不仅销往北京、上海、江西等地,还与多家客户达成长期合作。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这样的年轻力量,正是非遗周上最动人的风景。而“非遗青年交流营”作为重要配套活动,让年轻传承人与短视频创作者在这里碰撞出更多非遗传承火花。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方浩然用“声音”演绎电影《阿凡达》的一段桥段,获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他坦言曾困扰他的“口技”被认为是配音,直到尝试用短视频或者现场直播还原各影视经典片段后赢得各国网友点赞才赢得认可;陕北民歌手任霞则分享了传唱陕北民歌的经验,她说把陕北民歌与流行乐结合,传播到海外,这也是用非遗讲故事的力量。

非遗视频创作者雁鸿分享道:“我们通过无人机航拍、微距特写等技术手段,让非遗细节在社交平台上生动呈现,吸引大量年轻受众关注。也因将非遗与二次元融合创作而被年轻人喜爱。”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强调了年轻人参与的重要性:“这几年我们发现,年轻人成为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通过对于在地文化的保护挖掘,把非遗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保护传承,更重要的是变成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新的消费载体。”

老手艺 新活力|全国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贵州“潮玩”出圈

这股青春力量也切实推动了产业发展。

丹寨蜡染依托龙头企业,销售额已突破900万元,其中非遗研学体验占比达50%。

与此同时,古法造纸技艺不仅应用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还推出花草纸DIY体验,深受游客喜爱。

银饰产业也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升级。以银匠村为核心的银饰产业,今年暑期共有60万余人次游客在此体验蜡染、鸟笼编织、造纸等非遗项目。

“通过非遗传承与文旅服务,越来越多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丹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玉佳介绍。本届非遗周通过“体验化、产业化、生活化”的融合路径,生动诠释了“活态传承”的理念——只有让非遗被看见、被使用、被热爱,才能实现真正的永续传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编辑 李丽

二审 陈丹

三审 安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思州石砚:非遗老手艺 焕发新生机
...021年,“思州石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贵州省岑巩县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建立思州石砚非遗传承保护性示范基地,同时在思州石砚传统雕刻工艺
2024-05-03 15:14:00
...案“到2024年,全市非遗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分别增长30%和20%以上。场所类型、覆盖率进一步增长,非遗传习基地数量增长10%以上。
2023-01-06 08:14:00
贵州影像故事(73)|锔瓷,我会
...体系。截至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已累计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各省级文旅部门公布的传承人已达1.6万余名。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创新模式,2023年,钟
2025-05-23 03:16:00
地上瓜灯,天上月圆|清镇瓜灯手艺人的中秋之夜
...月,清镇瓜灯节被公布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国林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镇瓜灯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临近中秋,黄国林都会忙着雕瓜灯。“我们小的时
2023-09-29 21:20:00
吴水根:匠心坚守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四十余载
...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坚守这门手艺,一守就是40余载。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今年5月,吴水根用纯银亲
2024-12-17 07:15:00
影像贵州·人物丨吴水根:匠心传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洞镇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大师、高级工艺师,他潜心钻研苗族银饰锻造技艺40余年,用精湛的手艺将苗族银饰工艺品推向全国、传
2024-08-31 21:54:00
贵州黄平: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申报的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该县共有非遗传承人42名,银质饰品年销量达10余吨,年销售收入650万元。当地银匠依旧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
2024-04-10 15:29:00
千年皮纸展新卷!《人民日报》关注贵州丹寨县石桥村传承老手艺、探索新业态
...寨县“皮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古法造纸之乡”石桥村因“纸”而兴。行走街巷间,打浆、抄纸声传来。柔软又坚韧的石桥皮纸历经岁月淘洗,焕发蓬勃
2023-12-22 13:15:00
微视频·向总书记报告②|母先才:从窑罐匠到代表性传承人
...中,要保护好花茂的绿水青山。”贵州省级非遗花茂土陶代表性传承人母先才回忆道。这沉甸甸的嘱托,成为母先才前行的动力。当时,为了建这个陶艺馆,他背负了80万元的外债,“原计划是用
2025-06-16 16: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5日20时,秦皇岛市公安局北戴河新区分局洋河口海防派出所民警魏志辉和韩愿堂,按照所里的安排开始了夜间巡逻。在巡逻过程中
2025-11-14 08:01:00
全面开创争先进位勇闯新路新局面——访衡水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14 08:03:00
2025南京马拉松选手开始报到
2025南京马拉松选手开始报到10分钟“丝滑”领物资,“加油鸭”焕新升级选手领取号码布和手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戚珂嘉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南马’欢迎您
2025-11-14 08:05:00
南京最大快递物流集散地轻松“拿捏”超6000万件包裹物流大考
南京最大快递物流集散地轻松“拿捏”超6000万件包裹物流大考信息扫描“面面俱到” 分拣动作“轻柔精准”极兔速递南京转运中心7万平方米厂区内
2025-11-14 08:05:00
八卦洲街道敬老院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
八卦洲街道敬老院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老人按需“点单”,科技为医养注入“人情味”老人享受剪发服务。 通讯员供图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武露)“这里不像传统的敬老院
2025-11-14 08:06:00
西街长干古城遗址将建两座保护展示大棚
西街长干古城遗址保护展示大棚效果图。 南京市文旅局供图南报网讯(记者朱彦)见证南京2500多年建城史提前至3100年的西街长干古城遗址
2025-11-14 08:06:00
我省举办全国劳模、燕赵楷模巡回宣讲报告活动让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蔚然成风今年8月至10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联合组织的全国劳模
2025-11-14 07:55:00
11月11日,黄骅市旧城镇后仙庄村一片高标准农田里,一株株新出土的麦苗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站在地头
2025-11-14 07:57:00
现场评|家训上墙,文明润心
11月7日上午,无极县大陈镇北家庄村村民李振立和母亲、妻子一起与家训条幅合影。河北日报记者 蔡晓辉摄11月7日上午,天一直下着雨
2025-11-14 07:57: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12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9条,其中,九江市濂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11-14 06:49:00
永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信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喜提红榜老人买到虚假产品后要求退货遭拒官方回复:经调解,已办理退款网友反映
2025-11-14 06:49:00
在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上 “问计江西”入选“新闻+”创新案例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打造社会治理的超级入口”新闻+论坛在湖南长沙启幕。现场正式发布了2025“新闻+”创新案例库入选案例
2025-11-14 06:49:00
赣疆共续“泥火情” 千年土陶焕新生
“各位来宾请看,这件带有艾德莱斯花纹的陶杯,是我们用改良后的输液管画笔绘制,经景德镇技术支持的电陶炉烧制而成。”在10月举办的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
2025-11-14 06:49:00
为净化房地产领域网络环境,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西安市网信、住建、公安等部门,持续推进房地产领域网络平台账号专项整治行动。现就查处的部分案例通报如下——1
2025-11-14 07:01:00
中新经纬11月13日电 据微信号“国家知识产权局”13日消息,为集中整治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乱象,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近日
2025-11-14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