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出了三本书的余姚“菜场作家”陈慧——文学不是象牙塔,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2 09:44:00 来源:杭州网

2023年的最后一天,陈慧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本书《在菜场,在人间》。

当记者联系上这位被称为“菜场作家”的46岁女子时,她一边麻利地把菜场和家的定位发过来,一边用微信语音大声又有些腼腆地说,自己还从来没有跟人在菜场讨论过文学呢!

陈慧接着说:“菜场不大,何况我又是个‘显眼包’。你肯定能找到我!”

果然,次日清晨,当记者来到余姚梁弄菜市场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了在小推车前跳健身操的陈慧。见面第一句话,她说,不要叫我老师,叫我三姐就可以,大家都这么叫的。

从如皋的女儿,到梁弄的阿三

“阿三,筷子有伐?”

“阿三,给我一块钱的创可贴。”

来到余姚梁弄镇,如果你要打听女作家陈慧恐怕不太容易,但要找一个叫“阿三”的日用百货小贩,随便拉上一个路人问问,一定会有结果。

陈慧在家中排行第三,阿三是她的乳名。

“这里的人都认识我。在梁弄镇,我卖东西的名气比我出书的名气大。”

当记者在梁弄菜市场路口和陈慧一起摆摊闲聊时,几乎每隔不到10分钟就会被打断,热水瓶塞、苍蝇拍、打火机、塑料绳、牙签、袜子、剪刀……小镇的清晨属于挎着菜篮的居民,无论买与不买,他们都会在陈慧的小车前停下来寒暄几句。

偶尔,聊得过头了,记者提醒她客人来了,她自信地说,没事,她的客人跑不了,颇有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的味道。

然而,这份老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陈慧悄悄告诉记者,摆摊的头两年,自己羞怯得连头也不敢抬。

陈慧出生在江苏如皋的一个传统家庭,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严格的父母把三女一子都教育成“过生活的好把式”。但年轻时陈慧不幸患上疾病,26岁的春天,缠绵病榻数年不见起色的她,来到嫁至梁弄镇的姨妈家养病。这个来自苏中平原的女孩对浙东丘陵的灵秀山水充满好奇,在邻居的撮合下,竟意外地在梁弄镇扎下了根。

当时,陈慧的丈夫在市区上班,一周只回来一趟,看管孩子和补贴家用的重担全落在她的肩上,在菜场摆摊恰好能权衡这两项责任。

2006年的初夏,剖腹产才9个月的陈慧,就跑去菜场摆起了地摊。每天凌晨3时,她把睡梦中的孩子抱给婆婆,穿过漆黑的巷子去争抢摆摊的位置——晚了就占不到地方。

如此强撑两个月后,陈慧扛不住了。恰好此时,她遇到一位推着车做流动生意的安徽男人。灵光一闪,陈慧回家把儿子睡觉用的旧童车改装成一辆简易手推车。这样,既不用争抢位置,还提高了生意的灵活性。

当陈慧沉浸在每天能多睡两个小时的喜悦中时,她大概还不会想到,这辆装满百货的小推车,自己一推就是18年。

从此,江苏如皋市远嫁的女儿,变成了梁弄镇居民口中走街串巷的“小贩阿三”。

书柜和菜篮子,平凡人的精神自洽

凌晨4时20分起床,喝杯热水,顺手把早饭做好,看半小时书,6时推着装满百货的手推车前往菜场(下雨天休息)。上午结束工作后,再把200多斤的手推车推到菜场附近的姨妈家,补齐卖掉的货物。下午则是午休、阅读和写作。

如果没有记者的到访,这就是陈慧的日常一天。

今年,陈慧19岁的儿子要参加高考,家中平时只有她一人。收摊后,她用摩托车把记者载回东溪村的家里,还给记者烧了碗加荷包蛋的青菜笋片面。

陈慧做饭的间隙,记者参观了这栋她亲手盖的小屋,家中最醒目的是三个书柜,客厅一个,自己房间一个,儿子房间一个,放的全是她的藏书。汪曾祺散文、孙犁全集、苏童的《黄雀记》、莫言的《蛙》,还有数期《小说月报》……涉猎颇广。陈慧告诉记者,这些书自己基本都读完了。

多年以来,阅读一直在陈慧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没有阅读一切都是白搭。我如果刷三天短视频,脑子里空空如也,要是读三天书,写东西的感觉就很不一样。”为了避免过度刷手机,写作时,她就把手机调至青少年模式。

最开始,陈慧每次到余姚南门批发市场进货时,都会到汽车站对面的绿皮售报亭买本《读者》或者《青年文摘》。她坦诚地告诉记者,阅读和写作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自我纾解情绪的一种方式。

“你不可能每天像一头牛一样,卖完东西回到家就什么也不干,你还是需要和自己和解。有人说文学是象牙塔,我从不认为文学有多么高贵。当时我的生活并不如意,我不会打麻将,逛街则要花钱,我更没有钱,只有阅读和写作几乎不要什么成本,也不影响其他人。”至今,陈慧仍然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能力。写东西时,自己必须全神贯注,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2010年,儿子上了幼儿园,陈慧原本下午带孩子的时间便空了出来。于是,她开始尝试在QQ空间写一些日记般自娱自乐的文字,童年旧事、花草动物都进入她的笔下。她自称当时的写作是“黑夜里射乱箭”——没有明确方向和目的。

机缘来自互联网。当时,一群余姚的文学爱好者在余姚新闻网阿拉社区的舜江文苑形成了一个文学阵地,在朋友的鼓励下,陈慧把自己QQ空间里的几篇文章贴了上去,很快引起了论坛版主沈春儿和当时宁波市作协副主席谢志强的注意。

不久,《余姚日报》的《河姆渡》文学副刊上刊登了她的一篇散文《莉莉的黑狗》。

当辗转在菜场找到正在摆摊的陈慧时,沈春儿着实吃了一惊。起初,她和不少网上的读者一样,认为这位作者至少也是个坐办公室的职员。而谢志强在见到陈慧后,给她的文学道路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不要再看地摊文学,多看看汪曾祺和孙犁的小说,在阅读和学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些书籍深刻地影响了陈慧后来的文风。

2016年,陈慧注册了一个名为“陈慧家的后花园”的微信公众号,为了保持原创的动力,坚持每周至少一更,截至本稿发布时,她已写下587篇原创内容。

后来,陈慧所出三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这个公众号。

时间没有辜负这个充满灵性的写作者。2018年,在宁波市政府“文学精品扶持项目”的帮助下,她把33个温情又残酷的人生故事集结成册,出版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

2021年出版的《世间的小儿女》中,陈慧则以童年的苏中平原和远嫁的浙东小镇为背景,描画其养父、养母和邻居,以及在小镇菜场中摆摊时遇见的各种人的命运。

陈慧打开手机给记者看,这两本书在微信阅读上的浏览人次已超过十万。

当劳动者自我书写时,他们在写什么

“我不回避我是个小贩,就像我不宣扬我的写作一样。”

采访过程中,搬货、讲价、收银,陈慧手中的活一刻都没有停下过,“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我,我也是照样出摊收摊。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工作,是我对这个社会的瞭望口。”

在陈慧看来,自己从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写作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如果非要说写作有什么独特之处,那就是它的真实,从我脑子里,从我心里出来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模仿,它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陈慧说道。

尽管如此,陈慧和她的写作实际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如果关注2023年的文学版图,“劳动者的自我书写”在非虚构作品中的位置格外耀眼。

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与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成为现象级作品。“外卖诗人”王计兵与“快递小哥”胡安焉等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写作者与陈慧一起进入广大读者的视野。

2023年12月21日,豆瓣发布的2023年度读书榜单,首榜“年度图书”前三分别为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崔恩荣《明亮的夜晚》、杨苡《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胡安焉与残雪、莫言、马伯庸等10位作者并列为豆瓣“2023年度作者”。

《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也受到《文学报》《南都周刊》、豆瓣等多家读书榜单的推荐。

这种独特的文学质感,同样存在于陈慧的笔下,翻开她的新作《在菜场,在人间》,鲜活的人物和人间烟火气跃然纸上:

别人观望她,她似乎也在推敲别人。我偶尔去她的屋里洗个手,她拉着我闲聊一会儿,慨叹一声:“阿三!侬真可怜!”——或者:“阿三,侬真可惜!”

一个七十多岁还奔波在外的瘪嘴老太太和一个远嫁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谁更可怜?谁更可惜?

我觉得大概是不分上下的……

——节选自《在菜场,在人间》之《菜场忙人》

在地上找钱完全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选对了地方,只要精力集中,半天下来,多多少少总会有点儿收获。最好的地方是镇上的菜市场,阿瓜每日必来“上班”,风雨无阻。菜市场里闹哄哄的,进进出出的人流如潮汛里的鱼群,拥挤不堪。……

——节选自《在菜场,在人间》之《阿瓜》

包子铺的师傅、杀猪贩肉的屠夫、头脑灵活的捕蛇人、收废品的“破烂王”……陈慧笔下,是喧闹菜场中的众生相,同时,她还表示,自己所写下的,一定是有人性闪光点的平凡人。

陈慧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还有思想包袱,出第二本书时,觉得自己一直在写人物,读者会不会审美疲劳?编辑苗梁婕鼓励她,你其实一直在写不一样的人。陈慧说:“我回过味来,是啊!论单调和重复,我们一天三顿吃的不也同样是米饭吗?我的文学道路一直有人在肯定我,包括微信上的许多读者,这是我走下去的重要动力。”

这个质朴的女子用生活中最平凡的道理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对她而言,自己扎根于菜市场,勤勉地谋求生活的保障,也记录着平凡人的温情或悲伤,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是个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好地方,这是她创作的根。

陈慧还向记者透露,自己的第四本书《追花人》已经交到出版社手里,预计今年夏天就能与读者见面,写的是她与养蜂人共同度过的四个月。

当劳动者开始自我书写时,他们写下了什么?除了向陈慧的书中去寻求答案外,她公众号的简介或许就是最好的回答——

“看一个常年扎根于某菜市场的女二道贩子写趣事趣谈,写花鸟虫鱼,写市井百态,写红尘温暖,写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用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许驰《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9日 07版)阅读提示在浙江余姚梁弄的一家菜市场内,藏着一位出了3本书的“菜场作家”。清晨,她是推着小车的杂货贩;下午,她是自由创作、写
2024-04-19 02:19:00
看“菜场作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西比出书名气大”“阿三,给我一块钱的创可贴。”来到余姚梁弄镇,如果你要打听“女作家陈慧”恐怕不太容易,但要找一个叫阿三的日用百货小贩,只需要随便拉上一个路人问问就会有结果。陈
2024-01-14 07:26:00
从摊贩到作家 她在菜场看人间
...在菜场,在人间》这本书今年年初出版,作者陈慧是浙江余姚市梁弄镇上的一名小摊贩。她一边说着流利的余姚方言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吆喝卖货,一边下笔如神,创作热情似火,至今已经出版了三
2024-04-15 12:53:00
菜场女作家第三本新书出版!写出生活的热气腾腾,看看吧
...。”菜场女作家陈慧陈慧是南通如皋人,27岁时远嫁浙江余姚,后来为了生计,在浙江余姚市梁弄菜场里当一名流动小摊贩。空闲时喜欢写点文字的她,写下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小故事在文学网站上
2024-01-06 15:39:00
本就在生活之中
...的光芒,照亮这幽微的人间。陈慧,如皋人,现定居浙江余姚,在菜场摆摊为生,已出版散文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在菜场,在人间》由几十个小人物的故事组成,他们是
2024-04-07 00:18:00
上游人物|“菜市场女作家”陈慧:自由生长
命运是什么?4月15日,在浙江余姚市交通运输局江南交管所举办的读书分享会上,陈慧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童年在江苏如皋养父母家长大,13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生活;职高毕业做过裁缝,23岁
2025-04-22 16:50:00
...井百态,书外同样是质朴人生。在小镇菜市场摆摊18年的陈慧,自称是“一个常年扎根于菜市场的二道贩子”。她的写作都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文字和人一样自然不做作,身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坦
2024-05-04 07:31:00
真诚记述市井百态红尘温暖
...温暖读散文集《在菜场,在人间》《在菜场,在人间》\陈慧\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丁昕风暖昼长、万物并秀的时节,哪能不读本好书?尤其是热气腾腾,勃发着生活力量的作品,
2024-05-09 06:42:00
当李小冉还活在象牙塔的时候,谢娜发了个朋友圈瞬间把她拉回现实
...李小冉这是把自己当公主一样的对待,她还沉浸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所有她看不惯的,所有她不想要的,所有跟她的想法相悖的,她都很介意!尤其是针对刘晓庆那个!对男孩子,她可以很包容,
2025-01-17 21: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海洋周展览会上 一个“小家伙” 照见渔业大未来
展览会现场,“智能水下捕捞机器人”吸引众多嘉宾关注。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昨天一整天,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博士生林鹏
2025-11-09 08:31:00
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在厦发布
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在厦发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11月7日,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汪建华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国车载CT临床应用标准体系发布会在厦门举行
2025-11-09 08:31:00
三明永安:举办明台(永安)童谣之旅主题活动
东南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吴梦茜 刘蕊 文/图)11月8日下午,明台(永安)童谣之旅主题活动在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成功举办
2025-11-09 09:41:00
11月7日,“投资静安,赢接进博”静安区2025年进博交易会暨招商推介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中,数字王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王国”)与静安区大宁功能区签约落地
2025-11-09 10:14:00
“人民咖啡馆”声明致歉!将迅速调整更名
据向阳视频,近日,全国多地出现了以“人民咖啡馆”为店标、且装修高度相似的店家,引发争议。11月8日,要潮人民咖啡馆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
2025-11-09 11:09:00
11月8日,在“数联全球·文聚浙里”——文化“新三样”交流展示活动现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管平潮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
2025-11-09 11:54:00
六安天河东路大量行道树树根被钉上螺丝钉 园林部门报警
大皖新闻讯 2024年5月1日,大皖新闻曾以《奇怪!马路外侧约千棵香樟树树根被钉上钉子,有儿童被划伤手!事发六安》为题
2025-11-09 13:40:00
专家解读庐州塔为何高度超400米?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上午,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项目——庐州塔正式启动建设。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
2025-11-09 13:43:00
编者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9 13:49:00
肥东公安“空地”联合,雨夜找回走失老人
大皖新闻讯 雨夜的野外,八旬老人意外走失。在这危急时刻,合肥肥东县公安局运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空地”联合,历经2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
2025-11-09 16:03:00
爆火奶皮子糖葫芦吃出糖化脸?好吃但别贪嘴
最近,“跨界美食”奶皮子糖葫芦火了。它把奶皮子和山楂融合,再裹上一层脆糖壳,口感层次丰富,圈粉很多年轻人。不少人要排队
2025-11-09 16:03:00
福州三名消防“冠军”背后的守与念
福州新闻网11月9日讯(记者 杨玉娟)熊熊烈火中,熊尚文跃入居民楼里救出被困人员;国旗台下,卓昕迈着铿锵的步伐;救援通道中
2025-11-09 16:14:00
湖南华容:“猫守屋顶”人守店 团洲小店焕新生
2024年6月,华容县团洲乡的雨断断续续下了很久。刚入7月,本是“双抢”的关键节点,杨新丽正准备下地干活,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涨水了”
2025-11-09 18:08:00
编者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
2025-11-09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