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叶嘉莹:诗词,让人心灵不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5 19:19:00 来源:缘之心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

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穿裙子的士”。但在她自己看来,一生最重要的身份,莫过于“教诗词的老师”。

有学生问,诗词究竟有何用?她毫不迟疑、朗声答复:

“让人心灵不死”。

叶嘉莹生前照片(图源:新华社)

叶嘉莹说,之所以终生从事诗词教学,是因为“有一段因缘在”:“我所有的诗词,都是源于现实中真实的触动。”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一户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就教她背诵诗词。看到家中四合院的花草,幼年叶嘉莹佳句天成:“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成长于国家贫弱、动荡不安的年代,她写下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

17岁那年,母亲骤然离世,叶嘉莹说“诗是从心里跑出来的”,写下8首哭母诗:“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在台湾,丈夫身陷囹圄,叶嘉莹带幼女寄居友人家客厅,“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为了生计四处教书。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举家迁居加拿大。女儿女婿因车祸罹难后,她恸哭多日,写下哀女诗:“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经此一难,叶嘉莹觉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她投出回国教书的申请信,在温哥华暮春黄昏中走向邮筒,她吟道:“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叶嘉莹说,要把自己的余年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图源:新华社

自1979年起,叶嘉莹每年回中国大陆讲学,并先后被北大、南开、北师大、南大等高校及研究机构聘为客座或名誉教授。1993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起定居南开园,“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南开大学主楼有个阶梯教室,一听说叶嘉莹开课,学生们闻讯而来,几百人的教室,不但座位、阶梯上坐满人,窗台、窗外也都是人。去上课时,叶嘉莹只能“挤”上讲台。

“与西方诗歌的起源不同,中国传统诗歌以内心的感动为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叶嘉莹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说,在叶嘉莹心中,诗所兴发的情志不是一般的喜怒哀乐,而是“美好的联想、积极的精神、高远的瞻望”,叶嘉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阐释了诗教的功能,强调了诗歌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此,叶嘉莹崇尚吟诵,坚持以传统声调为学生诵诗,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让学生“进入诗人的语境,过别人的人生”。

有学生回忆,叶先生柔婉而不失顿挫的声调吐字,考证而不失神游的条分缕析,仿佛给了你一把钥匙,让你打开历史之门:“此刻不存在了,回到唐玄宗天宝三年的夏天;客厅不存在了,来到洛阳城的一间酒肆;你我不存在了,变成了衣袂飘飘的诗仙诗圣;杜甫初会李白,正一见如故……”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图源:央视新闻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问题:诗词究竟有何用?

叶嘉莹曾说:“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微不足道,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尘世中的光明,我希望能把这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试想,当你从陶潜、李杜、苏辛的诗词中看到光明俊伟的人格与修养,你是否还会丧失理想和希望?透过诗词,当你看到草木生发就欣喜,瞥见秋叶凋零就悲哀,为万事万物兴发感动,因诗词而正得失、厚人伦,生命是否还会单薄空虚?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叶嘉莹历尽波折却“轻而化之”,背后正是几千年中华诗词沉淀出的底气。

她写过一首《浣溪沙》,有句云:“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她说,其灵感源于《考古》杂志的一篇报道:两颗从汉朝坟墓中挖出来的莲子,在精心培育下,竟奇迹般地发芽开花。此后很多场合,每当人们问叶嘉莹对中国诗词未来的看法,白发苍苍的老人总是复述这个故事,作为回答。

斯人已逝,但诗词长存,人心不朽。如何与诗词对话,与古人对话,让渊深的中华文化转为我们内心世界之强大,正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命题。

文/点苍

编辑/绫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别了!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只做这件事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曾说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诗词和生命的关系被她践行得特
2024-11-25 10:43:00
叶嘉莹先生追思会 挚友弟子细数先生故事:“以一灯燃百千灯”精神激励后来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昨天下午,叶嘉莹先生的生前挚友、同事、弟子和学生在南开大学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他们与叶先生交往的故事,叶嘉莹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生活细节。现场有追忆的泪水,也有继承的决心,叶嘉莹先
2024-11-26 14:18:00
...勇气:“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把中国诗词之美传播海外不是在写诗,就是在评诗、讲诗时叶嘉莹也投注着浓浓的生命情感。很多听过她课的人说,叶嘉莹先生讲诗
2024-11-24 19:15:00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逝世,南开大学发布讣告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11月24日晚,南开大学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讣告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
2024-11-24 21:12:00
社会各界送别叶嘉莹先生: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30日,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市第一殡仪馆举行。 新华社发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前摆满鲜花。 本报记者 姜宝
2024-12-01 10:23:00
总台记者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她的生命也一
2024-11-24 21:46:00
“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百岁叶嘉莹逝世
11月24日晚间,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
2024-11-26 07:04:00
...授(左)合影1970年代,摄于哈佛燕京研究室1979年初,来南开大学时为中文系学生授课1979年,南开大学杨石先校长等欢迎叶嘉莹先生回国讲学1979年,在北京故居与大弟叶嘉谋
2024-11-29 13:03:00
再读叶嘉莹
编者按11月24日晚,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一时之间,在各个社交平台,人们写下很多追忆叶先生的文字:有人曾在大学时代聆听叶嘉莹的讲座,“彼时八十多岁的她全程
2024-11-29 12: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疑似贩卖婴儿!湖南怀化警方解救3名婴儿、抓获4人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湖南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11月1日12时许,接群众报警称其发现疑似贩卖婴儿的犯罪线索
2025-11-02 15:10:00
智能扫描机器狗化身“最铁工友”,多项建筑行业“黑科技”亮相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
近20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参展、1300项创新产品集中亮相……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建三局
2025-11-02 14:28:00
九旬老兵急需输血 爱心市民接力献上“生命之光”
大皖新闻讯 “感谢所有好心人,感谢血站和医院以及爱心人士,我父亲10月31日晚上就用上血了!”11月1日,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外
2025-11-02 09:58:00
唐港股份货物吞吐量较去年提前11天突破2亿吨大关
河北新闻网讯(任小霞、王育民)10月30日凌晨,河北港口集团唐港股份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大关,较去年提前11天,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2025-11-02 07:01:00
“稻作的神话”来到泰国曼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系列对外交流展——“稻作的神话:观念、信仰与记忆”线下特展
2025-11-02 06:47:00
11月1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拉开帷幕。来自越南的佳丽黄如依(Huỳnh Như Ý)热情地向大家推荐贵州的牛肉火锅
2025-11-02 07:11:00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