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送别“诗词的女儿”,再听一次她的吟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4 21:46:00 来源:缘之心

总台记者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她的生命也一直都与诗有关。

叶嘉莹生前一直有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她坚持以传统声调读诵,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自动播放

△叶嘉莹生前吟诵

2017年8月,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曾播出报道《叶嘉莹: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让我们重温当时的记录,送别叶嘉莹先生。

01

“其实诗歌是有生命的,那个生命到现在也是活的,所以诗歌里不仅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而且是生生不已的,是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的。”

2017年的南开大学迦陵学舍,每逢周六,平日里静谧的小院就热闹起来。旁听者早早来到,将还算宽敞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叶嘉莹先生由人搀扶着,慢慢走向客厅中央,气质怡然。

这座以她的号“迦陵”命名的中式书院,于叶先生而言,不仅是她漂泊半生、终于归根的“家”,更是她赋予诗词以生命、给世人以感动的文化传承之地。

△迦陵学舍,叶嘉莹在南开大学的“家”。自动播放

△叶嘉莹生前在家中上课

叶嘉莹说,她想打开一扇通向诗词国度的门,如同自己的老师顾随那样。叶嘉莹犹记得1942年国文系二年级时,第一次聆听顾先生的课,“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开启”。

△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留影。

叶嘉莹:他上课很有意思,他从来没有课本。他是从做诗讲到做人的,是一种哲理,是诗歌里面真正的感发。真正认识到诗词里面的一种有灵性的、真正的生命,是顾先生教给我的。”

02

“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

生于战乱,长于动荡,叶嘉莹经历了去国离乡的悲哀与痛楚。时代的洪流里,忧患接连而至。17岁失去母亲,她写了8首《哭母诗》,52岁女儿去世,她写了10首《哭女诗》。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一生经历的大悲大苦太多,近百年的岁月,很多事情叶先生都已经记不真切,但诗词成了她最重要的陪伴,一生的起伏尽在这抑扬顿挫的平平仄仄里。

叶嘉莹:“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那个时候我到台湾大学去教书,大概50年代初吧,我就常常做梦回到故乡,当时叫北平。讲课的时候讲到这一句,我就非常感动,几乎要落泪的感觉。

漂泊流离数十载。1978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叶嘉莹独自穿过温哥华市郊的树林给祖国寄信,希望回国教书,这是她与命运最后、也是最坚决的抗争。

叶嘉莹说:“结婚不是我的选择,我去台湾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选择,留在那么美好的加拿大温哥华,这不是我选的,这是命运。只有回国来教书是我唯一的、我一生一世的自己的选择。”

△1948年,叶嘉莹的婚纱照。

1979年,叶嘉莹第一次站在了南开的讲台上。没有教材、直抒胸臆,让学生们耳目一新,常常听到不肯下课。“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一时传为佳话。

△叶嘉莹在南开的讲座场场爆满

03

“以吾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个人不管以空间、时间来说是狭小而短暂的,但是文化是永恒的。”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叶嘉莹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在她看来,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自己如果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2016年,92岁高龄的叶嘉莹精心编辑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此后,她还为这本书一字一句录制吟诵和讲解,独坐书房,与古人共一轮明月。

“读古典诗词究竟有什么用”,这是叶嘉莹经常被问及的另一个问题。先生一言以蔽之: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叶嘉莹和孩子们在一起

尽管生活极度节俭,叶嘉莹还是将个人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些年,叶嘉莹已陆续捐赠3500多万元。

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叶嘉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送别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记者/杨宁 陈庆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社会各界送别叶嘉莹先生: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扫码阅读手机版
... 姜宝成 通讯员 韦承金 摄 天津北方网讯:11月30日,是送别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的日子。一大早,天津市第一殡仪
2024-12-01 10:23:00
...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各界人士排起百米长队最后送别这位一生致力于中国诗词创作、研究与教育的百岁老人。排队等候送别叶先生的人们。(摄/朱荣琛)30日9时,记者驱车来到殡仪馆
2024-11-30 17:07:00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逝世,南开大学发布讣告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11月24日晚,南开大学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讣告称,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
2024-11-24 21:12:00
叶嘉莹先生去世 图书馆连夜布置灵堂 迦陵学舍前致敬不断:风雨送大师 她在丛中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上午10时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周末,我们送别叶先生。”很多读者也通过全媒体平台留言。迦陵学舍前 风雨中的思念“诗词的女儿 优雅的先生”王舒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就从海
2024-11-26 14:15:00
...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一生只做一件事,叶嘉莹是诗词的女儿,诗词孕育了叶嘉莹,让其成为风雅的先生;叶嘉莹升华了诗词,让诗词成为人们心中的风雅的天使。2021年2
2024-11-25 10:41:00
别了!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只做这件事
...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叶嘉莹曾说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诗词和生命的关系被她践行得特别光彩照人无论是读诗、写诗、评诗,还
2024-11-25 10:43:00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她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穿裙子的士”。但在她自己看来,一生最重要的身份,莫过于“教诗词的老师”。有学生问,诗词究竟有何用?她
2024-11-25 19:19:00
“如果有来生,我还教古典诗词”|百岁叶嘉莹逝世
...的态度,在古典诗歌的教研道路上不断辛勤工作着的一个诗词爱好者而已。”叶嘉莹。(图/《掬水月在手》)在南开大学官方微博于7月6日刊发的访谈中,叶嘉莹讲了一件事:“一个我几十年前
2024-11-26 07:04:00
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教育家、诗词学家、诗人叶嘉莹先生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二时去世,享嵩寿101岁!读诗是生命的本能叶嘉莹,1924年农历六月初一出生在北平一个古老的家庭,
2024-11-24 19: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新社北京4月1日电 阿布贾消息:当地时间3月31日晚,尼日利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DC)发布数据称,今年前三个月拉沙热已在该国造成118人死亡
2025-04-01 16:54:00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 高凯)由国家大剧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开幕仪式
2025-04-01 16:54:00
荣成公交 “流动图书馆”,点亮校园阅读之光
鲁网4月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联合荣成市图书馆、小贝壳绘本室匠心打造的“流动图书馆”公交车走进了俚岛完小,将知识的宝库融入流动的车厢
2025-04-01 16:57:00
鲁网4月1日讯(记者 崔新孝)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因药物过量导致昏迷的60岁女性患者,通过快速响应、精准诊断和多学科协作
2025-04-01 16:58:00
淄博陶琉馆:关于清明假期延时开放和优化预约服务的公告
尊敬的游客朋友:清明假期将至。为更好满足广大游客参观需求,丰富假日文化生活,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现将假日市场工作安排公告如下
2025-04-01 17:02: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为6年不孕患者重筑母亲梦
近日,济南嘉乐生殖医院在生殖健康领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为一位婚后六年余未孕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复杂繁琐的高难度不孕不育手术
2025-04-01 17:03:00
涟水县周集村:互助养老让老人有所依、有所为
“小伙子,能不能麻烦你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我想写个东西。”近日,家住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的70岁老人郁文高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04-01 17:04:00
“春天到了,夏天还会远吗?”现在很多人已经把减肥提上了日程,但最近冒出一个新词——“春断食”!中医真的建议这样做吗?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聊一聊春季科学减肥的真相吧!
2025-04-01 17:05:00
浙江省交通集团:27年的坚守 翻山越岭保障供电安全运行
浙江在线4月1日讯(通讯员 杨晨 王东方)在金温货线蜿蜒的铁道旁,有一支7人组成的供电“铁军”——浙江省交通集团金温铁道公司金华南供电所
2025-04-01 17:08:00
大众网记者 封富璘 东营报道当银发浪潮邂逅数字时代,东营市以科技之笔绘就"老有颐养"新图景。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创新打造的智慧医养服务平台
2025-04-01 17:12:00
近期,山东省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网民反映,称有组织发起参观消防体验场馆活动,且需缴纳一定费用。济南市消防救援支队向社会各界郑重声明
2025-04-01 17:10:00
林徽因主题馆正筹建中,邀您一起共创共建
东南网4月1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是一位学者、诗人、作家,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新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
2025-04-01 17:13:00
元和街道组织“生命·希望”缅怀捐献者活动
江南时报讯 3月31日,在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便民服务和社会事业办公室与玉成、华元、晨曦馨苑社区的共同组织下,“生命·希望”主题缅怀器官捐献者活动在当地的陵园温情举行
2025-04-01 17:21:00
一场跨越时空的祭奠!19名威海烈士家属寻亲梦圆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王国青 实习生 金美慧一束鲜花、一袋家乡特产、一杯烈酒、一抔家乡土……数十年的思念,浓缩在一件件从老家带到革命烈士陵园的祭品中
2025-04-01 17:35:00
鲁网4月1日讯慢阻肺患者必看!睡眠呼吸暂停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通讯员 纪哲)责任编辑:赵岳
2025-04-01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