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
家校共育 合力管好学生手机
刘玉静
市第一实验小学学生在“告别手机 做诚信少年”活动中受表彰。 廊坊都市报记者 孙冰 摄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成为“手机控”,学习成绩下滑、视力下降、社交障碍等问题随之而来。疏堵结合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解决其过度使用手机问题,必要且紧迫。近日,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告别手机 做诚信少年”活动,通过班会科普、发放“诚信存折”、张贴小红花、集星卡等方式,引导学生放下手机、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收效良好,值得肯定。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让孩子拥有健康身心,是父母的期望,也是社会的期盼。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孩子自制力较差,长期沉溺于手机世界中,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因过度沉迷手机导致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比例也快速上升,而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心理、思想、性格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智能手机”,这并非危言耸听。学校、家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
管好学生手机,需要疏堵结合、积极引导。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在校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手机禁入校园”无疑是必要的选择。对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其实教育部早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市教育局在落实“有限进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等“硬规定”的同时,还要求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告别手机 做诚信少年”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戒断手机,既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也促使很多家庭以此为契机制定家庭学习和娱乐计划,增强亲子互动,促进家庭和谐。全校各年级班会上,很多学生自发讨论手机成瘾带来的危害、戒断手机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发自内心地喊出“告别手机,做诚信少年”。避免孩子过度使用手机,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是需要这样的积极引导。希望这样的活动多起来、热起来,保持常态、形成长效,让“放下手机、健康成长”在中小学校园蔚然成风。
管好学生手机,需要家长参与、以身作则。家长的沟通陪伴、示范引导是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一剂良药。因此,家长首先要作好表率,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并注意在用餐等特定场合下不使用手机。要配合学校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学校管理规定,正确使用手机。可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管理规则,约定手机使用范围、时长、方式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理解并尊重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需求,设定网络安全模式,杜绝不良网站入侵,拒绝网络游戏等。同时,也要在课余增加手工实践、户外运动等时间,充实日常生活,做到“优质陪伴”,以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手机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它是科技发展带给社会的“福利”。但对中小学生来说,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才能让这一“福利”发挥正向作用。希望学校、家长通力合作,以更多智慧和耐心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观,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手机真正成为其学习生活的有益工具、健康成长的得力助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