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探访网红城市泉州:满城尽是簪花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6 06:21:00 来源:搜狐城市

暑期“毕业旅行”的到来,新晋网红城市泉州再度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

相较于往年,今年毕业生最理想的旅游线路是:到泉州打卡簪花,奔西安古城体验汉服,到新疆阿勒泰骑马……

7月8日,“记录中国”团队在走访泉州时发现,“头上簪花围、身披大裾衫、下着宽腿裤、耳戴丁香坠”已成南来北往游客的“标配”,从泉州西街、中山路、状元街到晋江梧林古村落,所到之处,皆能见到不同年纪的“簪花女郎”。她们头顶绚丽夺目“簪花围”,耳畔摇曳着丁香坠,尽显东方女性之美。部分年轻的男性游客也不甘“落伍”,他们勇敢戴上簪花围,身着传统服饰,穿梭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形成“满城尽是簪花人”的盛景。

2021年7月25日,泉州申遗成功,积极打造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和“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谁也没想到,这座“世遗之城”文旅引爆点却是蟳埔村的簪花围。

2023年初,演员赵丽颖为国内某杂志拍摄一组以“蟳埔女”头饰为灵感的时尚大片,其古朴新颖造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簪花围走入全国公众视野,并蜚声海外。

据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数据,2023年,蟳埔村共接待游客超过350万人次,带动村民新增存款超5个亿,人均收入增长1.5倍以上,蟳埔村被确定为福建省乡村振兴协会联系点;2024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约36.1万人次,“五一”期间游客数累计约32万人次,节假日游客量可突破单日9.2万人。

沉寂千年的小渔村,似乎已迎来“泼天富贵”。

探访网红城市泉州:满城尽是簪花人

泉州蟳埔村,游客纷纷体验“蟳埔女”的簪花头饰。罗鹏飞 摄

簪花走红毫无征兆,却又理所当然

夏季,烈日炎炎,阳光洒向泉州蟳埔村的蚵壳厝,格外亮眼,走进村里,空气弥漫着海的气味,此时商铺早已打开木门,店家把簪花和蟳埔特色服饰的长衣架挂满古厝院落。

慕名而来的游客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戴上簪花,穿上特色服饰,拥挤在牡蛎壳垒成的墙根,站立在蚵壳厝旁拍照留念,房前屋后回荡着拍照的快门声。

此时,宁静的海边渔村变得热闹了起来,村庄狭窄的小巷也变得水泄不通,举步维艰。

蟳埔村的街道巷陌,处处是头戴簪花的游客,放眼望去,犹如“流动的花园”。

去年,演员赵丽颖的时尚大片把“蟳埔”引入公众视野,让这个自古以打鱼贩鱼为业蟳埔村,成功转型为网红旅游村,从此游客络绎不绝。

人们为何不远千里,只为簪花,从而成为泉州“引流之王”,这背后的文旅逻辑是什么呢?

“这和年轻人的新国潮审美的觉醒有一定关系。”泉州市文旅局交流合作科工作人员洪秋艳对“记录中国”团队称。

探访网红城市泉州:满城尽是簪花人

泉州蟳埔村,簪花体验让渔村变成网红旅游目的地。罗鹏飞 摄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簪花本身已具备走红的基础,它寓意好,代表着祥和、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历史也悠久,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形式也历经变迁,汉代女性已佩戴簪花于发髻,至唐朝,簪花成为潮流;宋朝时更是盛行,连男人也流行簪花。

如此具备深厚文化基础的习俗,却让偏安一隅的蟳埔村成为该习俗的最后“堡垒”,当地村民“以花为簪,以海为生”的习俗,历经朝代更替和时代变迁都未曾动摇,绵延至今。

2008年,泉州蟳埔女的“簪花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光轮转,簪花围在当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成为“蟳埔女”坚韧、向上、乐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象征。

“再苦再累,只要头上有花,日子就不会太苦。”泉州蟳埔簪花围民俗文化协会会长黄丽泳对“记录中国”团队说,正是“蟳埔女”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了她,才让她坚定地成为簪花文化的推广者。

“簪花不仅是美的代表,也是蟳埔女坚毅和向上的精神象征。”黄丽泳说,蟳埔女头上的簪花围,承载着渔家人的情感和记忆。

10多年前,她深刻意识到簪花围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决定辞去教师工作,专注从事蟳埔村簪花围民俗文化的推广经营,每天不辞辛劳,接待南来北往的记者、摄影师、学者和拍摄剧组。

2023年前夕,蟳埔村只有不到10家簪花店,客人数量不多,村民仍以渔业为主。

去年初,赵丽颖拍蟳埔女头饰引发热议时,黄丽泳因为赵丽颖梳头簪花的视频也随之走红网络,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的传播,让簪花围强势破圈,推动了泉州的文旅。

“似乎毫无征兆,却又理所当然。”黄丽泳称,从宋元时期至今,簪花围在泉州已绵延数百年,经数代“蟳埔女”的坚守,以及此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推广,才最终被年轻人看见,被世界看见。

探访网红城市泉州:满城尽是簪花人

泉州蟳埔村,簪花不只是年轻女性的“专利”,也是潮男们的时尚。罗鹏飞 摄

簪花围为她们带去了什么

“今世簪花,来世漂亮”,古老簪花重回时尚前沿。

“记录中国”在泉州走访时发现,年轻游客的簪花搭配日渐丰富,从大裾衫、阔腿裤,到旗袍、马面裙应有尽有。

当地簪花店也捕捉到了商机,几乎所有簪花店门口都贴有赵丽颖拍摄的簪花照片,标有“颖宝同款”字样,吸引游客进店。

山西游客王燕称,她和女儿都是赵丽颖的忠实粉丝,去年看见赵丽颖的“蟳埔女”造型照片后,决心要到泉州旅游,只为拍“偶像同款”,前段时间因工作太忙、女儿正在高中备考,因此未能成行,

今年女儿高考结束,顺利录取理想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她们母女决定到泉州参加毕业旅行,了此夙愿。

“高考结果一出,我和她(女儿)马上预约了簪花,我请了年假,总算是圆梦了。”王燕说。

这是一趟愉快的旅行,母女俩互为“御用摄影师”。

拍摄前,她们母女根据社交媒体公布的泉州拍摄地点,全部都拍了一遍,算是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最美好的旅行记忆。

“仅簪花一项,我们就不虚此行。”王燕称。

这恰好是簪花走红的重要原因,它的装饰形式颇具美感,鲜艳的花朵搭配好妆容、服饰,“出片率”非常高,近年来汉服、古风和新中式的流行,也为簪花走红提供了土壤。

“记录中国”团队在采访时发现,在选择与簪花头饰搭配服装时,相较于渔家女传统的短服装,年轻人更喜欢搭配襟袄、马面裙和旗袍,它们色彩华丽,配上五彩的簪花围,格外引人注目。

探访网红城市泉州:满城尽是簪花人

泉州西街,簪花装饰已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徐文睿 摄

在泉州簪花消费客群中,自媒体人也是一大群体,不少自媒体达人为了发布内容来到泉州,把簪花作为自媒体账号的引流工具。

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就读新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黄玥发现,簪花在社交媒体的内容流量很高。为此,她在参加完期末考试后,立刻预约了泉州一家风评很好的簪花旅拍店,为自己精心选择了一套妆容和服饰风格,行走在泉州西街,拍摄了多张照片。

她相信这组照片定会为自媒体账号粉丝提供很好的“情绪价值”。

“文旅本身就是情绪价值的消费。”泉州文旅局交流合作科科长曾世彬称。

这句话也在“记录中国”团队采访中也得以印证。

南昌游客黄永娟说,她之所以选择到泉州体验簪花,既是因为簪花美丽,也是因为簪花的悠久历史,最关键是她和泉州这座城市建立一种文化和心理层面的联系。

“我心理上就觉得和泉州有了更深的联系,感受比单纯拍照打卡更丰富。”黄永娟说。

很显然,簪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它已成为女性情感的表达方式。

温州游客袁丽玲(化名)和71岁的母亲一起来到泉州旅游,其心理动机就是对簪花寓意的理解和认同。

去年初,她母亲因肠胃问题住院两个多月,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母亲“老了”。让她意外的是,面对病痛,母亲显得很豁达,反过来宽慰她“过好现在的日子”,这句话对她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工作之余,她开始抽出时间陪伴母亲,决定趁母亲玩得动的时候,多陪她四处走走。

偶然一次机会,袁姗姗在社交媒体上看见簪花寓意后,忽然很感动,征求母亲同意,她与母亲一同来到泉州,先去了泉州的庙宇祈福,再到西街簪花留念,不为其他,只希望家人“一切平安”。

来源:澎湃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城国潮风起阅读提示新中式旅游走红,给海丝古城福建泉州带来了旅游热度。这里的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新支点。业内人士指出,要保持长久吸引力,仍
2024-07-09 07:51:00
满城志愿红助力文旅热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志愿者在西街捡垃圾,宣传文明旅游。 志愿者在海交馆为游客讲解“五一”临近,泉州又将迎来一波旅游高峰。众多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也更加忙碌起来,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
2024-04-18 17:11:00
...钟,4只手,36条线,木偶“媒婆”如何变“仙女”?千年泉州,海丝起点,世遗之城,一串串非遗瑰宝惊艳世人。海风千里,花开满髻“今生簪花,来世漂亮。”到泉州蟳埔渔村梳头簪花,扮成
2024-02-01 14:19:00
泉州洛江:翠笔描绘满城绿 生态宜居享美好
...设,进一步提高全区绿地率和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以“满城绿”绘就宜居宜业环境。
2023-02-16 22:06:00
闽南千年渔村蟳埔:簪花成海引客来
“我来泉州就是想体验‘簪花围’,拍给我的泰国朋友们看,他们肯定也会想来玩的!”29日,来自泰国的华人张爱玲面对镜头,头戴“簪花围”,背靠“蚵壳厝”,摆出各种姿势,展现着最美好的自
2024-01-30 20:52:00
90后挑大梁 用青春“焕新”传统文化记忆
蓝绥泓在泉州西街举办“妆糕人”展览,吸引小朋友围观。受访者供图两秒钟,4只手,同时操控36条线,一瞬间,“媒婆变仙女”。台上,90后提线木偶戏演员蔡思雅身着中式长裙,手执钩牌,和
2024-01-31 17:21:00
人从众!日均超200万人次!拥抱世界,泉州怎么做
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是一场美妙的新春之约,“团圆节”也是“文化节”,“团圆日”亦是“旅游日”。2025年春节,泉州古城人山人海(陈英杰摄)1月26日
2025-01-30 22:56:00
春节来泉的游客频频点赞:泉州多友爱 浓浓人情味
春节期间,泉州景区志愿者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细致的服务,让八方来客感受“安全有序、文明有礼、泉州有爱”。(彭燕珍 摄)游玩景区有讲解员公益讲解,闲逛老街巷时常可见“免费奉茶”,
2024-02-15 17:08:00
泉州,何以接住“泼天富贵”?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陈蓝燕“泉州本地市民脸上幸福的微笑,就是最好的文化旅游推广。”在4月19日举办的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如是说到。作为2024年
2024-04-21 09: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校馆弦歌|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为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家专项冰雪文化科研阵地。成立仅一年便斩获“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双重认证
2025-11-13 22:28:00
数据会说话|吉林的冬天,又要“热”起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新雪季的脚步近了,吉林的冬天正蓄势“燃”动!11月22日,吉林省新雪季开板大会,将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启动
2025-11-13 22:28:00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网约车管理模式数智化再升级
长春机场停车场在“三专三区”分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基础上,长春机场携手网约车运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
2025-11-13 22:28: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11-13 22:30:00
网友留言板丨有网友建议长春地铁报站增设地标提示 官方回应:计划对需求大站点持续优化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吉林网《网友留言板》栏目留言,表示希望长春地铁能优化语音报站内容,增设周边重要地标提示。该网友表示,长春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
2025-11-13 23:00:00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