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
静音车厢来了 真的静了吗?
铁路部门在部分动车组列车试点静音车厢
→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试点设置静音车厢。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设置静音车厢的车次会有“静”字作为提示。
如需购买静音车厢的车票,勾选下方请优先为我分配“静音车厢”席位。
勾选后,会出现温馨提示。
◤ 近日,铁路部门在京沪、京广、成渝高铁等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试点设置静音车厢。在铁路12306APP和官网,选择带有“静”字的班次,勾选优先分配静音车厢,即可在有余票的情况下选乘静音车厢。在静音车厢,乘客需遵守多项规定,保持车厢内的安静。
此前,有关高铁车厢中噪音大的争论多次引发舆论关注,铁路部门此举是否给乘客带来了更舒适的体验?设置静音车厢后,如何保障静音?◢
部分动车推出静音车厢如何购票?
10月13日,记者打开12306APP搜寻27日上海前往北京南的列车发现,当日上海至北京南的高铁中有几趟二等座设置静音车厢,相应车次标识后有“静”字作为提示。在确认订单页面,乘客可勾选“请优先为我分配静音车厢席位”选项,选项后附有“温馨提示”:车厢内旅客应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须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如需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须离开“静音车厢”;携儿童出行的旅客须照看好您的孩子,避免喧哗(不建议携婴幼儿乘车的旅客选购“静音车厢”)。
据了解,乘客勾选“请优先为我分配静音车厢席位”选项并提交订单后,系统会在有余票的情况下,自动分配静音车厢车票。记者注意到,选择静音车厢没有额外费用,与普通车厢相应等次座位价格一致。
据铁路部门介绍,静音车厢内的语音播报音量是正常音量的30%至40%,在车厢端门、墙壁等位置,都贴有明显的“静音”标识,提醒乘客保持安静,此外,车厢内还提供眼罩、耳机、止鼾器等“静音”商品。乘务员将为每位旅客提供“一对一”到站提醒服务,餐服员进入静音车厢会停止对商品的介绍。
13日,12306客服告诉记者,目前静音车厢仍在试点中,每辆列车共设置一节静音车厢,若静音车厢余票不足,系统会将乘客分配至其他车厢席位。为达到静音效果,列车运行期间,静音车厢两侧车门实行常态化关闭,并且工作人员也会在该车厢内实施无干扰服务,若乘客有需求,工作人员会降低声量,轻声服务。
高铁上设置静音车厢的消息发布后,多数网友表示赞同,称这是非常合理和人性化的设置,需要休息的乘客可获得旅途上的安宁。但也有部分网友对车厢的静音效果表示担忧,称“如果乘客买了静音车厢的车票,但是不静音,又将如何应对?”
13日,12306客服人员也向记者称,乘务员会在静音车厢内提醒旅客保持安静,若有乘客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工作人员会上前劝阻,发放静音提示卡片;若多次劝说无果,工作人员也会采取“强制措施”,引导乘客前往非静音车厢等。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铁路官方不建议携带婴幼儿的乘客选择静音车厢,但并未做强制性要求。
静音车厢有何体验真的能“静下来”吗?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实地打卡静音车厢的体验。一位网友谈到,静音车厢里的乘客都很安静,基本只能听到高铁运行的声音,没有人大声交谈,也没有人外放短视频,还看到孩子们在座位上写起了作业,期间会有乘务员呼吁和监督乘客保持安静。
不过,也有乘客对静音车厢产生质疑。本周内,因为出差疲惫,刘希(化名)体验了两次静音车厢,分别是G1次列车(北京-上海)和G18次(上海-北京)。她的感受是,“静不静全看运气”。
刘希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静音车厢,座椅前面贴了提示标语,乘务员走动的频率会降低,如果乘客声音很大,有的乘务员经过的时候会提示一下。然而,去程中,邻座的乘客先是外放手机,乘务员没有提醒,经刘希提醒后戴了耳机,后又跟邻座人聊天,四个半小时的车程聊了两个小时。返程时,前座的乘客打了很久电话,刘希和朋友向乘务员反映,乘务员才提醒她去车厢连接处打。
“我个人感觉,这两次静音车厢的体验和普通车厢差不多。”刘希表示,她希望乘务员能够在乘客上车时提醒一下这是静音车厢,并且能够对噪音进行监管。
静音车厢谁来约束如何“横扫噪音”?
关于静音车厢乘坐规则,铁路12306APP购票页面显示,旅客在静音车厢内需保证电子设备静音,如需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需离开静音车厢,还强调携儿童出行的旅客需照看好孩子以避免其喧哗,不建议这类旅客选购静音车厢。
针对上述规则,纯靠自觉还是有所保障?
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告诉记者,相比于普通车厢,静音车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类似于“被蛋壳包住”,环境肯定是相对安静一些的。如果乘客受到干扰,可以找工作人员出面协调,就算是普通车厢也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工作人员帮忙沟通和引导。该工作人员提到,目前没有限制噪音的强制措施,可以为乘客提供耳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对记者表示,推出静音车厢是铁路部门满足乘客差异化需求的一个有益尝试。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乘客在高铁车厢里大声打电话、外放声音,给其他乘客造成干扰,推出静音车厢,满足了一部分喜欢安静、不愿意被打扰的乘客的需求,“我认为,这会受到不少乘客的欢迎”。
“至于一些乘客购买了静音车厢的车票,却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做法,除了乘务员提醒外,也可以采取以后禁止其购买静音车厢的车票等惩罚措施。”李长安表示,这类惩罚措施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或行为上的规范,称不上是法律手段,但如果恶意破坏静音车厢的规定,严重干扰了其他乘客的休息,甚至涉及违法乱纪,也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
静音车厢的推出是对公民素养和铁路部门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静音车厢能否真正“静”下来或许要直接面对很多矛盾。但是,这也是一次促成有效社会契约的过程,我们期待不断改善、相互成全,人人都能享受文明出行带来的益处。
综合中新社、 《长江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