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廖荣辉展示其收集到的红军当年用过的大锅。记者秦丽云 摄
廖荣辉带领众多游客重走红军路。(廖荣辉供图)
“八一”前夕,廖荣辉再次来到新富洞村委板塘耳木洞,缅怀曾牺牲在此的红军英烈。记者秦丽云 摄□本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剑蓉
8月1日,建军节,是致敬最可爱的人的日子。
连日来,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村的村民廖荣辉在农忙之余,忙着维修红军曾经过的古道,以此致敬、铭记血洒桂北大地的红军战士。多年来,他在红军曾经过的地方维修古道、架设桥梁,并收藏、捐赠红色文物,还带领成千上万的人重走红军路……他用一份农民的朴实,书写着一份执著的“红色坚守”。
两次给国家捐赠红色文物
两河镇是当年红军三次过全州经过的地方,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据了解,湘江战役期间,中央红军两个纵队从新富洞两江小桥码头过新富江,过了3天3夜。每天,他们被敌军飞机追着轰炸和用机枪扫射,成百上千红军战士牺牲在新富江里。
廖荣辉出生于1976年,是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村人。耕地、种菜、养鳖,是他的主业。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他,虽然感动,但对于发生在家乡的红色历史,并没有深入了解。
2016年的一次机缘,让他一头扎进了家乡红色历史的探索之中。这一年,廖荣辉陪同一名退休记者和同村的一名桂北游击队队员的后代,了解新富洞村一带的红色历史故事。几天下来,发生在自己家乡的红军战斗事迹,让他感到震撼无比。从此,弘扬革命历史,传播红色文化的种子在他的心中萌芽。
2013年,喜欢收集老古董的廖荣辉,开始收集不少本地的红色文物。2016年之后,他才深刻地意识到,那些经历过、见证过湘江战役的红色文物,意义重大。从此,他更加有意识地寻找、收集红色文物。
军用锅、军用水壶、大刀、马灯、草鞋耙、军号……7月28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廖荣辉家,就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廖荣辉说,曾经,有不少搜集家、商家找上门出高价收购他手中的红色文物,均被他婉拒。因为他深知:这些文物的价值,并非金钱能衡量;这些红色文物,并不属于某些个人。
2019年3月的一天,全州县文物管理所接到了一通让整个文物管理所都为之兴奋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正是当时已被誉为“红色文物搜集大王”的廖荣辉。那一次,他将30多件红色文物,捐赠给了国家。
2020年8月,受广西革命纪念馆之邀,廖荣辉再次捐出红色文物100件。因在该馆的革命文物征集工作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廖荣辉被授予“特别贡献奖”。
如今,这些文物陈列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和广西革命纪念馆内,向前来参观的人们,沉默却有力地再现了红军浴血奋战、突破湘江的革命历史。
全州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辉告诉记者,多年来,廖荣辉持续专注对革命文物的收集,并捐给国家,是全州县目前收藏并捐赠革命文物最多的人。他还说,这些文物的挖掘和展出,能让参观人员更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们,尽管武器装备落后,但誓死突破的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这些文物,也让我们更好地记住这段历史,弘扬和传承这种革命精神。
开辟红色文化传承之路
7月下旬,廖荣辉种植的十几亩长豆角正忙着采收。尽管忙碌,但是,他还是决定要去做一件事。
7月28日下午,廖荣辉扛着锄头,拿着镰刀,来到湘桂古道红军经过的古岭头路段。他冒着酷暑,清理古道两侧的杂草,修整部分塌陷的地方。
新富洞村是湘桂古道的所经之地。红军经过的湘桂古道,在两河镇保留完好,只有部分路段需要维修。古岭头路段,正是其中之一。2017年,廖荣辉做出了令村民们震惊的事:他自掏腰包,将需要维修的2公里多的古道,修整了一番。同一年,廖荣辉自掏资金,在红军经过的新富江上架桥。
此后的每一年,维修红军走过的古道,维修新富江上的桥,成为他必做的事。特别是新富江上所架之桥,先后多次被洪水冲垮,廖荣辉先后十余次组织维修,均是自掏腰包。他说,做这些事,就是希望这些曾经留下过红军印迹的地方,能够得到长久的保护和铭记。
湘江战役期间,部分红军伤病员途经新富洞村委板塘村,在村里一个名为耳木洞的岩洞中躲避敌人的搜剿。后来,洞里的红军伤病员不幸被追击的敌人发现,敌人就地发起围剿,这些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当日,修完古道,廖荣辉又前往耳木洞。他清除洞口周边的杂草,以此缅怀英魂。
廖荣辉的这些义举,吸引着许多“红二代”和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慕名而来。而廖荣辉对他们提出的希望他能带领重走红军路的请求,从不推辞。
随着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廖荣辉购买了旅游车,以方便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数年来,廖荣辉已带着成千上万的人,重走长征路,探寻桂北的红色印迹。红色故事讲了一次又一次,红军路走了一遍又一遍,湘桂古道不仅是红军路,也成为廖荣辉的红色文化传承之路。
讲好红色故事成人生信念
因长年辛勤劳作,廖荣辉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与人交流时,他话并不是很多。但是,当他讲起桂北大地的红色历史,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故事,他的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表达准确。
从2016年那次机缘而深入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后,他就决定要当好一名红色文化传承人。这几年,他不断学习湘江战役的历史知识,其对湘江战役历史故事的了解程度,受到多方高度肯定。
2021年,一群红军将士的后代跟随廖荣辉重走长征路之后,深受震撼。事后,他们专门写来感谢信,称赞廖荣辉对湘江战役历史的完整、深情讲述,并称他“不愧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使者”。
在当好红色文化传播者的路上,廖荣辉一直在前行。这些年,他经常在家中给村民们、游客们讲湘江战役的故事,并受邀到众多机关单位、学校和企业等讲课。
全州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讲好红色故事之路上,近年来,廖荣辉拿到了该县数个第一:他成立了全州县第一家传播红色文化的公司,他是全州县第一个购买红色旅游专车的农民,他也是全州县第一个专门从事红色旅游的农民。
从2022年开始,廖荣辉又探索通过网络平台,向更多的人讲述湘江战役,传播红色故事,受到众多网友关注和肯定。
最令廖荣辉欣慰的是,如今,家乡的红色旅游产业越做越好。近两年,还有乡亲们主动跟着他去维修红军经过的古道。就在今年,在新富江上,一座由政府主持修建的新桥,正在建设。通过这座桥,人们将更便捷地踏上湘桂古道,重走长征路。
抚摸着家中保存的红色文物,廖荣辉说,湘江战役的历史和红色精神,已深入他的血脉之中。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力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说,这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他的信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