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北方两个经济大省省会,终于要“组队”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10 06:40:00 来源:瘦子财经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74155

12月8日,济郑高铁迎来全线开通运营一周年。作为鲁豫两省首条直连直通的高铁通道,同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济南、郑州,时空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两座城市正意欲进一步“抱团”。近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赴郑州学习考察。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近两年济南市高规格党政代表团首次出省学习考察”。

一天时间里,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到郑州航空港区市民中心、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等点位考察,可谓准备充分、目的性强。

当天,双方还签署《济南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济南正处于“北跨”黄河关键期。在外界看来,济南此次到访郑州,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借力做优产业规划。那么,济南能向郑州学什么?当相向而行成为城市共识,济郑两城又如何闯出一条新路?

携河北跨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省会,济南一直因经济、人口规模较小,在省内地位尴尬,被称为“大省份小省会”。这一定程度上也与济南地理区位相关。夹在泰山与黄河之间的济南,在城市发展空间上受到较大限制,在合并莱芜之前,东西长达97公里、南北最窄只有12公里。

曾有主政者用一条东西长、南北短的“油条”来形容济南,“如果老是想着往东、往西发展,就会成为‘老油条’”。

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看来,随着我国基建技术提升,江河的天堑效应被弱化。济南向北发展,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让产业布局更合理。放眼沿江沿河的国内大都市,如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都是通过实施跨河、跨江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从而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实际上,多年前济南就提出“北跨”战略,希望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但受制于种种原因,一直进展缓慢。直到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济南终于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携河北跨,交通先行。11月23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天通车运营。而不断在建和规划建设跨黄新通道的济南,正努力追赶跨越江河的“优等生”。

图片来源:天下泉城客户端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济南市规划建设跨黄通道共34处,包括28座大桥和6座隧道,规划数量和密度位于沿黄城市之首。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42公里范围内有跨黄通道19处(13桥6隧),已建成11处,在建3处,规划建设5处,平均2.2公里1处,密度与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沿河、沿江发展城市相当。

日前,沿黄流域首个省会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

《规划》首次提出济南“主城”概念,由一个城市主中心、一个起步区城市副中心、三个城市组团构成。至此,一个跨河发展的城市框架就此搭建,济南的城市空间拓展将不再受黄河天堑制约,曾经的“城市屏障”转而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带”。

产业布局

2021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获批,定下“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发展目标。

作为黄河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按照《实施方案》,起步区总面积798平方公里。这片土地与济南城市建成区面积相当,相当于再建一个“新济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划》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最新定位,济南的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起步区已属于中心城区。

主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在起步区官网中,起步区被描述为“鹊华新区、黄河新城”。随着跨河通道不断加密,打破了起步区建设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加强产业布局,成为打造“黄河新城”的重中之重。

据媒体报道,赴郑州学习考察期间,济南党政代表团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等多个点位的“规划建设”进行了着重考察。

“在机制体制创新、项目招大引强等方面,郑州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济南当地媒体报道指出,济南代表团一行“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学”,对如何做强产业布局和打造城市发展优势尤为关注。

从产业结构看,济南与郑州有一定相似之处:先进制造业都在城市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也均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重点发力。其中,济南起步区已落地比亚迪济南基地,是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战场,氢能产业也加快起势,正推动“中国氢谷”建设。

图片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而从经济表现看,济南此行也是有的放矢。

今年前三季度,济南GDP增速略低于郑州。前三季度,郑州GDP为10702.7亿元,在万亿俱乐部中排名第16位,增速5.5%。济南以9675.1亿元GDP居第18位,增速5.4%。

而工业,恰恰是两城经济比拼的“胜负手”。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居万亿城市前列。而济南这项数据仅为5.2%,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5.8%)。

“从富士康‘回流’可以看出,郑州地区保持着对外沟通联系的强度。”曾刚表示,郑州在河南强省会战略带动下,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都很大。而济南本就有“弱省会”的不利境地,现今新兴产业发展也缺乏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牵引。

曾刚认为,济南要学习郑州,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济郑“抱团”

既是学习,也是合作。考察期间,济南、郑州还签署《济南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这是两市2020年签署《协同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又一份重要合作文件。

当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红利”,是两个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从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到打造黄河流域技术转移网络,再到济郑高铁通车……两地在政治、经济、文旅、交通、科创等领域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

根据最新合作协议,未来两市还将在济郑都市圈“双圈”互动、产业发展协作联动等领域深化合作。

放眼全国,与济南和郑州“抱团”类似,当下城市“结对”的不少:

11月22日,南京、合肥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两市工信部门将持续开展产业融合对接活动;

11月26日,南北两大计划单列市深圳和青岛达成战略合作,促进资源要素在两地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对此,曾刚表示,多个城市组团,才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日前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中,这一点也有所体现。3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多个城市组团。作为名单评委之一的曾刚透露,相比过往单个地级市申请的模式,现在由几个城市联合申请的通过率更高。

显然,邻近城市间的关系正由“竞争对手”逐渐向“合作伙伴”转变。但不同区域间,协同合作的进度还有较大差异。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14438

曾刚表示,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正携手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比而言,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协同合作,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层面,都滞后了一些。

“黄河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怎么做?中心在哪?很难说清楚。”曾刚认为,一个原因是黄河生态经济带还不存在具备“龙头功能”“枢纽功能”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济南和郑州组团,可以放大城市影响力,从而提升黄河生态经济带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话语权。

今年初,郑州在其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也提出,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争创以郑济青洛为核心的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曾刚建议,参考长三角、大湾区的协同合作经验,济南、郑州两市应弱化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利用社会组织机构推动跨地域的产业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读懂济南|“双圈”互动双城“抱团”,济郑联手做好“黄河文章”
...院研究院王新军看来,济南、郑州这两个北方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正在开启深度“抱团”式发展,“这是以前所从未有过的”。“从空间上看,两地距离超过400公里。在去年济郑高铁开通前,两
2025-01-13 09:53:00
...铁线激活一条经济线,济郑直连打开两省济南、郑州“强省会”新格局,打开鲁豫两地经贸、文旅市场的快速互动,促进沿线城市在文化交流、品牌营销、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等方面融合发展,一方
2023-12-08 10:34:00
“山河两省”这条高铁,终于要通了
...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山东省会济南和河南省会郑州。从2015年项目官宣至今,其线路争议一直备受关注。时隔8年,这条连接两个北方经济大省省会的高铁终于开
2023-11-18 00:56:00
关键一笔落定,北方强省可以“抱团”了
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雏形初现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座省会城市,即将迎来高铁直通的历史性时刻。据山东当地媒体报道,济郑高铁山东段将于今年12月2日开通运营。这也意味着,自2016年10
2023-10-20 16:39:00
济郑高铁频频试车:一个“一”字撬动北方两个大省
...,部分班次运行时间达到了4小时。作为相邻省份的两座省会城市,济南、郑州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许多相似点,在发展高端制造、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较多合作领域。变互联互通为直联直通成为济
2023-09-18 19:18:00
...转自:济南日报济郑高铁推动都市圈更深层次融合发展强省会将进 一步爆发“洪荒 之力”12月5日,铁路12306网站“悄悄”挂出了行经济郑高铁全线的部分车次时刻表。进入“信息查询
2023-12-07 13:53:00
“两个一亿人”叠加下,假期的济郑高铁如何“破题”沿黄文旅
...当地文旅发展。“济郑高铁把聊城带入济南、郑州两个‘省会一小时经济圈’中,鲁西文化可以走出去,并且走得更远。”王晨光说,济郑高铁将让沿黄文旅资源连成一线,形成一条贯穿黄河中下游
2023-12-31 23:19:00
2024黄河流域会展联盟常务理事线上交流会召开
...联盟常务理事线上交流会,郑州市会展业促进中心、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等9家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秘书长单位三门峡市文博城事务中心(三门峡市会展办公室)的领导和负
2024-03-26 11:49:00
古都郑州的崛起
...样天下闻名。但是,西安、南京、杭州、成都都是当地的省会,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却将省会从有着800多年省会历史的开封,迁往了默默无闻的郑州,这是为什么呢?(古都洛阳)一、两座古
2023-08-09 14:1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齐鲁银行:绿色金融“贷”动产业转型
山东省滨州市持续深耕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连续4年斩获“省级节能减排奖”,并出台《滨州市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明确开展零碳园区试点
2025-10-13 21:00:00
合同约40亿美元!我国承揽最大国际海洋油气工程总承包项目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10月1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随着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的卡塔尔BH EPIC总包项目启动会的召开
2025-10-13 22:14:00
贵州刺力王:创新工艺撬动产业升级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带着使命诞生——解决贵州老百姓刺梨卖果难问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雷说
2025-10-13 22:45:00
齐鲁保上线首日,参保人数突破15万!
10月12日上午,“齐鲁保2026版”投保通道正式开启,据共保体消息,通道开启当日,参保人数突破15万。山东省直及济南市职工
2025-10-13 21:01:00
两块把子肉的钱,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低两块把子肉钱,就能为自己买一份‘救命’的保障!”10月12日,紧密衔接基本医保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齐鲁保2026版”参保通道正式开启
2025-10-13 21:03:00
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多措并举织密反洗钱宣传网 新法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大河网讯 为深入贯彻新《反洗钱法》,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邮储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坚持“普及法律、防控风险、全民参与”理念
2025-10-13 16:06:00
三七互娱在广州成立网络科技新公司
近日,广州轻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贺,经营范围包含: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动漫游戏开发;专业设计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七互娱(002555)间接全
2025-10-13 12:36:00
圣邦股份收购亿存芯半导体约77%股权
近日,上海亿存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长治市金伯乐汽贸汽配城有限公司、郝清山退出,新增圣邦股份(300661)为股东并持股77
2025-10-13 12:36:00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因三项业务违规领 1150 万罚单 19名责任人同步追责
10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及相关责任人因贷款业务、保函业务三查违规;超越授权办理业务
2025-10-13 10:51:00
深夜“寻漏人”:水发贤达红色队伍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
当城市入夜,万家灯火点亮,水发上善权属山东水发贤达水务有限公司管网巡线团队——这支带着“红色印记”的队伍,便背着专业设备穿梭街巷
2025-10-13 08:52:00
康力源被暂停陆军采购资格
10月11日,军队采购网发布关于对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暂停处理公告。经调查,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项目编号
2025-10-13 07:06:00
中国人寿财险原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中新经纬10月12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2日通报,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寿财险)原党委书记、总裁刘安林被开除党籍
2025-10-13 08:04:00
在江西,商业秘密能质押贷款了
本报讯(蔡军辉 全媒体记者王琴红)近日,九江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核心商业秘密,获得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360万元信贷支持
2025-10-13 06:57:00
隆基绿能在广西柳州投资成立新公司
近日,广西柳州源储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隆基绿能(6
2025-10-11 13:48:00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商票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朱孟冬在山东临沂某配件车间中,机器轰鸣不断,工人身影忙碌穿梭,该企业是某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上游配件公司
2025-10-12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