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北方两个经济大省省会,终于要“组队”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10 06:40:00 来源:瘦子财经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74155

12月8日,济郑高铁迎来全线开通运营一周年。作为鲁豫两省首条直连直通的高铁通道,同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济南、郑州,时空距离被大大拉近。

如今,两座城市正意欲进一步“抱团”。近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赴郑州学习考察。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近两年济南市高规格党政代表团首次出省学习考察”。

一天时间里,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到郑州航空港区市民中心、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等点位考察,可谓准备充分、目的性强。

当天,双方还签署《济南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济南正处于“北跨”黄河关键期。在外界看来,济南此次到访郑州,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借力做优产业规划。那么,济南能向郑州学什么?当相向而行成为城市共识,济郑两城又如何闯出一条新路?

携河北跨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省会,济南一直因经济、人口规模较小,在省内地位尴尬,被称为“大省份小省会”。这一定程度上也与济南地理区位相关。夹在泰山与黄河之间的济南,在城市发展空间上受到较大限制,在合并莱芜之前,东西长达97公里、南北最窄只有12公里。

曾有主政者用一条东西长、南北短的“油条”来形容济南,“如果老是想着往东、往西发展,就会成为‘老油条’”。

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看来,随着我国基建技术提升,江河的天堑效应被弱化。济南向北发展,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让产业布局更合理。放眼沿江沿河的国内大都市,如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都是通过实施跨河、跨江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从而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实际上,多年前济南就提出“北跨”战略,希望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但受制于种种原因,一直进展缓慢。直到2018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济南终于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

携河北跨,交通先行。11月23日,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天通车运营。而不断在建和规划建设跨黄新通道的济南,正努力追赶跨越江河的“优等生”。

图片来源:天下泉城客户端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济南市规划建设跨黄通道共34处,包括28座大桥和6座隧道,规划数量和密度位于沿黄城市之首。其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42公里范围内有跨黄通道19处(13桥6隧),已建成11处,在建3处,规划建设5处,平均2.2公里1处,密度与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沿河、沿江发展城市相当。

日前,沿黄流域首个省会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

《规划》首次提出济南“主城”概念,由一个城市主中心、一个起步区城市副中心、三个城市组团构成。至此,一个跨河发展的城市框架就此搭建,济南的城市空间拓展将不再受黄河天堑制约,曾经的“城市屏障”转而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带”。

产业布局

2021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获批,定下“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发展目标。

作为黄河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按照《实施方案》,起步区总面积798平方公里。这片土地与济南城市建成区面积相当,相当于再建一个“新济南”。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划》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最新定位,济南的城市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起步区已属于中心城区。

主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图片来源: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在起步区官网中,起步区被描述为“鹊华新区、黄河新城”。随着跨河通道不断加密,打破了起步区建设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加强产业布局,成为打造“黄河新城”的重中之重。

据媒体报道,赴郑州学习考察期间,济南党政代表团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等多个点位的“规划建设”进行了着重考察。

“在机制体制创新、项目招大引强等方面,郑州有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济南当地媒体报道指出,济南代表团一行“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学”,对如何做强产业布局和打造城市发展优势尤为关注。

从产业结构看,济南与郑州有一定相似之处:先进制造业都在城市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也均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重点发力。其中,济南起步区已落地比亚迪济南基地,是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战场,氢能产业也加快起势,正推动“中国氢谷”建设。

图片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而从经济表现看,济南此行也是有的放矢。

今年前三季度,济南GDP增速略低于郑州。前三季度,郑州GDP为10702.7亿元,在万亿俱乐部中排名第16位,增速5.5%。济南以9675.1亿元GDP居第18位,增速5.4%。

而工业,恰恰是两城经济比拼的“胜负手”。2024年前三季度,郑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居万亿城市前列。而济南这项数据仅为5.2%,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5.8%)。

“从富士康‘回流’可以看出,郑州地区保持着对外沟通联系的强度。”曾刚表示,郑州在河南强省会战略带动下,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都很大。而济南本就有“弱省会”的不利境地,现今新兴产业发展也缺乏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牵引。

曾刚认为,济南要学习郑州,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带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济郑“抱团”

既是学习,也是合作。考察期间,济南、郑州还签署《济南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这是两市2020年签署《协同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又一份重要合作文件。

当下,如何更好地利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红利”,是两个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从成立黄河流域产教联盟,到打造黄河流域技术转移网络,再到济郑高铁通车……两地在政治、经济、文旅、交通、科创等领域的交流互动日益密切。

根据最新合作协议,未来两市还将在济郑都市圈“双圈”互动、产业发展协作联动等领域深化合作。

放眼全国,与济南和郑州“抱团”类似,当下城市“结对”的不少:

11月22日,南京、合肥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两市工信部门将持续开展产业融合对接活动;

11月26日,南北两大计划单列市深圳和青岛达成战略合作,促进资源要素在两地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对此,曾刚表示,多个城市组团,才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在日前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中,这一点也有所体现。3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多个城市组团。作为名单评委之一的曾刚透露,相比过往单个地级市申请的模式,现在由几个城市联合申请的通过率更高。

显然,邻近城市间的关系正由“竞争对手”逐渐向“合作伙伴”转变。但不同区域间,协同合作的进度还有较大差异。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14438

曾刚表示,目前,长三角城市群正携手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相比而言,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协同合作,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层面,都滞后了一些。

“黄河生态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怎么做?中心在哪?很难说清楚。”曾刚认为,一个原因是黄河生态经济带还不存在具备“龙头功能”“枢纽功能”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群。济南和郑州组团,可以放大城市影响力,从而提升黄河生态经济带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话语权。

今年初,郑州在其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也提出,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争创以郑济青洛为核心的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曾刚建议,参考长三角、大湾区的协同合作经验,济南、郑州两市应弱化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利用社会组织机构推动跨地域的产业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读懂济南|“双圈”互动双城“抱团”,济郑联手做好“黄河文章”
...院研究院王新军看来,济南、郑州这两个北方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正在开启深度“抱团”式发展,“这是以前所从未有过的”。“从空间上看,两地距离超过400公里。在去年济郑高铁开通前,两
2025-01-13 09:53:00
...铁线激活一条经济线,济郑直连打开两省济南、郑州“强省会”新格局,打开鲁豫两地经贸、文旅市场的快速互动,促进沿线城市在文化交流、品牌营销、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等方面融合发展,一方
2023-12-08 10:34:00
“山河两省”这条高铁,终于要通了
...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山东省会济南和河南省会郑州。从2015年项目官宣至今,其线路争议一直备受关注。时隔8年,这条连接两个北方经济大省省会的高铁终于开
2023-11-18 00:56:00
关键一笔落定,北方强省可以“抱团”了
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雏形初现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座省会城市,即将迎来高铁直通的历史性时刻。据山东当地媒体报道,济郑高铁山东段将于今年12月2日开通运营。这也意味着,自2016年10
2023-10-20 16:39:00
济郑高铁频频试车:一个“一”字撬动北方两个大省
...,部分班次运行时间达到了4小时。作为相邻省份的两座省会城市,济南、郑州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许多相似点,在发展高端制造、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较多合作领域。变互联互通为直联直通成为济
2023-09-18 19:18:00
...转自:济南日报济郑高铁推动都市圈更深层次融合发展强省会将进 一步爆发“洪荒 之力”12月5日,铁路12306网站“悄悄”挂出了行经济郑高铁全线的部分车次时刻表。进入“信息查询
2023-12-07 13:53:00
“两个一亿人”叠加下,假期的济郑高铁如何“破题”沿黄文旅
...当地文旅发展。“济郑高铁把聊城带入济南、郑州两个‘省会一小时经济圈’中,鲁西文化可以走出去,并且走得更远。”王晨光说,济郑高铁将让沿黄文旅资源连成一线,形成一条贯穿黄河中下游
2023-12-31 23:19:00
2024黄河流域会展联盟常务理事线上交流会召开
...联盟常务理事线上交流会,郑州市会展业促进中心、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等9家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秘书长单位三门峡市文博城事务中心(三门峡市会展办公室)的领导和负
2024-03-26 11:49:00
古都郑州的崛起
...样天下闻名。但是,西安、南京、杭州、成都都是当地的省会,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却将省会从有着800多年省会历史的开封,迁往了默默无闻的郑州,这是为什么呢?(古都洛阳)一、两座古
2023-08-09 14:1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贵州数字经济如何“先突破” | 访中国航信副总经理李劲松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数字经济是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在贵州,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培育出诸多新业态、新模式
2025-08-08 19:21:00
宏远股份IPO网上路演获关注,特高压与新能源双赛道开启发展新篇
2025年 8月 8日,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远股份,股票代码:920018)网上路演活动圆满落幕,凭借在特高压电磁线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清晰的发展战略
2025-08-08 19:34:00
控制权变更不到两个月 中旗新材拟重新论证一“零进展”募投项目
var elements=hq_str_sz001212.split(",");document.write("股票名字:" + elements[0]+ "")
2025-08-08 19:41:00
8月8日投资避雷针:4连板人气股提示风险 子公司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
导读:财联社8月8日投资避雷针,近日,A股及海外市场潜在风险事件如下。国内经济信息方面包括:1)上期所原油期货夜盘收跌1
2025-08-08 09:15:00
喜报!中建一局开封宋都古城龙亭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获评两项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奖
近日,河南省建筑业协会公布“2025年第一批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评选结果名单,由中建一局承建的开封宋都御街改造提升工程
2025-08-08 13:49:00
首届PropertyGuru亚洲不动产奖“亚洲互联·上海站”成功举办,专家齐聚共探行业前沿
中国上海——2025年7月29日,备受瞩目的PropertyGuru亚洲不动产奖首届“亚洲互联·上海站”活动,在上海陆家嘴地标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盛大举行
2025-08-08 13:49:00
中建七局六公司开展宣传“两热”防疫知识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中建七局六公司海南区域联合金贸街道龙华南社区居委会开展“预防‘两热’齐行动,共筑健康防疫屏障”志愿者活动。活动中
2025-08-08 13:49:00
中信银行长春红旗街支行联合延安社区开展\
为进一步增强老年群体防范养老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袋子”,2025年7月31日,中信银行长春红旗街支行联合延安社区
2025-08-08 12:35:00
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中国人寿财险天津分公司被罚30万 涉事高管最高遭5年禁业
8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督局行政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人寿财产有限股份公司天津市分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责任人谢某被禁止进入保险行业三年,张
2025-08-08 10:17:00
美联储主席人事博弈升温 沃勒据称已成特朗普团队心仪人选
财联社8月8日讯(编辑 赵昊)知情人士透露,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正在成为特朗普顾问团队中接替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热门人选
2025-08-08 06:06:00
AI驱动增长爆发!语言学习App多邻国财报数据亮眼 股价拉涨近30%
财联社8月8日讯(编辑 史正丞)美股知名AI应用牛股、语言学习软件多邻国周四拉涨近30%。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增长,公司发布了强劲的财务预测
2025-08-08 00:53:00
瑞典破产企业“北方伏特”将被收购 欧洲电池独立希望重燃?
财联社8月8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周四宣布,已经与瑞典电池制造商北方伏特(Northvolt)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2025-08-08 04:00:00
消费“主引擎”加速运转丨访贵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彭聪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
2025-08-07 23:34:00
前沿观察|飘红的“贵阳咖啡”如何“长红”
今年,“爽爽贵阳”的旅游旺季,咖啡成为标配。近两年“贵阳咖啡”出圈,成长为贵州文旅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其实还是蛮让人意外
2025-08-07 23:34:00
贵州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零突破”
8月6日,贵州省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水电九局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科技创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2025-08-07 2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