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丁家发
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随手拍”记录生活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但未经允许进行拍摄所引发的事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一项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表示,未经允许被别人“随手拍”会感到不适,52.1%的受访者觉得个人隐私可能因此被泄露。
自媒体时代,“随手拍”越来越普遍了。看到美景、美物,遇到新鲜、稀奇或热闹等事情,不少人都喜欢随手拍下来,并上传发布到各种平台分享。殊不知,“随手拍”很容易导致侵权纠纷,如果不外传仅供自己欣赏,当然没什么事,而不顾他人隐私“随便发”,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曾通报过一起此类侵权案件:两网友拍到一女士在公共场所与公公婆婆发生争吵的视频,上传至网络个人账号,并加上了字幕,点出该女士是哪里人、在哪里吵架,还配上“母老虎”“泼妇”等评价性词语。当事女子看到后非常气愤,将两人告上法庭。法院认为,此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判决两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近万元。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等。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摄像头”,“随手拍”或因为好玩发布至网络空间,或为了博眼球收割流量,故意贬低、丑化他人,或胡乱配上一些不实的字幕及侮辱性言论。一旦突破了法律的底线,被当事人起诉,则必败无疑,将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付出代价。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随手拍”别随便拍,更不能“随便发”。广大网友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发布“随手拍”图片及视频,有必要先自我审查,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打“擦边球”,不要触碰法律底线,才不会引发侵犯个人隐私等侵权纠纷和官司。否则,对他人造成名誉受损、个人隐私泄露等负面影响,发布者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得不偿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