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浑身骨头疼,去看骨科竟是走错了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8 15: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重度骨质疏松,反复发生骨折,骨头疼得彻夜难眠,连身高都变矮了!这些问题发生在一个中年女性身上,是因为她缺钙了吗?真相没这么简单。

今年45岁的张芊(化名)是坐着轮椅出现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诊室里的。长期饱受病痛折磨的张芊,是奔着科主任贺青卿教授来的。

经检查,张芊被诊断患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重度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贺青卿亲自主刀为其做了手术。目前,张芊恢复良好。

黄豆大小的“四兄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旁亢),是让张芊遭罪多年的“沉默杀手”。早在2014年,张芊就接受了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而这,很可能就是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作怪的开始。

再后来,张芊陆续出现了其他问题,诸如全身瘙痒、全身血管钙化、骨头痛……

甲状旁腺是甲状腺旁的小腺体,共有4个,体积一般都不超过1厘米,如黄豆大小。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甲状旁腺素,可以调节人体血钙的水平。甲旁亢从影响血钙开始,可导致骨骼、胃肠及泌尿系统等病变。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起病缓慢,有的因屡发肾结石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而被发现,有的以骨痛为主要表现,有的以血钙过高而呈神经官能症症群起病,也有的没有特别的症状。”张芊的主治医生周鹏介绍,甲旁亢患者可能首诊于消化内科、骨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或者内分泌科等,往往发现真正病因时已是晚期。

“今年2月初,才在老家查出来说是甲状旁腺的事儿。我们跑了几家大医院,都说治不了。”张芊丈夫忍不住掉下眼泪,“让我准备后事,但我不甘心,还想再试试。”

沉疴缠身导致张芊身体条件很差,多脏器功能不全,进行治疗围手术期处理难度高,对医生技术及后期护理要求都很高。而这,也是她之前求医不顺的原因之一。

身高矮了两厘米

“看着她一天一天在受罪,我心里难受!”张芊丈夫回忆,2018年的时候,她骨痛的感觉就挺明显了。

“痛起来根本睡不着觉,只能猛吃止痛药,可后来止痛药也不管用了。”张芊在早期只是感觉得身上有些地方偶尔隐隐作痛,慢慢地演变成时常浑身剧痛,痛得深入骨髓,导致彻夜难眠。

据张芊介绍,到最后她全身的骨头一碰就疼,而且反复发生骨折。无奈之下,她只能坐上了轮椅。“我感觉自己的身高,至少比以前矮了两厘米。”张芊说。

身高变矮、轻微外力引发病理性骨折或出现自发骨折,这些都是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病表现在骨骼上为全身性弥漫性、逐渐加重的骨骼关节疼痛,承重部位骨骼的骨痛较为突出,如下肢、腰椎部位。”周鹏表示,“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骨骼畸形,包括胸廓塌陷、脊柱侧弯、骨盆变形、四肢弯曲等。有的患者活动能力明显降低,甚至活动受限,有的则牙齿松动或脱落,一部分患者还会表现为肌肉疼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

今年春节后,深陷绝望的张芊从一个亲戚的朋友处得知,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贺青卿手术做得好、服务也好。在家人陪同下,张芊连夜从老家赶往济南。

贺青卿接诊后,检查发现张芊甲状旁腺激素数值约为正常人的30倍——其甲旁亢已进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好在贺青卿团队对类似病例有着十分丰富的手术经验,已经完成800余例。但鉴于患者因病理性骨折长期卧床、肌肉萎缩,还存在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问题,术前为其组织了全院多学科会诊。

甲状腺乳腺外科、内分泌科、全科医学科、超声科、检验科、麻醉科、骨病科等科室专家经反复讨论,最终诊断为甲状腺癌合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后,同期实施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

第三大内分泌疾病

经充分术前准备,贺青卿亲自主刀成功精准地完成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术中,张芊出现预料中的血压不稳。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巩晶沉着应对,确保整个麻醉状态平稳。

张芊术后恢复良好,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做完手术,我的腿就不痛了,真的很神奇!”顺利恢复中的张芊面带笑容,“很感谢医生护士们,我现在感觉就像重活了一回。”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系甲状旁腺组织原发病变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包括高钙血症、肾钙重吸收和尿磷排泄增加、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和以皮质骨为主的骨吸收增加。该病是仅次于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第三大内分泌疾病,在临床上极易被忽略或误诊;患者年龄多在20岁至50岁,女性多于男性。

在临床上,甲旁亢有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等不同类型。最常见的原因是甲状旁腺腺瘤造成的原发性甲旁亢,即甲状旁腺上长了个肿瘤,导致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

甲旁亢有症状不典型、难发现、难诊断等特点;患者如不及时就医或者误诊,会导致多系统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贺青卿提醒,如果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等症状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旁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筛查方法。

农村大众报记者 边 良

通讯员 周慧君 李燕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抽丝剥茧,最终发现引起老人精神异常的罪魁祸首竟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的高钙血症。八旬老人精神异常竟与血钙过高有关大约在半年前,张奶奶开始出现淡漠、消沉、不愿与人交流
2023-09-12 20:30:00
双脚麻木周身痛 警惕这个颈部“元凶”
...甲状旁腺明显增大,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考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能性大,慢性肾衰竭加重了这一疾病。”高坤介绍。医生为其开具中药保肾及降钙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毛女士骨
2023-06-28 00:35:00
医学创新丨青大附院微创技术“消融”高钙血症
...状腺右叶下方存在结节,且24小时尿钙水平升高,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高钙血症。超声影像显示正在实施的甲状旁腺热消融手术入院后,腹部超声科主任赵诚对王阿姨
2024-01-18 21:39:00
警惕甲状旁腺病变 女士蹲下站不起来病根竟在脖子里
...,并且甲状旁腺激素比正常临界值上限高出33倍,考虑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随后的影像检查证实了田园的判断,明确为甲状旁腺腺瘤增生。像林女士这种情况,要标本兼治,唯一的方法
2024-06-25 08:50:00
...是骨癌在“作怪”杨正明主任介绍,一般来说,骨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癌,是指原发在骨内或者起源于骨的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常见的如骨肉瘤(多见于生长期
2024-09-07 07:43:00
...没有客观可靠证据来解释运动丧失或疼痛。冻结肩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冻结肩又称特发性冻结肩,通常与原发疾病有关,如糖尿病,且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的初期表现,甲状腺疾病和帕金森
2022-12-19 00:10:00
健康科普进行时|警惕骨肿瘤“悄悄来袭” 多措并举规范治疗方式
...一,骨骼也会出现与肿瘤相关的疾病。骨肿瘤可大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肿瘤即肿瘤发生在骨骼内,而继发性骨肿瘤是指其他器官系统的肿瘤可能转移到骨骼上,我们通常称之为骨转
2024-02-01 11:26:00
原发性闭经还能不能好?这些相关知识,多了解没坏处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女性出现了原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的是女性满18岁或者第二性征发育两年以上仍然没有月经来潮的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原发性闭经的出现原因
2024-01-11 09:17:00
胃病+骨折? 竟是甲状旁腺发出的“求救信号”三类人群要警惕
...示左侧下位甲状旁腺明显增大。最终,王阿姨被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来,王阿姨反复的胃肠道症状和骨折,都是甲旁亢在作怪!异常分泌的甲状旁腺素使钙质从骨骼中流失,导致
2025-04-22 09: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大伯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 反复腰痛和右腿麻痛
刘晓峰副主任中医师首诊后钱大伯眼前一亮:腰腿不疼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年龄跨度大,腰臀腿的麻痛等症状剧烈,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
2025-08-03 10:50:00
中产午餐新宠,三个字
作者:敏敏 加七最近彩椒火了。先是关晓彤晒了妈妈做的“夏日低卡彩椒碗”,以彩椒作为容器,填入鸡胸肉碎、土豆胡萝卜泥等食材
2025-08-03 07:46:00
康复者变助人者,爱心大使在行动
8月2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举行“爱心大使”聘任活动,将30余位康复出院患者聘为该院“爱心大使”,鼓励他们凭亲身治疗经历
2025-08-03 02:57:00
过了50岁全身多处疼痛,专家推荐复方塞隆胶囊调理更对症
“膝盖蹲不下去,肩膀抬不起来,腰一弯就像生锈了一样疼……”过了50岁,很多人都开始被全身多处疼痛困扰。尤其是肩、背、腰
2025-08-02 17:15:00
科技创新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暨\
2025年7月31日,“智护成长·‘童’享未来”叶义言医疗新品发布会暨“乐长计划”首批示范机构项目启动会在长沙举行。活动汇聚儿童健康领域顶尖专家与行业伙伴
2025-08-02 17:16:00
中医教你调白发,六君生发胶囊口碑如何?一文看懂
“年纪轻轻,白发却一根接一根地冒出来,拔不胜拔,染也遮不住。”你是不是也在为早生白发烦恼?你是不是也试过各种洗发水、护发精华
2025-08-02 17:17:00
疼痛反复发作不是老毛病,复方塞隆胶囊教你从源头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腰酸背痛反复发,阴天下雨疼得更厉害,换了床、贴了膏药、吃了止痛药,效果都是一阵子好一阵子坏。身边人说你是“年纪大了
2025-08-02 17:17:00
饭菜一锅出!小熊电器全钢电蒸锅:效率健康美味全都有
周末餐桌上,孩子大快朵颐时满足的笑脸;深夜归家时,厨房里温着的那碗暖心热汤;朋友圈里,引来无数点赞的九宫格家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人心
2025-08-02 19:24:00
从面临截肢到重获新生!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患者
日前,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一名因糖尿病引起下肢动脉闭塞诱发糖尿病足坏疽而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
2025-08-02 14:10:00
政声速递丨健康饮食看过来!植物蛋白肉强势崛起,“德州制造”出口60国市场
大众网记者 田超杰 德州报道
2025-08-02 09:51:00
医患同心共护“肾”命之光,百余名肾友齐聚江苏省人民医院
8月1日下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肾情传递•健康接力”2025年肾友会活动现场
2025-08-02 09:54:00
贫血多年补不好 一查竟是癌症在作祟! 早期胃癌起病隐匿 出现这些症状别大意
“怎么会是胃癌?”40岁的王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困扰自己多年的贫血,背后竟藏着更严重的疾病。前段时间,她因持续乏力
2025-08-02 07:12:00
三伏天总是疲惫 别把苦夏当中暑 饮食清淡化湿气 中医调理有妙招
随着夏季的脚步深入,尤其是三伏天叠加台风的影响,天气变得忽雨忽晴,忽冷忽热。不少人发现自己总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以为是中暑
2025-08-02 07:12:00
脾胃好不好,“看脸”就知道?医生提醒:夏天是养脾胃的好时机,把握这几点很重要
最近,48岁的张女士(化名)总被身体的各种不适困扰:面色长期萎黄,像蒙着一层洗不掉的灰,毫无光泽,还经常食欲不振,腹胀严重
2025-08-02 07:12:00
七旬老人摔了一跤就“散架” 警惕骨质疏松背后的血液病“杀手”
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似乎是“自然衰老”的表现,很少会联想到严重疾病。然而,有些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隐患——多发性骨髓瘤
2025-08-02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