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人为什么热衷于当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17:01:00 来源:戏说三国

要说古代最热衷于当官的国家,可能很少有超过中国的。

本来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是在古人看来,在其它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不算成就。只有当官才算大成就。比如李白,他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不管走到哪儿,别人都会把他当神一样供奉着。但是他却并不高兴,一直认为自己是“蓬蒿人”。只有当了官,才能让自己“仰天大笑”,才能叫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古代人为什么热衷于当官?

(古代官员像)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人,那么热衷于当官呢?

一、成功标准。

我们现在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各行各业都能取得成功。但是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只有当官了,当大官了,才能取得成功。

古代对于成功人士的描述,一般是“拜将封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着个人、祖宗和后代。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是整个家庭的事情,还是整个家族的事情。

而要让个人以及整个家庭和家族都取得成功,只能当官。因为“拜”“封”这些,都是皇帝的行为。只有当了官,皇帝才会对某个人进行“拜”“封”。而“光”“耀”以及“封”“荫”,也都是朝廷的事情,是在“拜”和“封”之下连带进行的。

显然,除了当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古代成功的标准决定的。

古代人为什么热衷于当官?

(古代士人,图取其意)

二、社会地位。

古代的各个门类中,“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士”其实还不是当官,“仕”才是当官。“士”只是读书人。所以才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是,这个“士”与“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士”是“仕”的一个准备。只有读书才能当官。而读书唯一的志向,也就是当官。古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通过读书,可以成为“农学家”“工学家”“商学家”这样的。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直接指向当官的。可见当官有着多么崇高的地位。

古代人为什么热衷于当官?

(网络配图)

三、伦理规定。

古代人热衷于当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古代从伦理上规定了当官的重要性。

古代最重要的伦理是“三纲五常”。在这“三纲”中,特别讲到了国家、家庭和男女之间的关系。国家关系作为第一关系,讲的是“君臣”。而“君臣”其实就是官场。

也就是说,“官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而不是“农场”“工场”或者“商场”。

就算是古代伦理中的第二关系“父为子纲”和第三关系“夫为妻纲”,其实也与当官密切相关。比如我们称古代的官员为“父母官”。就是说,古代的官员,相当于老百姓的父母。由此可见,“当官”的第一伦理,是统摄了家庭的第二伦理的。再比如,古代的妻子,都称呼自己的丈夫为“官人”。我们知道,古代对人的称呼,其实是一种尊称。既然妻子尊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这就说明,第一伦理又统摄了第三伦理“夫为妻纲”。

总之,古代从伦理的各方面,都确保了当官的重要意义。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会从成功标准、社会地位、伦理规定各方面,都在强调当官的重要性呢?

很明显,这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确保统治,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古代统治者是通过官场来确保社会稳定的。中国古代从古至今都是大政府小社会,政府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政府稳定不乱,行政效率高,整个社会也都能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政府是解决社会所有问题的要素。

虽然古代也有“政权不下乡”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县级机构以下是没有政府部门的。但是,管理整个乡下的“士绅阶层”,其实全都是当官的。读书人、退休官员、或者官员的家人等等。由此可见,古代没有一个地方能离开官场,当官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了。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21: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官员退休回故乡:落叶归根与忠孝两全的选择
...一起,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是多少人羡慕的人生。结语古代人背井离乡,只为成就一番事业,我们现在何尝不是呢。外出打工的工人,在外地上班的人,在外求学的学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奔
2023-10-06 22:24:00
古代人有多看重孝道
对于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
2023-05-13 15:45:00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非要回老家,不敢留在京城?关键原因有这几个
...者别的地方生活。京城乃是天子脚下,即便已然致仕,可社会地位还在那儿呢。自己与家人在平日生活里,和往昔的同僚难免经常碰面,这简直是每时每刻都让对头心里不舒坦,如此一来,对头能不
2024-12-07 09:50:00
清朝官员如果不想干了,能不能随便向皇帝提交辞呈
...定,但是对于品级较高的官员,也是不会轻易让他们辞职成功的,即使不断地向皇上提交辞呈,皇帝也要权衡再三才会决定。毕竟一个朝廷重臣在其岗位上工作多年,能力和经验都是十分突出的,若
2024-04-26 20:52:00
学而优则仕,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皆告老还乡?
...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社会等级,那就是仕、农、工、商。排行第一的就是仕,仕指的是就做官,学而优则仕“,所有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作为
2024-10-25 12:14:00
聊聊古代丁忧制度
...亡父的哀思和敬意。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家庭伦理和孝道的重视,也是官员尽孝的重要方式。在古代中国,丁忧制度是一种法定的义务,官员必须遵守。当官员的父母去世时,他们需要立
2024-10-30 20:05:00
古代官员多少岁才能退休
...里,如果要到70才退休,那估计也受不了。更何况是古代?古代人的寿命本身就比较短,能活到70岁的就已经算是极限了,所以大多数的官吏都是为朝廷打工一辈子,直至去世!所以到了明清时
2023-07-29 17:57:00
聊聊唐朝的官场风气
...期,官场不仅是政治权力的竞技场,更是各种社会风尚、伦理道德交织的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的官场风气,是其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2024-10-07 20:45:00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告老还乡,在大城市没有自己房子吗?
...。图2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官场如战场这句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有权力就会有斗争,身在官场,能明哲保身的官员屈指可数吧!就算能避得了一时
2023-07-26 13: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