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任仕佳 王嘉仪 王新月 黄欣然 胡可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于高校劳动教育如何与专业课相互作用的研究仍有待补充。本文主要以Z高校为例,阐述该学校的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研究概况,并总结高校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路径与方法,以丰富此课题的方法论。
引言
随着课业负担加重,一些学生自理能力缺失和劳动意识淡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劳动教育重新回归人们视线。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可延伸理论和实践,激发学生内在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课程教学注入丰富内容,促进专业教学发展,发挥综合效益。然而,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效果评估和路径实现仍是难点。学生希望了解劳动形态发展趋势,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和生活中,但担心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本文以Z高校为例,研究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探讨合理路径和方法,为高校劳动教育建设贡献专业力量,实现学生劳动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协同发展。
一、高校教师对劳动教育及与专业课程关系的看法
一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是以言传身教的授课方式教学生如何劳动,应聚焦于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一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大学时期的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阶段,需要用更高层级的劳动教育去扩展和补充;一部分教师认为,要进行劳动教育,首先要尊重劳动与劳动者,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关于劳动教育和专业课的关系,一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学生只有明确劳动是什么,才能形成有关专业的理念;一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突破过去以专业素养作为评定唯一标准的概念,需要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植入进来;一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理念和专业精神的融合,在劳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在劳动中培育和体现专业精神。
二、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的路径与方法
(一)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通过划分学生小组,组织讨论来提高集体劳动的效果。集体劳动在学校劳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和节奏,还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知识层次和内容。为了确保小组讨论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设计内容,合理划分小组人数,避免人数过少或过多的问题。小组负责人的确立非常重要,需要确立有效领导、协调和开展讨论的负责人。教师需要及时布置讨论问题和讲解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讨论,并注意学生组内反馈,明确分工;其次,在讨论实施中,教师需要适当介入,设置基本原则。各小组讨论的选题一般基于一个大主题或相同的主题。为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可适当设置课前的阅读资料,并控制讨论时间,避免个别学生掌握话语权。在学生遇到瓶颈时,教师需要适当提示,引导讨论方向,避免给出确定单一的答案。教师的合理介入尤为重要,可以在不剥夺学生自主讨论机会的情况下,适当锻炼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科学点评,避免重复观点过多,缺乏深入的讨论,有效开展探索式小组讨论。
综上所述,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提高集体劳动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组讨论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合理划分小组人数、确立小组负责人和讲解讨论主题。在讨论实施中,教师需要适当介入,设置基本原则,引导学生多角度讨论,避免给出确定单一的答案,有效开展探索式小组讨论。
(二)情景模拟法
首先,情景模拟教学需要教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探索理论前沿,抓住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情景进行模拟,避免为了模拟而模拟;其次,调整教学内容改革,突出专业课特点,将教学内容专门化,有所侧重,比如拓展学生以往未接触过的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最后,及时反馈模拟情况,多样方法结合创新,为模拟的完整进行补足和完善,强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性和潜能,以对运用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回顾和掌握。
(三)观点串联法
观点串联法是一种将专业课的知识或理论与劳动教育的某一观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专业教学为主,使学生自然吸收劳动过程的体验和感悟,或将专业精神中体现出来劳动价值认识进行针对性的强化,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价值和专业精神培养的一致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劳动价值精神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将劳动元素和课程深度融合,能串联的知识和观点可以是专业课中关于艺术本质、创作理论等,也可以是涉及劳动主题表达、劳动价值观培育和劳动者形象塑造的作品研读。
其次,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劳动教育方面的内容,以补充劳动教育嵌入专业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内容,时刻抓住劳动的特性,在知识传递中抓住劳动的本质,建立其内在联系。
最后,注重串联方式的灵活性,避免生搬硬套,避免刻意使学生感受劳动,而是通过思想引导的形式使学生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地感知和探索劳动的魅力,使学生在渗透式教育中懂劳动、爱劳动并主动劳动,自然而然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的深度。
课题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劳动教育嵌入专业课程的路径与方法》,课题编号:x20221245303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