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每年农历十一月开始,海南甘蔗进入质量最好、甜度最适合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的制糖旺季。在海口遵谭,土法制糖技艺传承人吴奇珍带领着一众儿女及20多名工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甜蜜绵柔的糖块。
走进糖厂,浓郁的糖香便扑面而来。“现在灶火都不会停,每隔20多分钟就可以出一锅糖。”因常年的熬夜,吴老师傅的视力如今已严重受损,但对每个工种的分工都很明确——小儿子吴崇贵负责对外销售;女儿们轮流分装、包装红糖以及记账;工人们分工负责包括榨汁、过滤、煮熬、起锅等各环节;最后的出糖环节,则由老人亲自把脉。
吴奇珍和儿子吴崇贵在品验刚出炉的糖粉。
67岁的吴奇珍,是土法制糖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30多年来,经营着遵谭镇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糖厂,历经初期的牛拉碾石榨糖,到如今的机械化制糖。“遵谭镇有制糖的传统,我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用牛拉石碾榨甘蔗汁,现在都用机器榨汁制作红糖。”吴奇珍回忆。不过,由于传统制糖产量低、利润薄,糖匠也愈来愈少。如今,遵谭附近唯有吴奇珍的“奇珍制糖”传了下来,薪火未灭。
吴崇贵接过父亲的衣钵,进行土糖熬制。
据记载,早在唐代琼岛己有制糖业,到宋代已初具规模。土法制糖属海口遵谭最为出名,有着超600年的历史。“万铺的糖寮、定安的布”,明清时遵谭已有多家糖寮、油坊,因此也有着“万铺”的美名。无论是盛夏的绿豆红糖水,还是隆冬的红糖糍粑、红糖年糕,早已是一代又一代琼岛人记忆中的“海南味道”。“我们家兄弟姐妹7个,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刚出锅的手工土糖,很甜很香。”吴崇贵说。
土法制糖技艺工序繁多,将当天收割的甘蔗碾压出汁后,需先过滤去除泥土、纤维等杂质。“经六道过滤后,蔗汁就流转到了我们的熬糖室内。8口大锅分别负责开泡、赶水、过滤、摇瓢。”吴奇珍介绍,整个熬糖过程没有量筒量杯,也无需测评仪器,所有技术掌控只在熬糖师傅手口之间。当糖汁熬得粘而不断时,即起锅的最佳时机。此时糖浆的浓度很高,需要连续不断地搅拌,使糖浆内外温度均匀地降下来,刺激结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砂。最后再倒入磨具凝固冷却,甜蜜绵柔的糖块、糖条便可新鲜出炉。
“糖厂开了30多年,也没怎么涨价,就是想让乡亲们都吃到我们的好糖,也想把手艺传给儿子孙子。”吴奇珍坦言。
现如今,在遵循老味道的基础上,吴家儿女们将现代生产技术和土糖古法制作的传统工艺相结合,以时尚的包装和互联网思维,开辟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琼岛土糖这种古老的糖品,正在重焕生机,延续着百年的味蕾传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