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5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其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有毒蛋白质的积累与蛋白质清除机制失效有关,靶向特定蛋白或可缓解病症。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公报说,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高发,其特点为随着脑神经细胞的退化和死亡,人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这一疾病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特征均为大脑中有毒蛋白质的积累。前者与基因突变引起的相关蛋白质积累有关,而在更普遍的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有毒蛋白质积累的触发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大脑中有毒蛋白质的积累是由蛋白质清除机制(又称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失效造成。泛素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小蛋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内绝大部分蛋白质的降解。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人类神经元模型系统,用以观察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他们发现,一种被称为UBB+1的泛素变体会干扰蛋白质清除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Aβ)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出现,而后两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标志。
接下来,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特定的核糖核酸(RNA)分子,这种分子可以抑制UBB+1的表达。研究人员发现,抑制UBB+1表达能阻止上述两种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标志的出现。
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凸显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清除“缺陷”蛋白质、维持细胞健康中的重要性,有助于研发治疗和预防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同时,相关RNA分子或可以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带来启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