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扬州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挖掘长江文化生态资源——江河汇传奇,“好地方”起势再扬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7 07: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江运交汇,一时千载。一代代人吟诵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压全唐”的名篇,也是长江宏阔的名片。“春”之清丽、“花”之盛放、“月”之敞亮、“夜”之开阔,都在“江”的盛大中打开更大格局,也让此情此景发出穿越千年的光芒。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这样评价这座古城。

扬州因长江与运河交汇而繁盛,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城市。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中,“好地方”在“源头”坚守“初心”,以“交汇点”为突破口,于新时代大潮中,描绘长江文化传承发展的崭新图景。

骋怀游目,“黄金十字”开新篇

邗沟入江口、仪征入江口、瓜洲入江口、六圩入江口……6月中旬,记者一行驱车绕行扬州,一个个被文字和石碑清晰标注出来的大运河新老入江口,成为打开脚下这座城市的“密钥”。

南北向的运河和东西向的长江,是中国古代两条运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在“黄金十字”的交汇点,是扬州奔涌向前的“脉动”。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首次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扬州成为重要的经济城市。唐代,漕运的发展让扬州一跃成为全国物资转运中心。明清时期,江海交汇带来的漕运、盐业、物资集散及人员往来,带给扬州又一次繁荣。

厚重的历史,是今日扬州守正创新、赓续发展的底气。尤其是近年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让作为大运河“生长原点”的扬州熠熠发光,2021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即成“网红”。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贺云翱说,扬州是长江和大运河共同孕育诞生的城市,但其核心动力是长江;扬州的数千年发展,离不开长江的支撑和长江文化的发育创造。

叠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扬州有何作为?

“很多人只知道扬州是运河城市,却不知道扬州还是唐宋对外交流的四大名港之一。”当地多位文史专家在受访时提到,扬州境内长江岸线全长86.7公里,今天扬州的发展应更好挖掘长江文化生态资源、彰显江河交汇区位特色,打好“江运互动”牌,凸显两条世界闻名水道交汇地的生态、人文、水利、科技、文化价值。

在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副会长戴启程看来,近来频繁亮相三江营水域的江豚,展现这座“公园”里“最美的微笑”。三江营位于长江、夹江和太平江交汇处,过去船厂、水上饭店、砂石码头等遍布两岸,如今焕然一新成为绿色长廊,人们在此定格江豚捕食、喷水柱等精彩瞬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运河到长江、从公园到湿地,“扬州样本”还在不断更新中:在全国首倡并依托输水廊道规划建设1800平方公里江淮生态大走廊上升为省级战略,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56.9%,江都水利枢纽、京杭大运河三湾整治工程等8个项目纳入省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百项特色示范工程。同时,扬州市积极申报生态岛试验区,高标准编制《扬州市三江营生态岛建设方案》,在长江流域旗舰水生生物保护带和京杭大运河重点物种保护带交汇点,擦亮生态文明新名片。

既是“运河之都”,又是“滨江名城”,“好地方”扬州正在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统筹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四手联弹”奏响江河交汇处的发展好声音。

文化传承,长江小镇写“新传”

古镇古村、遗址遗迹、红色遗产、自然景观……长江扬州段将古与今、水与陆、自然与人文串珠成链,正书写新的传奇。

并不产盐的仪征十二圩,何以成为名噪一时的“江上盐都”?一个不过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又怎么会与许多国际大城市一起,被标注在1924年的世界地图上?走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省级重点项目——“江上盐都”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区,盐运文化展示馆、廉风盐韵展览馆等讲述着昔日荣光和“咸咸”的乡愁。

“同治十二年(1873)至上世纪30年代,两淮盐务总栈迁址十二圩,经过一个甲子的沉淀,形成了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盐运文化。”在仪征文化学者汪向荣看来,这是扬州打开长江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

以盐运重镇十二圩为例,它孕育了清末民初长江流域最大的盐运中心,成就了近现代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移民小镇,也打开了对外开放之门。“当时沿江15万多盐工集聚、400多商家扎堆,2000多条货船停泊分输,让十二圩拥有江北地区最早的私营电厂、电报、电话局、轮船、铁路、保险公司以及大剧院、话剧和民办报纸等。”汪向荣说。

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新擦亮新时代“盐运文化”品牌?“没有烟火气,没有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保护、展示,路走不长。”十二圩历史文化保护、展示项目建设负责人金小平说,他们正致力于系统保护历史街区、活化利用历史资源、数字化呈现历史场景,打造“历史可穿越、街巷可阅读、人物可互动、场景能参与”的多维体验空间。今年是十二圩两淮盐务总栈建栈150周年,他们还将举办全国性的盐文化高峰论坛。

“京口瓜洲一水间”,漫步在修葺一新的瓜洲古渡公园,俯拾即是的诗词将瓜洲厚重的历史娓娓道来。瓜洲文化站站长徐振宇告诉记者,瓜洲“始于晋,盛于唐”,伊娄运河的开挖使瓜洲成为当时大江南北的“咽喉”、漕运盐运的“要冲”。这个地名曾出现在近万首诗词中,鉴真六次东渡五次经过瓜洲。

老瓜洲带着大量历史遗迹一起“沉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给瓜洲人带来新的契机。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工程,让消失的瓜洲‘活’起来,用创新的手法,使其成为人们心中的‘心灵渡口’。”瓜洲镇党委书记冯科说。今年1月,“江河交汇·京口瓜洲古渡文化保护展示提升”被列入江苏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库。时隔4年再度归来的“瓜洲音乐节”,以预售票“秒光”的战绩刷爆“朋友圈”。规划建设大观楼、古镇文化商业街区等,未来还计划在高速道口布局商贸物流园及旅游商品交易集散地……昔日长江边的“流量渡口”,正奋力抓住新机遇。

敢闯善融,拥抱新时代发展大潮

在这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城市,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是刻在扬州人骨子里的使命感。长江水在这里拾阶北上,创造“水往高处流”的奇迹。在江都水利枢纽,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一字排开。讲解员详细讲述江水沿着夹江、芒稻河,通过“引江”而“一路向北”的旅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沿线9个梯级泵站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泵站群,把长江水从源头的0.7米高程一路抬升至40米高程。

“为解决苏北用水问题,上世纪50年代江苏就提出了江水北调工程。200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此基础上开工建设,扩大规模,向北延伸。”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周灿华介绍,江苏水利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用数十年时间建成现在逆流调水的体系。

“劈山开路”的长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也交汇出南北兼修、“敢闯善融”的文化性格,在“好地方”掀起一层层“创新波浪”。

新地标“扬帆起航”。从杂乱不堪的城中村到扬州三湾生态公园,这一“蝶变”故事由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淋漓尽致地讲述着。雕版印刷、富春茶点、古琴、弹词……非遗资源丰富的扬州,也通过打造仁丰里历史街区、线上线下联动举办早茶文化节、推出瘦西湖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等新载体,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融文化与旅游为一体,让境内的3个世界级非遗项目、2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1个省级非遗项目走进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国之重器”成为热门研学打卡地,包括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在内,每年10万人走进江都水利枢纽。

新产业蓄势待发。站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风口”,沿江仪征成为创新热土。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扬州)数据中心以及中星北斗卫星遥感产业园等一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大数据项目相继落户,预计到“十四五”末,仪征大数据及关联产业产值将超200亿元。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举行“数创邗江”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合作共建“邗江区文化产业成果转化中心”和“邗江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智库”,以“资源+资产+资本”“创业+创服+创投”为核心,进行成果转化和价值再造。今年3月《关于进一步推动扬州港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印发,“扬货扬出”加快布局助力扬州港向海图强。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扬州正以敬畏之心、珍爱之情、扎实之举,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走在前列。

专家点评 >>>

凸现江运交汇的运口文化特色

黄杰(长江文化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主任、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

长江与大运河在江苏交汇,“江运交汇”这一地理特征在全国长江沿线具有唯一性,扬州作为长江和大运河真正意义上的交点城市之一,历史上又是漕运和盐运的枢纽,长江文化与运河文化在此高度叠加,人文资源异常丰富,运口文化特色明显。长江扬州段四大运口,既有瓜洲的古渡文化、诗词文化,仪征十二圩的盐都文化,也有以三江营为代表的长江红色文化,还有以施桥船闸为代表的长江航运文化。扬州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彰显这一鲜明特色,同时要体现长江经济带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以“京口瓜洲一水间千年古渡文化”和“江上盐都十二圩盐运文化”两大重点项目为主要抓手,确立“保护优先、兼顾古今、彰显特色、数实结合、江运互动”的原则,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运交汇文化展示的样板。

高水平建设“京口瓜洲一水间千年古渡文化项目”,要做好扬州与镇江协同推进的文章,推动共建、共享、共赢,要把该项目作为跨江融合、推进宁镇扬一体化进程、以文化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重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沿江居民各方面作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记者 陈洁 周晶 周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连续三届大赛助力数字赋能“这是扬州举办的第三届数据开发应用创新大赛。”江苏大数据联盟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潘金贵认为,连续三届大赛,可以看出扬州市委、市政府
2023-09-15 13:21:00
和谐共生|长江运河交汇处,地球“最美岸线”这样炼成
...长江之水不仅造福两岸,也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润泽四方。扬州地处江河交汇之所,每年有数十亿立方米长江水从江都水利枢纽奔流向北,润苏北、济齐鲁,送至千里之外的华北地区。 “扬州是个
2024-04-21 12:33:00
...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扬帆借势起,好景入眼来。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南京立足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深入谋划、统筹推
2024-04-14 07:37:00
中国物流人云集扬州 聚焦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扬州5月12日电 (记者 崔佳明)12日,中国物流人及业界专家学者云集扬州,共同推动扬州市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流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
2024-05-12 20:19:00
...量今年将冲击45万标准箱目标—— 南京最“年轻”港口“扬帆起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肖凡 通讯员吴晓倩6月8日8时许,在浦口七坝港区南京港江北集装箱码头,一艘艘货轮停在
2025-06-09 07:55:00
万古江河,塑造江苏几多“水地名”
...家港市、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市浦口区、泰州市高港区和扬州市江都区等;而从连云港的赣榆到南通的启东,江苏拥有954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沿海一系列地名也与大海有关,如东海县、滨海县、
2024-03-22 05:06:00
聊聊两宋两淮地区的防御策略
...为军、和州、真州、通州等,运河防线的楚州、高邮军、扬州等。这些重点军事城镇依托城池防御体系,增加并开发城门、护墙、城楼、壕沟等多种防御建筑工程,结合两淮特有的水系优势,最大化
2024-06-09 16:07:00
...城外运河边码头,船已泊在岸边等候,上船行。途中顺风扬帆,闲坐舱中回忆两日来的扬州之游,思绪万千,遂伏案展开稿纸,不久诗稿已成:扬州江淮锁钥一城遮,盐铁东南控引赊。夹道但传隋帝
2024-05-16 01:09:00
长河自奔流  风好正扬帆(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
...人民日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长河自奔流 风好正扬帆(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本报记者 何 聪 姚雪青《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7 版)图①:在大运河
2024-06-29 06: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