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训武
1月21日,赫山区岳家桥镇鸾凤山村村民蔡立新前往长沙市岳麓区某居民小区,把客户订购的大米送上门。这些大米均由蔡立新种植、加工,然后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
蔡立新种了近40年的田,他熟悉田里的工夫,舍得下力气,浑身是劲。用他的话说:“作田这个事,越作就越有味。”目前,他流转了耕地300多亩。
鸾凤山村属丘陵地区,田土高低不平,因缺水,种水稻有点困难,田里的产量一直不高,严重缺水时,还有失收。当地村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之前还有严重的抛荒现象。蔡立新看到抛荒地,便主动上农户的门联系流转,于是蔡立秋流转的田土,越来越多。
种好地,雨水如何收集?水库的水怎样引到田里?蔡立新想了不少办法。还有,那些小丘块,如何拼成大田?蔡立新早在十多年前,就将自己每年赚的钱,几乎全部投进去,逐年改造,尽力而为。或许这应该算是赫山区最早的“小田拼大田”。仅此一项,蔡立新保守估计,近10年时间,他至少投入了百万元以上。一位熟悉他的文人感叹:“这是一位可敬的农民兄弟!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满腔热情地改造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如今,蔡立新种田不只凭一身蛮力气,他搞的农业“转型升级”了。蔡立新在地势高处种油菜,低处冷浸田种水稻,套养小龙虾、泥鳅、鳝鱼,还有生态水鱼、稻花鱼等。
他的女儿住长沙,女儿有知识,告诉他玩抖音、建微信群。将他的稻、油、生态水产种养殖过程,制作成短视频,让受众看到油菜、水稻从移栽、培管、开花、结籽、收割到加工全过程。别人的菜籽油卖十元一斤,而蔡立新的菜籽油最低卖十二元一斤,城里人抢着订购。至于稻米,也是蔡立新自收自加工,简单的包装,标明产地、留有电话。米好不贵,便走进了城市的餐桌。每年几百吨大米,卖得飞俏。
还有他套养在水田的鱼类,几百亩的面积,任由其上蹿下跳,东躲西藏,但就是逃不出蔡立新的掌控。春夏季的泥鳅、鳝鱼、小龙虾,夏秋季的稻花鱼、蛙类、水鸭,冬季的乌龟王八。蔡立新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进账。这就是蔡立新作为一位农民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抓产量,更注重品质,所以其每亩增收,便不是一般农户的一点点,亩均纯收入近2000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赫山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随之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蔡立新有些迫不及待。他说,田好种了,他将更省心、省力、省钱。种田,当然更有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