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8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滥觞与觉醒——乾隆初期曾在徽州府任过六年知府的何达善,对徽商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情况非常了解。

他曾拿徽州与其他地方相比较,写道:“新安山水清淑,士民多慕义强仁,素封之家尤好行其德,凡修举废坠,如桥梁、道路、学舍、公廨诸项,动糜金钱数万,有任无让。以予所观各省郡州邑,即不乏富室,未有若此之争先为善者,然未亲与从事,犹以为已然可信者,或不过千百一二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风气呢?”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他认为:风俗人心之美恶,各有所聚,往往有地相比而不相似者。风气所钟,先民流风遗俗所传,由来非一日也。这种“先民流风遗俗”,恐怕主要是指朱熹思想的陶冶,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灌输与影响,这是徽州迥异于其他地方的特色之处。那么,徽商对公共事务的勇于担当说明了什么?这充分表明了徽商“士”意识的觉醒。自从先秦确立了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以来,“士”一直居于四民之首,是人们崇敬的对象。士是社会的精英,以修身、齐家为最低目标,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从而形成了重气节,轻名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准则。“贾而好儒”的徽商何尝不是如此。在一向重教的徽州,徽人从小就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从商后很多人都是书不离手,“昼则与市人昂毕货殖,夜则焚膏繙书弗倦”。

而且这些徽商所至各地,都乐与士大夫交,在他们的骨子里,“士”的基因已种下,“士”的意识也在不断萌芽觉醒。更何况徽商当中本来有不少人就是以读书入仕为目标,他们寒窗苦读多少年,不少人已成为生员,还想中举人、登进士,所以饱读经书,有的更是满腹经纶,只不过因每届科举录取人数太少,屡踬场屋,无奈投笔从商的,这些人说他们是“士”一点也不为过的。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徽商对自己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初徽人汪仕兴,初业儒,继而弃儒就商,有人就嘲笑他:“汪氏儒族也,而子商焉,是舍本而趋末矣。”他反驳道:是岂知道哉?吾闻膠鬲举于鱼盐,是商而士者也。陶朱弃相而致累万金,是仕而商者也。苟道存焉,曾何儒商之别哉?夫衣缝掖而冠章甫,儒之饰也,由义路而居仁宅,儒之真也。是故有拘儒焉,有通儒焉,君子之于道也,无人而不自得焉耳。曾何儒商之别哉?“

胶鬲是商周之际人,本是鱼盐商人,后被周朝委为重臣。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他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竟然功成身退,隐居江湖,弃官经商,并取得极大成功。汪仕兴以此两人为例说明是儒是商,不在于你从事什么职业,而在于你的行为。

“衣缝掖而冠章甫”,只是儒的外表,“由义路而居仁宅”,才是儒的本质。所以他认为,有“拘儒”和“通儒”之别。“拘儒”就是不知变通之儒,“通儒”就是“由义路而居仁宅”,即是说,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坚持仁义就是儒。可以说,这是徽商对“士”的全新认识。而这种认识在徽商中很有代表性。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明后期的歙县商人吴光裕(字肖甫),年轻时从父立庵公经商,“立庵公善权万货重轻,故市多倍得。肖甫间划一筹,巧出若翁上。父喜曰:‘人胜我,果然。’”肖甫就说过这样的话,徽商的这些话无不充满了自信。虽然自己从事商的职业,但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士。

正因为徽商有这样的认识,他们才按“士”的标准去行事。重气节,轻名利,重品行、讲操守,修身齐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很多徽商就是这样干的。他们对地方公共事务倾注了那么大的热情,正是“士”意识觉醒的标志。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徽商是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实践,那么士呢,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徽商的呢?明代徽商程君,年轻时就在吴地经商,“吴之士大夫皆喜与之游”,人称“白庵”。著名学者归有光在给他写的寿序中就说:程氏由洛水而徙……并以诗书为业,君岂非所谓士而商者欤。然君为人恂恂,慕义无穷,所至乐与士大夫交,岂非所谓商而士者欤。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显然归有光这位著名的“士”认为程白庵“为人恂恂,慕义无穷”,就是“商而士”,既是商,也是士。明中叶歙县人黄长寿,“少业儒,以独子当户,父老去之贾,以儒术饰贾事,远近慕悦,不数年资大起。”但他能积能散,见义勇为,“凡阨于饥者、寒者、疾者、殁者、贫未婚者、孤未字者,率倚办翁,翁辄酬之如其愿乃止。”

“嘉靖庚寅,秦地旱蝗,边陲饥馑,流离载道,翁旅寓榆林,输栗五百石助赈。”朝廷赐其爵位四品,并授绥德卫指挥佥事。而他却说:“缘阿堵而我爵,非初心也。”婉言谢绝。士人道中谨就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士的标准,他在给黄长寿写的传中就明确说他:虽游于贾人乎,实贾服而儒行。

清代黟县商人程桂锜

既经商又习武,并且中了武举人。咸丰年间,“粤贼之乱,君勼众保乡里,张文毅公奇之,欲授以官,不受。”平生特别喜爱读书,而且“好拯危济急,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他的所言所行,被学者俞樾就所赞扬,也认为他就是士。业虽在商,其行则士。积德于躬,称善乡里。

清代中期,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明清时期的士人对有的徽商的评价,甚至认为他们即使置于士中也是难得的。如清代歙县商人方祈宣,继承先辈之业,贾于楚中,“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虽然积累不少资本,但他处己俭朴,“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尤其对地方公共事务积极热情,乾隆十六年地方大灾,饥民待哺,方祈宣“于乡里倡为赈恤,“居家性既纯孝,又笃于友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徽州分局(营销部)王莹漫步屯溪街头,从徽骆驼雕像到徽商名人展牌,总能看到徽商的印记。提到徽商,不少人会想起徽州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有关情景。作为中
2024-08-26 09:12:00
...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许多徽商从此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芜湖素有“徽商门户”之称,徽商是芜湖这座城市的特殊记忆。发掘、传承、弘扬芜湖徽商廉洁理念,用优秀传
2025-04-02 15:36:00
晋商、徽商、潮商:中国三大商帮的兴衰与影响
...的时期。因此,形成了很多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晋商、徽商、潮商。晋商提起晋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家大院》和乔致庸。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
2023-11-08 15:35:00
赣商活跃了五百余年,为何清末时期衰落了?
...是艰难。为了了解江西商人的这种盛衰过程,有必要了解徽商。徽商的优势可大致整理如下:①在传统中国的商业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缘和血缘关系,徽商以这种地缘和血缘为背景,发挥了强大的
2023-07-12 11:04:00
为什么晋商拜关公,而徽商拜朱子?看看吧
...的答案。但如果将视线投入到中国辽阔的历史中,晋商和徽商肯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这两地的商人同是经商求财,所拜的财神却不是一位。晋商拜关公,徽商拜朱熹。虽然心中的财神不是一
2023-09-14 14:50:00
徽商为何能在明清时期拓展壮大
徽商是与潮商、晋商并驾齐驱的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它崛起并兴盛于明清时期,与源远流长,背景雄厚的潮商与晋商不同,徽商突然性的发展壮大一直是中国商业经济史上最为人困惑也最使人亢奋的商业
2024-06-05 21:15:00
“路由器”发出新祝福 徽商故里端出“徽州年”
在蛇年春节来临之际。1月25日,“中华老字号”徽商故里合肥云城里店开业,拉开合肥、芜湖繁昌和淮南3店连开的序幕。在开业现场,围绕“非遗贺新春,就在徽州过大年”主题,徽商故里举办《
2025-01-26 18:04:00
四百里山路“腌”成的臭鳜鱼,背后是徽商的百年沉浮
...名天下的徽州“臭鳜鱼”,而这道美味的产生,背后却是徽商的百年浮沉。“臭鳜鱼”的出现,纯属意外如果从“臭鳜鱼”这道菜的渊源为看,它的产生和许多美食一样,属于“意外事件”。在清朝
2024-04-29 15:34:00
“甄远道”沈保平打卡徽商故里:品徽菜、忆徽州
...嬛传》甄远道的扮演者沈保平在滁州拍戏期间,专程前往徽商故里滁州店参观交流。沈保平老师一行沉浸式打卡徽商故里,更对传统徽菜的匠心呈现给予高度评价,直言“仿若又来到了徽州”。在滁
2025-04-24 12: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