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选择袖手旁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2 22: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代女帝的权力征途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比起政治与权力,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更让女性感兴趣。然而,这一点在女皇帝武则天身上却不成立。

这个出身富裕庶人之家的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因为美色和才华被选入皇室,但她最感兴趣的东西却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为了让自己拥有执掌天下的大权,年少的武则天费尽心机,也付出了多年的青春。在唐玄宗时期,年仅14岁的武则天偶然在唐玄宗李世民面前露出了女性罕有的杀伐果断的一面。

相传,当时的李世民有一匹性子刚烈难驯的爱马“狮子骢”,正在为如何驯服这匹马而发愁时,当时还只是一名“才人”的武则天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要用铁鞭、铁锤和匕首,马不听话就抽,抽了还不听话就用铁锤锤它,要是铁锤都驯服不了它,那就用匕首杀了它!”

此言一出,惊得满朝文武瞠目结舌,谁也想不到一个14岁的少女竟然如此冷酷无情。面对人们的质疑,武则天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如果一匹马不能让人骑乘,就算是名马也没有用处,不如杀了它!”

当时的李世民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对武则天却有了防备,他觉得武则天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在她的眼中所有人都只不过是她的工具罢了。不久后,他就找借口把武则天贬斥到感业寺出家,让她远离皇室。

不过,文武双全的李世民,却有一个温柔怯懦的太子李治。李治的性格和李世民截然相反,他没有继承父亲的英明与果断,而是文弱优柔,不太像一国之君。

也许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也许武则天对权力的渴望,也许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李治与武则天热烈相恋。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选择袖手旁观

爱情让一贯刚硬的武则天也温柔下来,并为爱人写下了一首缠绵悱恻的情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同时,经过武则天和李治双方的努力,当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成为唐高宗时,武则天已经顺利离开感业寺,并很快被册封为皇后。此时,武则天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后,但她已经可以与丈夫共享权力了。

而当武则天66岁高龄时,她终于取而代之,登基称帝,一代女皇横空出世!此时的她已然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实现了毕生的理想。

争权夺利付出的代价

不过,政治斗争是无情的,攫取权力的征途上少不了血色,武则天也一样。与先帝李世民不同的是,武则天付出的代价似乎尤其惨重,成为她权力征途上垫脚石的,竟然是她的亲生孩子!

在武则天漫长的斗争岁月里,她一共牺牲了4个李氏王朝的年轻人:李忠、李弘、李贤、李显。其中,除李忠是李治和一名叫做刘氏的宫女所生的庶子以外,其他三个孩子都是武则天亲生的。

这4个孩子,除了李显是被自己的妻女毒杀以外,其余孩子都是被武则天或直接或间接地害死的,且他们都是李治的孩子。

李忠被武则天夺走了原本的太子之位,贬为梁王,后又被武则天暗中指使心腹大臣诬告谋反,干净利落地斩草除根。

李弘生前聪明伶俐,正直善良,深受父亲唐高宗宠爱,结果暴死于洛阳的合璧宫,死因不明,世人盛传乃武则天秘密毒杀。

李贤身为李治的第6个孩子,在哥哥李弘猝死后顺位继承为皇太子,瞬间引起了武则天的妒忌,又以“谋反”的借口将其流放,“顺理成章”地被“酷吏”逼迫自尽。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选择袖手旁观

为了权力,不惜杀害亲生骨肉,可以想见武则天的权力欲望有多强,心性有多冷酷,政治斗争又有多么凶险。

然而,唐高宗李治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孩子接二连三地被武则天害死,作为皇帝他始终无动于衷,选择袖手旁观。甚至,他与武则天的感情也并未因此受到影响。难道李治被武则天下蛊了吗?

一代帝王的爱莫能助

其实,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更何况接二连三地死去的还是自己的孩子,李治虽然性格软弱,但并不代表他不聪明,孩子们死去的蹊跷想必他也很清楚了。

相信在许多个夜晚,面对着看似柔弱但实际上无比狠戾的枕边人,他也想过无数次为了死去的孩子报仇。然而,作为帝王,他终究没有对武则天下手,也有自己的诸多不得已。

首先,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伤害武则天,并且在朝政上独当一面。李治从小体弱多病,还患有严重的“头风病”,发作时常头晕目眩、头痛欲裂、意识不清,不能处理朝政。

这对应于现代医学,可能是类似于偏头痛、神经衰弱一类的病症,很是干扰人的正常生活。武则天当年正是瞅准这个机会,用“代替李治在他生病的时候处理政事”的理由,获得了执掌朝政的资格。

李治自己都是个病秧子,调养身心还来不及,怎么有精力去对付武则天呢?

其次,李治的性格过于优柔寡断。俗话说“慈不掌兵”,意思就是过于仁慈和软弱的人不适合执掌军队,这还只是掌控军队就需要一个人适当“冷酷无情”,更何况成为一国之君,岂不是必须变成心狠手辣的“政治动物”?

而李治很显然不是这样的人,身心的限制让他养成了软弱依赖的个性,而武则天杀伐果断的性格恰好与他互补,自身的能力又特别强。在李治把权力移交给她之后,她能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选择袖手旁观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李治就算再怎么反感武则天,都不太可能将她拉下台。何况,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就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武则天在执掌大权时可没少扶植党羽。

等到李治回过味儿来,想伤害武则天,一看朝中全都是武则天的人,也就无可奈何。更何况,武则天的掌权和杀死太子们,这一系列过程几乎都遵循了大唐的“程序正义”。

当初也征求了他的意见,他自己也不希望有人来威胁到自己的皇权,那就更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对于李治和武则天这一对“政治动物”来说,成为帝王、拥有权力,是可以让他们忘记自己作为人类和父母的天然身份的,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权力,骨肉相残也见惯不怪了。

最后一个隐秘的原因,就是李治对武则天还怀有热烈真挚的爱情。李治和武则天这一对,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少见的“帝王伉俪”,彼此之间感情深厚。

他们的情谊,不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混杂了事业伙伴的友情、互为知己的伴侣之情,甚至是老来互相扶持的亲情。李治和武则天相伴数十载,李治几乎从未宠幸过其他妃嫔,武则天也还保持着对丈夫的忠诚。

武则天害死李治3个儿子,为何李治选择袖手旁观

这在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帝王们之间,可谓是罕见的专一与深情了。也许在李治心里,尽管孩子们很可爱,他们的死亡也让他悲痛欲绝,可这些都比不过武则天的长久陪伴和有力辅佐。

亲密关系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世界上既有“余杨恋”那样短暂而脆弱的露水情缘,也有李治与武则天那样坚韧而长久的爱情故事。

不过这些都仅仅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的猜测,真实的原因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贞观遗风:唐高宗李治的历史功绩
...治,给人的感觉就是软弱无能,能力不强,最后还得依靠武则天帮助他治理朝政,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去世后,他的大唐江山还让自己的女人武则天给夺去了,可以说李治绝对是古代最憋屈的帝王,因
2024-05-06 19:55:00
武则天还俗入宫,与唐高宗真心相爱,李治内心爱江山还是爱美人?
...?恐怕不同的人选择也不一样,比如唐朝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李治爱武则天到底爱多深?李治会为武则天放弃江山吗?李治内心真实的想法恐怕李治本人也说不清楚,但从李治的行为
2024-02-27 21:38:00
李世民那么多儿子,为何李治能登上皇位?因为这些优势
...也让长孙无忌觉得这个外甥更好把控。睿智的君王抛开纳武则天为妃不谈,李治算是唐朝历史中十分睿智的一位君主。二十一岁登基的李治,共在位三十四年。继承李世民基业的李治,将大唐的经济
2022-12-23 19:40:00
李治临死前为何没有杀武则天
...史套路,却在唐朝时期碰到了一个特例,这就是李治不杀武则天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李治为何不杀武则天,应属于“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套路。但问题是,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理由是“子幼母
2023-05-31 14:11:00
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为何要临朝称制
...(684年)九月六日,高宗李治的葬礼刚刚结束不久,太后武则天就从洛阳宫内发出一道诏书,其内容让满朝大臣瞠目结舌:一,改元大赦:改年号为“光宅”,大赦天下;二,改服饰:旗帜从红
2024-04-26 22:35:00
李显为何坚持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
李显同意武则天归陵,与自己的父亲李显合葬,看似是一个儿子单纯的孝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说起李显和武则天母子之间的这点破事,恐怕就得从李显出生时
2023-09-21 19:40:00
王皇后最后会被李治废掉,到底是哪些原因
...但是做法就很荒唐了。她采用的办法是,极力促成李治把武则天从寺庙里召回来。说这个做法很荒唐,就在于就算李治喜欢武则天而远离萧淑妃,王皇后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啊。王皇后的目的是让
2023-06-27 20:32:00
...制度,一切以节俭为主,军国大事不能决策的,请天后(武则天)裁决。李治去世6年后,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定都神都,武周正式取代李唐,李治九泉之下会不会想到这个结局?《旧唐书列传
2024-07-16 16:59:00
武则天杀死儿孙让武氏继位,为何最终又传位于李显
武则天一生都在追逐权力,为了得到最高权力,不惜杀害女儿,陷害儿子。武则天扶植武家势力,让武家人掌管朝中大权。武则天拼搏半生,大力打压李家人得来的天下,最终,为何又还给了李家?而不
2024-06-15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