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邢医一附院(市一院)肿瘤内科
成功为4岁患儿完成PICC置管术
近日,邢医一附院(市一院)肿瘤内科为一位4岁的横纹肌肉瘤患儿成功实施了PICC置管术。
PICC是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技术,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末端放置于上腔静脉可长期留置的一种导管,使用这种导管可以免除多次扎针的疼痛,以及药物外渗易引起静脉炎、皮肤溃烂等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上腔静脉处,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PICC置管术一直以来是儿科护理领域的一项大挑战,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整个操作过程可能面临穿刺失败、送管困难、导管异位等重重阻碍。4岁的小明,前不久被诊断出横纹肌肉瘤,在河北省第二医院手术后,准备进行化疗。由于化疗需要做PICC置管术,小明年龄小,做PICC置管术非常困难,邢台市多家医院拒绝为小明治疗。小明的家长心理几乎崩溃,几番周折,向邢医一附院(市一院)肿瘤内科求助。这给护士出了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因为患儿外周血管从皮肤表面根本无法观察到,即使隐约有一两条血管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反复多次的穿刺会给患儿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并且由于孩子小,哭闹不止,不配合,穿刺难度极大。面对这一难题,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反复研究,经过积极与家属沟通,最终决定由经验丰富的甄亚星老师为小明进行PICC置管术。
12月23日下午,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血管评估,甄老师对目标血管精确定位,在精细操作和不断安抚下,一针见血,一送到位,整个穿刺过程顺利,成功为患儿置入PICC导管,现输液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你们的技术真好,以后可以不用再扎针啦!谢谢市一医院!谢谢医生护士!”术后,患儿家属高兴地说。
这是肿瘤科完成的首例儿童置管术,本次PICC技术的成功实施,一举攻克难关,减轻了患儿因反复扎针、血管阻塞带来的痛苦,有效保证了患儿接下来顺利接受治疗,也为广大需要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的肿瘤患儿带来了福音。
2005年肿瘤内科成立以来,在该院党委、各部门及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医护人员担当尽责,精益求精,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为患者创造一流的就诊环境,提供一流的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医疗服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成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