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从“盖房子”到“画图纸”,服务乡村教育不停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0 09:42: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

从“盖房子”到“画图纸”,服务乡村教育不停步

从“盖房子”到“画图纸”,服务乡村教育不停步

图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

今年7月,由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领衔完成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其在着力解决乡村学校生存问题、乡村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问题等方面积累的丰厚经验,较好回答了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规律问题。

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浦口区行知小学,感受这所学校42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漫漫“行知”路上,杨瑞清带领老师们不懈求索的画卷徐徐展开……

克服重重困难,办一所叫“行知小学”的学校

1978年,杨瑞清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中师生,进入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学习。那时,考上师范是无数农家子弟跳出“农门”、获得“铁饭碗”的首要选择。在晓庄师范3年的学习过程中,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感召,杨瑞清把“回到乡村办一所行知小学”作为自己的愿望。

1981年临近毕业,杨瑞清与同学李亮一起手写了《关于试办“行知实验小学”的志愿书》,中师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了偏僻落后的原江浦县五里小学任教,开启了自己的“行知路”。

“当时学校只有两排平房,办学中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就是穷,穷到天天要为课桌凳配不齐操心,穷到月月要为交一次十多块钱的电费发愁。”回想起办学初期的那段岁月,杨瑞清有些心酸,“这些对我们来说还不是最难的,挑战最大的,差不多要压垮我们的,就是乡村学校留不住骨干教师。”

作为乡村小学的校长,杨瑞清深知乡村学校要想发展好,师资队伍是关键,所以学校在培养教师方面下足了功夫。可是优秀教师一旦有机会,就会选择调到城里学校,或者转到条件更好的岗位去。“我们开过很多次欢送会,每一次心情都很矛盾,一边是祝福,一边是不舍。”杨瑞清说,这也让他清醒认识到,乡村教师只有加快成长,让教师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乡村学校才能有一支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他指导教师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生命学习,后来又实施“良师成长计划”,鼓励人人做良师。他把“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这句话摆在学校的显眼位置,时刻提醒老师们加快成长。

1985年,五里小学正式更名为行知小学,这是江苏省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从五里小学到行知小学,名称的改变,学校走行知路的办学方向也更加明确。

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创造条件让他们开阔视野

在行知小学的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学校文化标识“陶花”,这是由毕业于行知小学的校友朱仁洲设计的。据其回忆,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时,是杨瑞清老师的鼓励让他明确了人生方向,“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可以往美术方向发展。”这名一度被视为“差生”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如今已经成为大学副教授。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杨瑞清说:“决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

学校教师葛德霞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教师培训记忆犹新,“当时,杨校长带着我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到艺莲苑赏荷。杨校长把他对教育的理解形象地用荷花来比喻。他说,‘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迟。我们从来没见过哪个人对着含苞待放的花苞,骂它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开,也没有见过哪个人因为嫌花开得慢,动手干掰开花苞的蠢事。可是,为什么我们对待学生就不能心平气和呢?教育,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段话让我第一次了解什么是‘花苞心态’。也在多年工作中时时提醒我,注重赏识每一个孩子,静待花开。”

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杨瑞清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开阔眼界。毕业多年的校友胡守川仍然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航模表演,操场刚铺完黄土,高高低低的,并不具备航模起降条件。但杨瑞清有的是办法,他带领师生手拉着手,组成几排人墙,用跺脚的方式把黄土踩平、踩实。“现在看来是挺憨,挺不可思议的,但这招管用。成年以后,我常把这件小事视为学校带领我们开拓视野、塑造品格的一个缩影。”胡守川说。

劳动教育是一块基石,办起全省第一家研学实践基地

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触动,杨瑞清不仅注重课堂的教学改革,还把教室延伸到了室外。

他认为,自然的、农村生活里的东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此,在前期探索基础上,1994年,行知小学盖起了180平方米的食堂和两间浴室,创办了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行知基地。

在行知基地里,可以看到绿油油的红薯秧铺满田地,远处则是一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主任刘明祥介绍,学生们来到这里可以体验各种农业劳动,既可以翻地施肥,也可以采茶摘果,真正感受劳动价值,体验乡村生活。

为了整合更多资源,行知基地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已构筑起以行知基地为大本营,半径2公里的核心资源区、半径5公里的拓展资源区、半径30公里的联络资源区,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基地已经开发形成了六大领域24个模块的100多项特色化精品化综合化课程体系,每年服务全市4万名中小学生。”刘明祥说。

截至目前,累计有107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多名师生来校开展文化交流学习活动。

探索集团化办学,未来还能更精彩

2015年,已在行知小学校长岗位上奋斗整整30年的杨瑞清,主动申请卸下了小学校长的担子,开始了一项全新的探索——集团化办学。他成了浦口区第一个教育集团——行知教育集团的总校长。

集团的成员单位,除了行知小学,还有行知幼儿园、行知基地、行知中学,还特别纳入了距离学校4公里之外的高旺小学以及后来的25公里外的石桥小学。两所学校都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继续探索农村学校怎么办、农村孩子怎么教,是杨瑞清的初心和愿望,此时已化为他的责任和担当。集团的成立,有效分享了行知小学30多年办学经验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两所学校走上了行知路。

在行知小学校园里,可以醒目地看到向守志老将军给学校的题字“还能更精彩”。

杨瑞清也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他说:“我今年已经60岁,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到今年就结束了,接下来我要把自己42年办乡村教育的实践经验好好总结梳理,写成一本书,分享给大家。60岁前,我在这里盖房子,盖了很多房子,60岁以后盖不动了,但是我可以画图纸,图纸如果画得好,可以让更多人盖出好房子。”

浦口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吴峰说,杨瑞清42年的行知教育实验做出了一个标本性的示范,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未来浦口区将以行知教育实验成果推广为契机,构建“大情怀育人”体系,遴选一批实验学校,在学陶师陶、校园文化、内涵发展上做示范,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以此形成体制完善、特色鲜明、优质均衡、充满活力的浦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更好地服务乡村教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育的“真心良师”。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等申报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让陶行知教育思想
2023-08-14 04:35:00
把根基深深扎进泥土里
...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在给学生们上课。季春鹏 摄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在学校种植园劳动。学校供图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学生围着教师学做掐丝珐
2023-09-21 09:14:00
...多年扎根乡村、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的充分肯定。他,就是杨瑞清。在第39个教师节前,记者走进行知小学,聆听“花开的声音”。创办行知小学提倡乡村教师学习“三本书”“1978年,作为恢
2023-09-10 08:30:00
...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到现场参加活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扎根乡村教育40余载的杨瑞清,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榜样,潜心开展行
2024-09-10 16:00:00
共走行知路 争做“大先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与青年教师亲切交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三代教育人合影留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三代教育人参观师德教育馆,感悟陶行知
2023-09-11 07:43:00
...改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与知名校友杨瑞清校长一起进行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党员教师参与指导“顶岗实习·置换
2023-03-15 06:06:00
...“承包”了这些园子。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介绍,当初为了破解学校资源不足难题,学校融入乡村,陆续建成了生活体验区、室内体验区、户外种植区等,还开辟了校外半径5公
2024-04-24 05:38:00
庆祝第40个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举行杨瑞清等作主题交流发言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10日下午,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优秀教师座谈会。会上,全国教书育人
2024-09-11 06:34:00
...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扎根乡村40多年,行知路上不言“退休”;“中国好人”孙宁生支教云贵山区十余载,照亮山区孩子求学路……一大批优秀教师以扎
2023-09-10 14: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举行青年创客齐聚,让南京故事回响世界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以大报恩塔风铃为线索
2025-08-15 07:43:00
生死博弈 逆转危局:烟台山医疗集团高新区医院ICU成功救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胶东在线8月13日讯(通讯员 郭健)近日,烟台山医疗集团高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成功将一名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2025-08-15 06:38:00
东南网福清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小琴)近日,福清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通知,对福清文光学校、福清文光小学、福清京师学校
2025-08-14 17: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令茹 通讯员 夏天 周芳宇“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在外地生孩子的话怎么报销。我是咱济南的女职工,已经怀孕38周了
2025-08-14 17:01:00
聚焦长春农博会| 逛展会,怎么购票最方便?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将于8月15日至24日在长春农博园火热启幕。每年的“农博时间”都是一个超级火热的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逛展者不约而同的相聚长春农博园
2025-08-14 17:08:00
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担忧“乳房不保”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团队“精准出击” 实现健康与美丽兼得
鲁网8月14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一想到切掉乳腺后,一侧乳房就没了,我心里实在接受不了!多亏遇到这么专业的医护团队
2025-08-14 17:09:00
济南福彩助力青年就业 让公益与梦想“双向奔赴”
又是一年毕业季,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00万人,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济南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一群年轻人却以独特的方式破局——他们脱下学士服
2025-08-14 17:09:00
美国“大而美”法案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且听英国气候专家一一道来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公正转型金融实验室主任尼克·罗宾斯、政策与传播主任鲍勃·沃德8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
2025-08-14 17:11:00
涉案7500万元 彩票店做起“神秘生意”
鲁网8月14日讯一家看似正常的彩票店,实际上是帮助他人利用信用卡进行非法套现的“据点”……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经过缜密侦查
2025-08-14 17:12:00
“法式”生活丨偷装监控“考核”新来的保姆?小心违法!
大河网讯近日,重庆一近千万粉丝网红自曝,家中监控拍到育儿嫂对婴儿动作粗鲁。据当事人描述,这段监控拍摄于凌晨2点左右。画面中
2025-08-14 17:26:00
中信银行威海文登支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通过银警联动、源头防控,成功堵截一起针对聋哑客户的电信诈骗,以实际行动筑牢反诈防线
2025-08-14 17:27:00
覆盖所有大班 莱西市学前教育免保教费细则公布
大众网记者 韩笑 青岛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
2025-08-14 17:29:00
温馨巴士夏日暖心故事征集:用您镜头里的公交温度定格感动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当车轮碾过岛城晨昏的斑驳光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人间最鲜活的温情剧场
2025-08-14 17:31:00
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快速响应+贴心护送 公交服务获乘客点赞
大众网记者 孙瀚 通讯员 马成杰 青岛报道8月10日14时30分,青岛城运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公交运营二分公司调度室电话急促响起
2025-08-14 17:31:00
沪指涨破3700点!
8月14日早盘,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报3690.88点
2025-08-14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