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立德树人|致敬“大先生”,中华传统师道的新时代传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0 16:00:00 来源:杭州网

《礼记·曲礼》中有一句话描述“先生”:“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在教师这个行业,能够被称为“先生”,是极高的赞誉。在“先生”前面加一个“大”字,则更胜一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走进校园交流、致信问候等方式表达对教师队伍的关心关怀以及殷切期望。

“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举行,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到表彰。

师者为师亦为范

传承师道,与古为新。在民族危亡之际,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徐特立等著名教育家以赤诚报国之心,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大家编小书”,尽心竭力,只为中小学通用教材“无篇不精”;著名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科技自强,以身许国;传承中华文化、沟通中西交流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致力于把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

回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那些享有崇高声望的教育家无一不胸怀祖国、心系人民,都将自己的教育志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并对其内涵作出深刻阐释。“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40年来,一位位“大先生”成为后来者学习的榜样。今年95岁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躬耕基础教育70多年,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成为许多教师职业成长中的关键人物。

70多年间,于漪开设了近2000节公开课、培养了三代数十位特级教师、“带教”全国各地100多名青年教师、写下6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从培育学生到培养老师,从改变课堂教学到凝练教育理论,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师者为师亦为范”的境界。

谈起教育,于漪说:“我虽已是鲐背之年的老教师,但一想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意义非凡,就像在岗位上奋斗的千千万万老师们一样,仍然是志存高远、壮怀激烈!”

撑起大山教育的脊梁

践行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努力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底色、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使命,努力用教育家精神之光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就是这样一束希望之光。

今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张桂梅又是一大早提前来到教学楼,拿着“小喇叭”一遍一遍叮嘱考生带好考试用品,并组织低年级学生为同学们加油鼓劲。从2011年至今,张桂梅始终坚持带队送考,14年来从不缺席。

张桂梅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站在这个讲台上,守护着学生们。”建校至今,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已有2000多名毕业生考入大学,不少人已经大学毕业,成为教师、医生、军人、警察……“祖国哪里需要,孩子们就到哪里去。不管在哪条战线上,她们都能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激励广大教师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

在河南省镇平县黑虎庙村,群山环绕着一所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黑虎庙小学。200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

老校长的一番话、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让走出大山的张玉滚决定留下来。那时村里还没有公路,张玉滚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书本教材、蔬菜大米,还把自己练就成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教师。

23年里,张玉滚资助了300多名学生,既重言教,更重身教,把对教育和家乡的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作为乡村教师,我想为家乡尽一份爱心,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用教育家精神照亮成长路

今年9月的一个下午,朱征走进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一的课堂,为学生们上化学课。朱征是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也是中华中学校长,已经从教24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著名教育家斯霞最小的孙辈,从斯霞老师算起,家中三代人出了11位教师。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迎来第一个教师节,共和国的教师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节日。那时朱征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外婆是老师,他是学生。经常有学生到家里来看望斯霞,这让朱征从小就体会到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所以我也特别能理解,为什么她一直说她为一辈子做小学老师而感到自豪!”走出大学校门,他也选择了当老师。

在朱征的教育人生中,有一段特殊的经历。2012年,朱征被任命为南京市盲人学校党总支书记,同时兼任化学老师。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又作为副主编参加了全国盲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上、下册)的编写。

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新学期,朱征与新教师们分享了感悟,那就是“师德为先”。在朱征心中,传承斯霞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就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一代代教育家成为榜样,用教育家精神照亮后来人的成长路。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今年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举行。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到现场参加活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扎根乡村教育40余载的杨瑞清,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榜样,潜心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精心构建大情怀育人体系。

昔日落后的村办小学,已发展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集团。行知小学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8岁到60岁,在42年的教育生涯中,教育家精神照亮了行知路,让我一路勇敢前行。未来,我将在行知路上再出发!”杨瑞清说,“陶行知先生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在我心目中,生活和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在杨瑞清看来,42年他扎根一所学校,就像一直在“盖房子”,走过了“扎根”“突围”“超越”“共享”四个阶段。60岁开始,杨瑞清将在行知路上再出发。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如今,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已实现历史性跨越。188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躬耕于近52万所各级各类学校,传道授业、甘当人梯、默默奉献,有力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充分展现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一批批优秀教师正在成为教育的中坚,一大批新时代的“大先生”正在不断涌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0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
2025-04-25 12:50:00
砥砺奋进九十载 弦歌不辍育英才
...策略等享誉省内外。学校因改革而兴、因时代而强。进入新时代,学校植根“树人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坚持优质特色发展,聚焦内涵品质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常武教育的
2023-12-28 08:40:00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全环境立德树人
...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用青春的肩膀与热血,扛起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医药技术系学生吴湘向学院捐赠1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护理系学生吴晓宁将8000元国家奖学金全部捐
2023-10-13 11:24:00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打牢坚实基础。日前,崂山区育才学校发起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活动。五(3)中队步祎康围绕“发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022-12-29 01:33:00
2025淄博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举行
...颁发仪式。桓台县“思政大先生”张莹以《从抗战精神到新时代青年使命》为题,为学子们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她以钱学森、黄大年等榜样为例,号召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让兴趣热爱
2025-08-16 17:14:00
...佳声本报通讯员 王黎明 张猛 唐英颉上线齐文化“对话”新时代文明实践“晏子说”齐思政系列课程,组织“明德齐语”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开展巡讲,举办丰富多彩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
2024-01-23 10:22:00
...义学院副教授赵峰,分别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新时代的筑梦人》《孔子在齐闻韶——中华传统文化之礼乐教化》《深刻领会“两个结合”深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题,为大家带
2024-05-17 07:30:00
礼赞新时代!芝罘区举办首届全环境立德树人美育成果展演活动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展示出新时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气与进取精神。“青少年通过表演懂得了如何感受美、欣赏美、去探索发现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对青少年的成长教
2023-08-29 22:19:00
...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展现新时代家庭文明风采,近日,枣庄市暨峄城区全环境立德树人“齐鲁好家风”宣讲在峨山镇举行,全体机关女同志60余人参加活动。社区宣
2023-03-08 06: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昨日上午,鼓浪屿街道精心打造的“岛来讲”宣讲品牌揭牌仪式在菽庄花园举行
2025-11-05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通讯员 张丽艳)尽管在各自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职务,但是这次踏上鹭岛,他们却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生”
2025-11-05 08:22:00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市执法局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经营 烟火气升腾 多元共治 文明风拂面市执法局《坚持规范引领 强化共管共治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市民在官任社区“适当跨店经营”黄线区域内享受下午茶时间
2025-11-05 08:22:00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各高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1-05 08:31:00
11月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针对偏远村落农机进出不便、外出办理业务影响农业生产、农机投保难等给机主办理牌照带来的实际困难
2025-11-05 08:31:00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法护市砺精兵——菏泽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鲁网11月4日讯11月4日,由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在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圆满落下帷幕
2025-11-05 08:43:00
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昨日
2025-11-05 08:53:00
燃气知识走进山西400余所中小学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 通讯员孙莉 )“同学们发现了吗?厨房灶台那抹蓝色火焰,竟藏着亿万年前深埋地下的古生物生命密码
2025-11-05 09:01:00
事关供暖!石家庄、保定……河北5地最新消息→
事关今冬供暖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雄安新区等地有新消息↓↓↓石家庄据鹿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今冬供暖季临近,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热管理部门及各供热企业正加快推进供热系统三级管网的注水试压
2025-11-05 09:38:00
鲁网11月4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兖州支行走进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暖心服务
2025-11-05 09:52:00
鲁网11月4日讯临沭县店头镇纪委紧盯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拓宽问题反馈渠道
2025-11-05 09:56:00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李智)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
2025-11-05 10:14:00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开展“红色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文涛)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让科普知识走进生活、惠及群众,近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秦皇岛市科协
2025-11-05 10:21:00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第五届商科文化节 “政企校”协同培育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际商学院商科文化节合影。李卓珩 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文)10月23日至25日,燕京理工学院以“旗帜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
2025-11-05 10:27:00
三河:多元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儿女不在身边,做一顿饭吃两顿,热剩菜都嫌麻烦。现在食堂开到了家门口,抬腿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2025-11-0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