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年来APP自动续费因“进坑”容易“出坑”难,频频遭到消费者投诉。报道提及,一名消费者下载了一款APP后选择了7天免费试用,此后对试用效果并不满意,于是决定不再使用,并卸载了这款软件。但试用期结束后仍被强制扣费,她尝试沟通却发现难以联系到有效的客服渠道。
APP自动续费套路,已不是个例。此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自动续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揭露了多个APP自动续费乱象。自动续费人群覆盖率高达94%,86.53%的受访者在订阅时遇到过页面默认勾选自动续费,超60%受访者未收到短信、站内信和微信内推送等自动续费提醒。一些APP为了收费可谓 “绞尽脑汁”,消费者往往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套路中,毫无察觉地被续费,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APP自动续费乱象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商业伦理的缺失,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商家在推广自动续费服务时,往往以低价、免费试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但对于自动续费的具体条款、扣费方式及取消途径等关键信息却缺乏明确告知。这种隐瞒行为直接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对商业诚信的背离。
一些商家在自动续费条款中使用模糊、晦涩的语言,或者将重要信息以小字、不显眼的方式呈现,使得消费者在阅读时难以察觉。这种故意模糊表述的行为,同样也是不诚信的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或产品时,应享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上述行为已严重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7月1日正式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备受诟病的自动续费问题做出了明确规范,要求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强化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有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行业内部应加强自律管理,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商家应自觉遵守商业伦理和法律法规,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同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维权。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公平、透明的互联网消费环境。
上游新闻 张莹
编辑:龙春晖责编:李洋,郎清湘 审核:陈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