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30年,徐庶郁郁而终,他有想法、有追求、有私心,却缺乏战略眼光,是个悲剧人物。离开刘备的那一刻,宣告徐庶仕途生涯的“终结”。
徐庶,河南颍川人,寒门出身,对功名的追求非常强烈。汉末魏晋时期,门阀垄断仕途,寒门发展机会很少,寻找合适的“主公”,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189年,徐庶为人复仇,被官府追捕,幸好朋友救了他一命。从此,徐庶决定“弃武从文”,不再舞枪弄棒,而是专注于求学,但学业并不精。
191年,董卓作乱中原,徐庶南下躲避,与诸葛亮、石韬、孟建关系很好,被称为“诸葛四友”。其中,诸葛亮眼光最强,成就最大,只有他看到刘备潜质,其他三人都投奔曹操。
刘备也是一代枭雄,却苦于没有得力谋士协助,颠沛流离大半生,连一块落地之处都没有。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驻扎在新野,抵御曹军。
徐庶参加刘备集团,时间是201年,也就是刘备驻扎新野的时候,他为刘备效力6年,却没看到有什么成绩。正史中的徐庶,与《三国演义》中不同,他没有卓越的才华。
《三国演义》中,徐庶堪称“神人”,碾压曹操的“五大谋士”。徐庶不但协助刘备夺取樊城,两次击败曹仁,还算准了曹仁夜晚劫营,令人惊叹不已。
208年,曹操率兵攻打东吴,号称20万大军,庞统以“连环计”献给周瑜,而曹操阵营中无人识破。徐庶发誓不为“曹贼”献计,他知道“连环计”,却看破不说破,导致曹操兵败赤壁,天下从此三分。
《三国演义》神话了徐庶,他也就中等之才而已。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徐庶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一类的官职。事实证明,诸葛亮没说错,徐庶到曹营之后确实混得很差,也就三品官员,御史中丞而已。
《三国志》以及《魏略》没有单独为徐庶列传,他的许多事迹都杂在诸葛亮的传记里面,足以说明其能力一般。如果徐庶真的很厉害,曹操又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岂能不重用他呢?
其实,徐庶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也是有私心的人,但战略眼光不行。徐庶跟着刘备6年,几乎没见什么“智谋”。鲁肃见孙权,有榻上对;刘备拜访诸葛亮,有隆中对,徐庶是什么都没有。
刘备集团将来的发展如何,徐庶并没一个明确的规划。207年,徐庶准备离开刘备时,才给刘备推荐好友诸葛亮,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希望能亲自拜访他。
这就有意思了,6年时间里,为何徐庶不向刘备提起诸葛亮,而是非要等到准备离开的时候呢?合理的解释是,徐庶有私心,他想成就一番事业,奈何水平有限。
徐庶离开刘备,也是为个人前途着想,“母亲在曹营”只是其一而已,也许他早就想投奔曹操而去。207年,曹操搞定了乌桓,基本统一北方,是当时最大的潜力股,值得去投靠。
208年,曹操夺取荆州,刘备在当阳战败,许多人都被曹操俘虏,其中就包括徐庶的母亲。如此,徐庶便以“保护母亲”安全为由,打着“孝子”旗帜,离开了刘备,前往曹操军营。
那么,徐庶投奔曹操,真的是为了母亲的安全吗?只是其一而已,但并不是根本原因。按照《三国演义》所说,徐庶担心曹操对母亲不利,故而只能含泪辞别刘备,却发誓“不为曹操献上一计”。
纵观徐庶在刘备军营6年,除了推荐诸葛亮在正史中有记录,也没见其他突出的贡献。换句话说,徐庶能力一般,对曹操的伤害不大,曹操不必杀了他母亲,以此要挟徐庶,这不符合常理。
诸葛亮三兄弟,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诞,分别在“三国”效力。诸葛亮给曹魏的伤害最大,但诸葛诞一家在曹魏过得非常好,若不是后来反对司马家族,也不至于倒大霉。曹魏能容忍诸葛亮,难道容不下徐庶吗?
身在刘备集团6年,徐庶准备离开时才推荐诸葛亮,只能说是早有打算了。徐庶看来,刘备颠沛流离,发展前途不好,还不如投奔曹操有用。司马徽跟诸葛亮很好,也建议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却让自己的侄子司马懿投奔曹魏,道理是一样。
“良禽择木而栖”,徐庶投奔曹操并不奇怪,这也是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他岂能错过呢?徐庶到曹营之后,真的“不献计”吗?正史没记录,就跟他在刘备集团一样,“简历”中空白的地方太多。
220年,曹丕取代东汉,徐庶的名单在“劝进表”中,证明他是有追求的人,只是没得重用而已。徐庶在曹魏,最高官职是御史中丞,三品而已,跟诸葛亮没法比。
228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得知徐庶才是御史中丞,三品官员,不由感叹:“难道是魏国人才太多吗?为何徐庶混得这么差,为何不重用他。”
魏晋是门阀时代,寒门出头很难,邓艾也是靠司马懿赏识,凭借战功发家,徐庶却没这么本事。徐庶的悲剧,就是他缺乏战略眼光,离开了刘备,看不到这是潜力股,而诸葛亮看到了。
如果徐庶坚持追随刘备,凭借他推荐诸葛亮这份功劳,以及老资格,也能在蜀汉王朝担任尚书一类的高级官员,甚至封侯,名垂青史,并单独列传。当然,罗贯中还是很赏识他,经过《三国演义》加工,徐庶成为孝子典范,传于后世,成为美谈。
参考书目:《三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