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09:2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年代之一,连年征战、人口锐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严重阻碍了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也许,在那样一个乱世,人们已经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了。

然而,乱世出英雄,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发生大动荡的时候,也是英雄们脱颖而出之时,尤其是三国时期,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的演变过程中,涌现出无数让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也正因如此,三国在吸引了无数人向往的同时,也成为后人热议的焦点

记载三国史料的书籍很多,像陈寿的《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但人们对于三国的了解,更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尤其将《三国演义》搬上荧幕之后,很多人甚至都开始把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视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误导,毕竟,小说和正史之间还有着不小的差异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带有明显的褒刘抑曹色彩,他将蜀汉、刘备、诸葛亮作为侧重点进行编撰,对蜀国文臣武将的塑造也显然比其他两国的更细致、更形象,这可能源于罗贯中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推崇,正所谓“爱屋及乌”,这才有了蜀国的大放异彩

由于《三国演义》过于经典,因此,作者刻意杜撰出来的一些典故也成为了流行,比如温酒斩华雄、比如草船借箭,当然,还有那句极其贬低蜀国后主刘禅的“扶不起的阿斗”。个人对其他典故并无反对,但唯独后面这句“扶不起的阿斗”让人始终耿耿于怀,因为个人认为真正“付不起的人”应该是刘备才对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先看后主刘禅吧。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被塑造成一幅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昏庸形象,而历史上的刘禅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别的不说,单是“自知之明”这一点,他就比刘备做得好

刘禅继位后由诸葛亮主政,他个人对此并无任何异议,从来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北伐之时只留下杨仪、蒋琬等人辅佐刘禅就完全足够,这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上;诸葛亮去世后之后,刘禅依然遵从诸葛亮的安排,十分信任蒋琬、姜维等人,他大胆放权、贤臣人尽其才,这才使蜀国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又存活了30余年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有人说,不就30年吗?咱们用一组数据说明这在当时有多么不易:

魏国在当时有13个州,91个郡;

东吴也有5个州,45个郡;

而蜀国呢?2个州和22个郡;

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上,魏国几乎占了65%,东吴占了25%左右,而蜀国只有10%。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自保都已经十分困难了,更何况还维持了那么多年?有人说那是姜维的能力,确实,姜维功不可没。可是如果没有刘禅的支持,姜维能大展拳脚吗?刘禅可能会忌惮诸葛亮,但他绝对不会怕姜维,这说明刘禅还是能够分清贤臣与小人的,他并没有因为姜维的权力而坐卧不安,这也证明刘禅心胸坦荡

咱们说的“扶”,指的是诸葛亮的辅佐,诸葛亮辅佐刘禅期间出说明问题了吗?刘禅心生怨言了吗?即便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是很好地执行了诸葛亮的部署,君臣同心,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也说明刘禅并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扶”。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再来看看刘禅的父亲刘皇叔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连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被曹操打的东躲西藏,用”犹如丧家之犬“来形容当时的刘备也不算过分。他甚至还说出“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将往投之”的话。苍梧在哪?那可是在广西,由此可见当时刘备的落魄和无奈。所幸他后来不拘小节、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畅谈天下局势。诸葛亮祭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以此来试探刘备的大志和决心,在得到刘备的肯定回答之后,这才同意出山辅佐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隆中对》的核心内容是立足荆、益二州,待“天下有变”时,再寻机向外扩张。其实,《隆中对》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联手东吴”,建立蜀汉政权。

起初,刘备是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走的,联合东吴、火烧赤壁、占据荆州、图谋再起,刘备后来一度还占领了益州和汉中,走得顺风顺水。如果能继续下去,蜀国也许是另外一番光景,可这时却出现了三国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关羽失荆州。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荆州在当时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位置十分显要,魏蜀吴三国都想据为己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特别强调了荆州的重要性,并让刘备派一上将军前往驻守。可惜,刘备派的不是别人,而是关羽。

不管现在对关羽的描述如何,但关羽确实是个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之人。听说黄忠和自己都封为上将军了,就说“不耻于老叟为伍”;当听说马超武艺超群,又几次三番要找马超比试;就连诸葛亮刚跟随刘备之时也多次遭遇关羽的白眼,还好后来诸葛亮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才让关羽无话可说。

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心中不安,再考虑到当时关羽与东吴的摩擦已经开始扩大,因此,他多次写信给关羽,好言相劝,并一再强调荆州的重要性。可关羽根本听不进去。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就去劝刘备将关羽换下,可刘备也没有听取。后来关羽擅自发动襄樊之战,东吴却趁机夺取了荆州,并造成了关羽的死,给了刘备当头一棒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关羽死后,刘备旋即就要集结重兵向东吴寻仇,在众人的苦苦哀求下才暂时压制。可是他称帝之后一意孤行,再次打出“为弟报仇”的旗帜,这次,没人能劝得住他。没成想,在夷陵遭遇了运筹帷幄的陆逊,结果,被火烧连营700里,差点全军覆没。刘备大败而归,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了三峡之外的所有荆州地界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虽然诸葛亮嘴上安抚刘备,但想必他的心里是十分痛苦的,因为荆州的丢失对蜀国而言非同小可,那不是一片土地那么简单,而是意图天下的计划遭到终结,诸葛亮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断送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刘皇叔!

三国时期,谁才是真正“扶不起的人”?

辅佐刘婵时,诸葛亮鞠躬尽瘁,可他在辅佐刘备时也依然是尽心尽力,刘备的置若罔闻和刘禅的言听计从形成强烈对比。调换关羽,刘备不准;阻止伐吴,刘备无视!刘备在头脑起热时忘记了“公”和“私”的分别,他将国家命运抛于私怨之后,这样的刘备,诸葛亮扶得起吗?

“扶”的立足点没有变,始终是诸葛亮,可刘禅和刘备究竟谁更让诸葛亮失望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人物绰号之蜀汉篇
...不起的阿斗,形容庸碌无用之人。卧龙、伏龙、智绝——诸葛亮卧龙:三国演义中善于观人识人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举荐刘备的时候有名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三国志·卷三十五
2023-05-06 14:14:00
三国时期,关羽、魏延和黄忠之间的关系
...!关羽第一次听到黄忠的名字,就表现得非常高傲!当时诸葛亮让关羽出兵进攻长沙城,为了防止关羽太过高傲,没办法完成任务,诸葛亮特意提醒关羽,要小心黄忠!关羽一听黄忠是个年近六旬的
2023-04-16 19:02:00
三国时期的英勇蜀将:从傅肜到关羽的传奇故事
...敌人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Top5诸葛瞻诸葛瞻,贤相诸葛亮之子,蜀国后期重臣。与父亲诸葛亮相比,诸葛瞻才能难免要逊色很多。公元263年,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从绵竹攻入,诸
2023-10-23 22:32:00
三国隐藏最深的卧底,连诸葛亮都被他骗了
...的卧底,当时的主公都是求贤若渴,人才流动量很大,像诸葛亮的家族就有三名家族主要成员分别在魏蜀吴效力(诸葛诞在魏国、诸葛亮在蜀国、诸葛瑾在吴国)。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自然会有很多
2023-06-25 09:34:00
三国时期的“隆中对”策略
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给刘备做了一个未来的战略规划,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不过,今天当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隆中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蜀汉政权成也“隆中对”,
2023-08-19 06:43:00
他是三国最有本事的人之一 ,但是却关羽瞧不起他
要问三国中谁最有本事,有人说是诸葛亮,毕竟诸葛丞相一生鞠躬尽瘁,从隆中对到六出祁山,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也有人会说是司马懿,毕竟三国纷争多年最后天下归晋,但事实上三国时期最有本事
2022-12-13 13:44:00
刘备诸葛亮骗他,关羽看不起他,其他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略家
...》的错误信息将他塑造成了有点窝囊的形象,不仅被刘备诸葛亮欺负,还被关羽看不起,这个人是呢?真实历史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三国演义》中“智商不够”的老好人 “刘备借荆州—
2022-12-18 20:59:00
从三国看人生:谦逊、正直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的两位重要将领,他们勇猛善战,忠诚于刘备。而徐庶和诸葛亮则是刘备身边的两位谋士,他们以智慧和策略著称。然而,在历史上,关羽和张飞对徐庶礼敬有加,却不怎么服气诸葛亮。这究竟是为
2023-11-01 07:51:00
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为何诸葛亮如此安排,不这么做,刘备死定了
...世人皆知关羽重义气,难割旧恩,但鲜有人知,这其实是诸葛亮精心安排的一步妙棋。诸葛亮为何要让关羽守华容道?为何要冒险让曹操逃脱?难道不怕曹操卷土重来,再度威胁刘备集团吗?更令人
2024-08-29 1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