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11: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第1个封建王朝秦朝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的诸侯国之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统一天下最后的国家,在这个问题面前,中国的历史学家给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答案。像很多人就认为秦国的变法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秦国根本的变化,最终成为了统一天下战争的胜利者。

对于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在中国历史学界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对于考古文物的发现能够以当时的社会情况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远远比我们今天在书本之中了解到的知识更为可靠,更加有信服力。而今天我要所说的就是秦朝的胜利,其实跟他国家层次内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关系。

水利工程在秦朝文献之中的出现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是现代汉语词汇之中的一个经典说法,但是水利这两个词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之中。

在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之中,就写到了能够从土地之中发掘钱财,必须要利用土地与水的变化情况,而且当时的秦国已经将土地分为了干燥土地与湿润土地。

从这里面可以看见秦国老百姓对于土地情况的正是并且将成熟的经验总结在朝廷的文书之中,就连官方的史书《吕氏春秋》之中也记载了。

从《吕氏春秋》之中的文字写到关中地区的老百姓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不仅仅是靠天吃饭,他们通常会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增加土地的湿润程度,用人力改变天地之间的自然结构,从而达到同业丰收的目的。

秦国的山川祭祀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信仰普遍比较简单,基本上以原始社会的对于大自然崇拜为主,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特点,并将其纳入到中国古代神明祭祀系统之中,今天的文史学家曾经指出,在周朝时期的农业民族,他们所居住的关中渭北平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春天干旱,秋天洪涝的农业现象。

对于这个现象的发现足以见证当时的百姓对于天气有多么的重视,而且对于这种现象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可靠的解决方法,其中比较可靠的就是通过将河水纳入到祭祀系统之中,从而带动整个民间百姓与官府朝廷的重视。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我们都知道关中渭北地区主要河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渭水,泾水,洛水这三条主要河道,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上面来看,能够被纳入到主要的祭祀河流之中,是因为他们的广大与磅礴让中国人震撼。

可是到西周末年的时候,一些小河流,他们既不是名山大川又没有神奇的现象出现却依旧被纳入到了秦国官方的山川祭祀系统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秦国百姓和官府对于水利的一个重视。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西周末年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一些极少部分地方掌握了铁器的冶炼技术,这种铁器出现之后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百姓能够在珍贵的工程之中使用这种器物来开凿水利工程,而秦国关中地区的农耕生产水平就是靠着周朝遗民和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结合共同创造而来,这种时间一直延续到数百年之后的商鞅变法,秦国的都城从雍城迁到咸阳,就标志着全国的文化中心已经从农耕地区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转移到了农耕的中心。

这种转移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之中,靠近秦国都城襄阳的那些河流虽然都不是很大,但他却被纳入到了百姓的祭祀系统之中,凡是有河流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庙宇,这个因素是因为位于咸阳地区的水资源对于老百姓的耕种与农作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老百姓有用的东西,老百姓通常会放在心中牵挂。

巴蜀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在《战国策》秦策之中,说到苏秦曾经作为一名说客游说秦惠文王的时候说,大王您的国家土地肥美,老百姓富有面积广大,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府之国。而关中地区天府之国,这个地理位置的形成并不是与秦人的运气有关,而是与当地的水利建设有关。

关中地区老百姓将关中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经验,在后来的巴蜀与汉中地区推广,我们都知道秦国制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大,在秦惠文王时期就派司马错平定了巴蜀,并将其纳为己有。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秦国人经营巴蜀地区不仅积累了原来的经济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有着很大的创新,在巴蜀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水利建设工程,就是都江堰。都江堰在巴蜀地区的修建,使得巴蜀三郡稻田遍布。巴蜀地区的土地方圆千里之内肥沃无比,号称陆地上面的海洋,而且承包都江堰修建之后,这里的天气和气候不再是上天做主,而是跟着水利建设工程的控制程度有关,住在这里的人不会挨饿,但也没有富可敌国的富豪,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府之国。

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四川地区还流传着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期的古老传说,传说之中的李冰曾经用石头打造了5头犀牛来镇压河神,又从山野之中铸造三个石人,放在江水中央与江中河神约定河水枯竭的时候不能低过脚踝,河水涨大的时候不能超过肩膀。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很多老一辈四川人心中的故事曾经记述,李冰在山崖之中开走道路的时候,引得河神生气,李斌亲自拿着刀剑进入水中与河神搏斗,巴蜀地区的老百姓崇拜李斌,从李冰死后四川人把巴蜀地区的强壮男子都叫做冰儿,如今的四川方言系统之中能够经常听到这个称呼,李冰因为在水利事业上的成功,被四川人纳入到神话传说之中,就足以见证百姓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

我们会发现全国秦国国家领土有两块非常重要的地区,一个是关中地区,另一个是巴蜀地区,这两块土地都被称为天府之国。而秦文化的发源地,关中和巴蜀地区互为犄角,为秦文化的东出与秦军统一天下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和物质基础,所以与其说秦国统一天下是靠政治社会制度基层的改革不如说是全国水利工程为天下第一而造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前往秦国说服当时的秦国相邦吕不韦,兴修一条工程浩大水利工程,来疲惫秦国的国力,韩惠王此时已是病急乱投医,听到谋士的计策后觉得可行,便派遣了当时一位有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
2023-05-31 18:16:00
韩桓惠王的水利策略,修剪郑国渠背后的真实意图
...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很多人恐怕不了解这项水利工程,诚然,他的名气确实不如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更为人所知。那么,问题来了,这座战国时代修建而成的水利工程,是哪个国
2023-12-14 16:09:00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和发展经济,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好隋炀帝留下的残局。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对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一项措施,很快被提上了日程。为了缓和经济紧张的问题,唐朝大力支持水利工程
2024-05-23 11:02:00
聊聊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建造
...世人誉为千古留名的世界级遗产。一、郑国渠:开创我国水利之先河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开阔,却长期受水源匮乏困扰。渭水仅仅灌溉了南部区域,北部广大的良田无水可用,一片荒芜。这
2024-01-14 21:20:00
...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经过多年科学反复论证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箭在弦上。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
2023-02-12 12:39:00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比斯瓦斯说,事实证明,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明显提速,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
2023-09-20 11:33:00
秦始皇的伟大工程:千年不倒的长城、秦直道与灵渠
...为后世朝廷修建官道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模型。三、灵渠。水利工程一直是各个国家的一个竞争因素。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之最,灵渠一直享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圣誉。它的修建促进了古代
2024-02-04 18:52:00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本报讯 近日,明光市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启动仪式暨培训会举行,标志着“云上档案库”建设正式实施。为满足水利工程发展以及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明光市水利工程建设服
2023-10-09 00:14:00
...动,这次去川西北特地来到都江堰,看看这处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弟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世界上至今为止,年代
2023-02-08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