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11: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第1个封建王朝秦朝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的诸侯国之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统一天下最后的国家,在这个问题面前,中国的历史学家给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答案。像很多人就认为秦国的变法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秦国根本的变化,最终成为了统一天下战争的胜利者。

对于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在中国历史学界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很多人认为对于考古文物的发现能够以当时的社会情况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远远比我们今天在书本之中了解到的知识更为可靠,更加有信服力。而今天我要所说的就是秦朝的胜利,其实跟他国家层次内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关系。

水利工程在秦朝文献之中的出现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是现代汉语词汇之中的一个经典说法,但是水利这两个词早在秦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之中。

在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之中,就写到了能够从土地之中发掘钱财,必须要利用土地与水的变化情况,而且当时的秦国已经将土地分为了干燥土地与湿润土地。

从这里面可以看见秦国老百姓对于土地情况的正是并且将成熟的经验总结在朝廷的文书之中,就连官方的史书《吕氏春秋》之中也记载了。

从《吕氏春秋》之中的文字写到关中地区的老百姓所掌握的生产技术不仅仅是靠天吃饭,他们通常会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增加土地的湿润程度,用人力改变天地之间的自然结构,从而达到同业丰收的目的。

秦国的山川祭祀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信仰普遍比较简单,基本上以原始社会的对于大自然崇拜为主,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特点,并将其纳入到中国古代神明祭祀系统之中,今天的文史学家曾经指出,在周朝时期的农业民族,他们所居住的关中渭北平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春天干旱,秋天洪涝的农业现象。

对于这个现象的发现足以见证当时的百姓对于天气有多么的重视,而且对于这种现象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可靠的解决方法,其中比较可靠的就是通过将河水纳入到祭祀系统之中,从而带动整个民间百姓与官府朝廷的重视。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我们都知道关中渭北地区主要河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渭水,泾水,洛水这三条主要河道,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上面来看,能够被纳入到主要的祭祀河流之中,是因为他们的广大与磅礴让中国人震撼。

可是到西周末年的时候,一些小河流,他们既不是名山大川又没有神奇的现象出现却依旧被纳入到了秦国官方的山川祭祀系统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秦国百姓和官府对于水利的一个重视。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西周末年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一些极少部分地方掌握了铁器的冶炼技术,这种铁器出现之后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百姓能够在珍贵的工程之中使用这种器物来开凿水利工程,而秦国关中地区的农耕生产水平就是靠着周朝遗民和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结合共同创造而来,这种时间一直延续到数百年之后的商鞅变法,秦国的都城从雍城迁到咸阳,就标志着全国的文化中心已经从农耕地区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转移到了农耕的中心。

这种转移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之中,靠近秦国都城襄阳的那些河流虽然都不是很大,但他却被纳入到了百姓的祭祀系统之中,凡是有河流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庙宇,这个因素是因为位于咸阳地区的水资源对于老百姓的耕种与农作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老百姓有用的东西,老百姓通常会放在心中牵挂。

巴蜀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在《战国策》秦策之中,说到苏秦曾经作为一名说客游说秦惠文王的时候说,大王您的国家土地肥美,老百姓富有面积广大,这就是古人说的天府之国。而关中地区天府之国,这个地理位置的形成并不是与秦人的运气有关,而是与当地的水利建设有关。

关中地区老百姓将关中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的经验,在后来的巴蜀与汉中地区推广,我们都知道秦国制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大,在秦惠文王时期就派司马错平定了巴蜀,并将其纳为己有。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秦国人经营巴蜀地区不仅积累了原来的经济文化,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有着很大的创新,在巴蜀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水利建设工程,就是都江堰。都江堰在巴蜀地区的修建,使得巴蜀三郡稻田遍布。巴蜀地区的土地方圆千里之内肥沃无比,号称陆地上面的海洋,而且承包都江堰修建之后,这里的天气和气候不再是上天做主,而是跟着水利建设工程的控制程度有关,住在这里的人不会挨饿,但也没有富可敌国的富豪,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府之国。

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四川地区还流传着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期的古老传说,传说之中的李冰曾经用石头打造了5头犀牛来镇压河神,又从山野之中铸造三个石人,放在江水中央与江中河神约定河水枯竭的时候不能低过脚踝,河水涨大的时候不能超过肩膀。

为何说秦朝统一天下的根本,水利工程或是最大帮手

很多老一辈四川人心中的故事曾经记述,李冰在山崖之中开走道路的时候,引得河神生气,李斌亲自拿着刀剑进入水中与河神搏斗,巴蜀地区的老百姓崇拜李斌,从李冰死后四川人把巴蜀地区的强壮男子都叫做冰儿,如今的四川方言系统之中能够经常听到这个称呼,李冰因为在水利事业上的成功,被四川人纳入到神话传说之中,就足以见证百姓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

我们会发现全国秦国国家领土有两块非常重要的地区,一个是关中地区,另一个是巴蜀地区,这两块土地都被称为天府之国。而秦文化的发源地,关中和巴蜀地区互为犄角,为秦文化的东出与秦军统一天下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和物质基础,所以与其说秦国统一天下是靠政治社会制度基层的改革不如说是全国水利工程为天下第一而造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前往秦国说服当时的秦国相邦吕不韦,兴修一条工程浩大水利工程,来疲惫秦国的国力,韩惠王此时已是病急乱投医,听到谋士的计策后觉得可行,便派遣了当时一位有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
2023-05-31 18:16:00
韩桓惠王的水利策略,修剪郑国渠背后的真实意图
...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很多人恐怕不了解这项水利工程,诚然,他的名气确实不如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更为人所知。那么,问题来了,这座战国时代修建而成的水利工程,是哪个国
2023-12-14 16:09:00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和发展经济,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好隋炀帝留下的残局。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对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一项措施,很快被提上了日程。为了缓和经济紧张的问题,唐朝大力支持水利工程
2024-05-23 11:02:00
聊聊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建造
...世人誉为千古留名的世界级遗产。一、郑国渠:开创我国水利之先河秦国地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开阔,却长期受水源匮乏困扰。渭水仅仅灌溉了南部区域,北部广大的良田无水可用,一片荒芜。这
2024-01-14 21:20:00
...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经过多年科学反复论证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箭在弦上。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
2023-02-12 12:39:00
秦始皇的伟大工程:千年不倒的长城、秦直道与灵渠
...为后世朝廷修建官道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模型。三、灵渠。水利工程一直是各个国家的一个竞争因素。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之最,灵渠一直享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圣誉。它的修建促进了古代
2024-02-04 18:52:00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比斯瓦斯说,事实证明,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明显提速,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
2023-09-20 11:33:00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本报讯 近日,明光市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启动仪式暨培训会举行,标志着“云上档案库”建设正式实施。为满足水利工程发展以及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明光市水利工程建设服
2023-10-09 00:14:00
中国古时最伟大的工程,是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都江堰
...动,这次去川西北特地来到都江堰,看看这处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弟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世界上至今为止,年代
2023-02-08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