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0 11:33:00 来源:人民网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七月十五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航拍丹江库区丹江大观苑。 王中举摄(人民图片)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中国“治水密码”引关注

为更好依托当地良好的山水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引进民间体育项目“独竹漂”。图为九月十五日,水上运动爱好者在该县双龙湖上练习。 王法钧摄(新华社发)

30年前,一位外国学者曾对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心存疑虑:“中国能完成体量如此巨大的工程吗?”30年后的今天,他表示“为南水北调工程鼓掌”。这位学者是国际水资源协会和世界水理事会联合创始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在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比斯瓦斯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9月11日—15日,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世界水资源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1300位代表参加本届大会。与会者共商治水良策,解读中国“治水密码”。

引水调水优化资源配置

本次大会还同期举办了涉水领域成果展览,展出各国独具特色的水管理技术与经验、涉水产品及其生产技术与工艺。其中的中国治水成就展尤其引人关注,吸引了不少中外参观者。

在南水北调工程展台,一座沙盘模型复原了东中西三条工程线,输水线路以红色呈现,穿过城市、水库、江河湖泊。

自古以来,中国的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建设国家水网是解决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根本举措。南水北调是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攻克了低扬程大流量泵站、超大型渡槽、大口径输水隧洞、新老混凝土结合、膨胀土施工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关,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董事长蒋旭光介绍。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运行以来,工程综合效益持续有效发挥,截至目前,已累计调水654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是一项工程伟业,对中国实现水安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比斯瓦斯说,事实证明,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列。

近年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明显提速,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2022年12月,引江济淮工程成功实现试通水、试通航,长江、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今年7月,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长江、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工程将造福关中和陕北地区1400多万人。今年以来,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河北雄安干渠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水利治理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治水经验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国树立了水治理的典范。”世界水理事会主席洛克·福勋表示,世界水资源大会关注的重点是水安全,中国在保障本国民众水安全、推动全球水安全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精准调度防洪工程体系

中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兴水利、除水害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

国际洪水管理大会主席斯洛博丹·西蒙诺维奇表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水患灾害威胁。中国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出了修筑水利工程、建设海绵城市等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面临相似问题的国家学习借鉴。”

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安全屏障。目前中国已建成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为代表的各类水库9.8万多座,修建各类河流堤防43万公里,开辟国家蓄滞洪区98处、容积达到1080亿立方米,形成以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水库、堤防、河道等水利设施,通常被视作前置屏障。当洪水超过前置屏障承受力时,就需要启用蓄滞洪区。李国英介绍,面对今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水利部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84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28.5亿立方米,8处国家蓄滞洪区最大蓄洪25.3亿立方米,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

在防汛抗洪过程中,数字化手段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走近本次大会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展台,一座模型映入眼帘:河道中水流汩汩,几处关键设施被清晰标识出来。展台工作人员王中林介绍:“小浪底水利枢纽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世界建造起模型,可以对汛情进行精准监测与预测,提前形成防汛预案。”

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今年6月,水利部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召开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现场会,会议发布了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暨全国水利一张图2023版。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对物理流域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映射和智能化模拟,实现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55类1600多万个水利对象信息联动更新,动态汇聚业务管理数据26.2亿条。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围堤进洪退洪设施建设,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推进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

聚力治水恢复河湖生态

在一家阀门生产企业的展台前,荷兰三角洲研究院教授毕克驻足观察,并跟工作人员交谈说:“你们的水处理理念和水循环装置很先进。”

社会各界关注治水、聚力治水、科学治水,中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40%。

绿水碧波离不开制度守护。近年来,河长制、湖长制责任体系不断强化,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达30万名,村级河湖长达90万名。七大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全面建立,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构建起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调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

治水护水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大会展出了废水处置过程中的“智慧脑”与“机器眼”。在中国钢铁工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展联合展台,一个搅拌器在充满絮状物的污水中搅拌,水中的图像采集装置实时拍摄照片,传送到一旁的电脑中,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后判断药剂添加数量,取代了人工观察与决策,使污水处理更精准。

河湖生态环境也逐步复苏。2022年,母亲河复苏行动拉开序幕,2023年,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对永定河、汾河、白洋淀等88条(个)河湖制定“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调度方案,优化配置水资源,恢复河湖连通性,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黄河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京杭运河实现全线贯通,华北地区大部分河湖有了流动的水、干净的水,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双重作用下,全球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国际水资源学会前主席加布里埃尔·埃克斯坦认为,应统筹考虑水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他赞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明确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地下水管控指标、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明确各区域、各用水户分别能用多少水,倒逼用水户进行节水技术创新。

大会期间,中冶赛迪集团展示了自己的创新成果: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设计了“三滴水”模式——综合利用雨水、海水,减少对淡水资源的利用。湛江钢铁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这里淡水资源相对匮乏,而雨水充沛。于是,湛江钢铁建起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收集厂区周边32平方千米区域的雨水,获取工业用水;利用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大幅减少使用地表淡水。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一半。大禹节水公司在大会期间展示了农田灌溉智慧水网。大禹节水参与了云南省元谋县现代化灌区建设项目。“借助取水、输水、配水智能设施,农户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精准灌溉,节水又高效。”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5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33.4%、50.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36提高到0.572,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由68.7亿立方米扩大到175亿立方米,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时隔25年,我再次来到北京,发现这座城市变化很大,绿化更多了,运河通水了……”国际水资源学会执行办公室主任卡勒姆·艾瑞克·克伦齐说,中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本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为中国提供了一次对外展示的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做强“水文章” 壮大“水经济”:我国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显著
...。 “实践证明,节水是南水北调受水区的根本出路。”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南水北调受水区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
2024-03-15 14:56:00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治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近日在北京开幕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
2023-09-14 07:18:00
张建云院士: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泓清水向北流
...通南北经济循环发挥了怎样的功用?近日,人民网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张建云,深入探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作用。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
2023-12-27 18:16:00
进京“南水”今达100亿立方米
...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以来,“南水”在优化本市水资源配置利用、改善供水格局、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改善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京“南水”中,有七成直接用于
2024-06-12 13:56:00
...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湖北省的十堰市,这里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更是实践生态文明思想的典范。
2024-05-03 17:11: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2月12日电 据水利部微信公众号消息,2023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9周年。9年来,水利部加强工程调度管理,强化运行监管
2023-12-12 15: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欧阳易佳长河泱泱,利泽万方。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江都水利枢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被誉为“江淮明珠”。1958年,江苏制定“扎根长江、
2024-12-03 10:35:00
“远水解近渴”十年南水润北国
...工程水量调度以及未来国家水网调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10年来,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得到破解,京津冀三地水系形成了互联、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保障
2024-12-12 16:38:00
...将如何继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对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送来
2023-12-12 10: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紫云油渣煮鱼:一锅沸腾的江湖至味
在贵州紫云,有一道菜的名字自带市井的豪迈与锅气的温度——油渣煮鱼。它不事雕琢,却将黔菜的“酸、辣、鲜、香”融于一炉,是当地人家常餐桌与待客宴席上永不缺席的风景
2025-11-26 16:14:00
“禧芝梦”摘得“中国著名品牌”:以信立牌,赋能口腔医疗新生态
在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品牌力已成为企业破局的核心支点。2025年11月,山东禧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禧芝梦”品牌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
2025-11-26 12:27:00
南马训练营火热开营!双蚁药业&老百姓大药房暖心护航,获跑友齐点赞!
11月23日上午,南宁马拉松官方训练营在南宁市体育馆活力开跑!活动现场热情涌动,为即将踏上2025南马赛道的跑友们注入专业能量
2025-11-26 12:27:00
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睡不醒的累,幕后推手为睡眠呼吸暂停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感觉累;高强度的工作,让人感觉累。有时上班上得头晕眼花,但大部分人经过休息调整,就能恢复元气。如果身体一直很硬朗
2025-11-26 12:27:00
45岁生三胎引热议,家恩德运生殖专家解析:高龄妈妈到底该如何抉择?
当#今年四十五生了三胎#登上热搜,相信,它触动了许多女性心中一个柔软而隐秘的角落。那份夹杂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我,还来得及吗
2025-11-26 12:28: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居建锋:以超微创之力,护颅面神经安康
在颅面神经疾病诊疗领域,有一位深耕二十余年的专家,他以精湛的微创技术为刃,以患者至上的初心为灯,帮助无数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病症困扰的患者重获健康
2025-11-26 12:28:00
载誉而归!双蚁药业在第19届成长大会斩获企业、领袖、产品三项大奖
11月24日,在第19届成长大会上,双蚁药业捷报频传,在企业、领导者与产品三大维度均斩获殊荣,实现重磅奖项的“大满贯”
2025-11-26 12:31:00
名医面对面:冬季如何避免呼吸道感染?
受访嘉宾:西安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志燕冬季寒风凛冽,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干燥且流通性差,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期,不少人深受咳嗽
2025-11-26 10:34:00
肠易激综合征西药止泻无效?中医“肝郁脾虚”理论或能破局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肠病,患者往往饱受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不适症状的困扰,临床中常采用西医止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2025-11-26 07:08:00
心梗支架术后 波立维吃多久才保险?
“王医生,我这支架都装完3个月了,波立维能不能停啊?听说这药吃久了容易出血,我最近刷牙都不敢太用力!”在心内科门诊,刚做完支架手术的老张攥着药盒
2025-11-26 07:08:00
甲亢vs甲减:一个“瘦得快”一个“胖得稳”,如何区分?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内分泌领域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这两种疾病虽仅一字之差
2025-11-26 07:08: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成功为合并重度脊柱后凸侧弯畸形的患者实施高难度经腹子宫次全切术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奥体院区二病区联合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罹患子宫内膜癌且合并严重脊柱后凸侧弯畸形
2025-11-25 11:15:00
应变而进 智创未来!第十七届零售药店新生态大会举行
当单打独斗无法应对行业的多重挑战,共谋发展成为必然选择。11月23日,第十七届零售药店新生态大会,集行业巨头与区域翘楚之智
2025-11-25 11:47:0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面修复与烧伤整形中西医结合诊疗协作专科联盟授牌仪式圆满成功
鲁网11月25日讯2025年11月22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面修复与烧伤整形中西医结合诊疗协作专科联盟授牌仪式举行
2025-11-25 11:49:00
餐餐大闸蟹,突发急性肠胃炎——医生提醒:美味不可过量
江南时报讯 近日,苏州正值品蟹佳季,31岁的张女士却因餐餐吃蟹,在午饭后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往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11-25 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