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31 18: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战国时期,诸侯混战逐渐形成的战国七雄的局面,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在通过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大,一越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通过长平一战,消灭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再到秦始皇时期,秦国横扫天下之势已无法阻挡,而当时与秦国相邻的韩国首当其冲,这让韩国上下都处在不安当中,就在韩国惶恐之时,有谋士向当时的韩惠王献上一条“疲秦之计”,派遣水工前往秦国说服当时的秦国相邦吕不韦,兴修一条工程浩大水利工程,来疲惫秦国的国力,韩惠王此时已是病急乱投医,听到谋士的计策后觉得可行,便派遣了当时一位有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郑国到达秦国后,为秦国规划了一条对秦国十分有利的水利工程,当时执掌秦国的相邦吕不韦也觉得郑国为秦国规划的水利工程对秦国的确十分有利,便同意了让郑国为秦国兴修这项水利工程。

但是在这项水利工程实施不久后,秦国上下就发现他们上当了,因为当时郑国修建的这项水利工程,极大的耗费了秦国的人力和物力,让秦国根本没有精力去攻打六国,这让当时年轻气盛的秦王嬴政勃然大怒,下令要杀郑国,但是郑国却对秦王嬴政说道:“兴修这项水利工程的确是我的计策,但是如果它修成了不仅对现在的秦国有利,而且对秦国世世代代的有利”。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听到郑国的解释秦王嬴政觉得有理,便同意郑国继续修建这项水利工程,后来这项水利工程在经过前后十余年的修建终于圆满竣工,秦王嬴政为表彰郑国的功劳,就以郑国的名字为这项水利工程命名,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郑国渠”。

而郑国渠的修成的确如郑国当初所说的那样对秦国十分有利,为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后世也造福了数千年,因为郑国渠首次提倡的自流灌溉系统,为后世王朝都争相效仿。

此国一计策本想削弱敌国,没成想却造福后世千年

有人说郑国渠修建伊始是秦始皇同意的,但是小编却不样认为,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开始修建的,当时的秦始皇还刚登基为秦王,朝政大权跟本不在秦始皇手中,而是在吕不韦手中,秦始皇当时根本没有做这么大决定的权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10: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一县因一位美人的存在,三千年来从未改名,她是谁?
...计“您先假装派兵攻打我们息国,然后我想蔡国求救。蔡国一定会派兵救助我们,到时候您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灭掉蔡国了。”楚国本就想争霸与春秋灭掉自己周边的小国家,这一计策无疑正中楚王
2023-10-30 16:51:00
河南哪个县三千年来从未改名
...国在众多诸侯国中并未占据主导地位。一场关于如何消灭敌国蔡国的会议,在大臣们的议论中拉开了序幕。就在这时,一个机会巧合的出现了——蔡国的君主肆无忌惮地对美丽的息夫人展开了调戏。
2023-07-04 21:16:00
庶子赢异人在敌国为质,他为何能成为秦庄襄王?
...微深究,你就会发现,他相当不简单:不知名的庶子,在敌国为质,后成王太子,继位为王。这其中所发生的,全是针对局势的扭转。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劣势:嬴异人的父亲,是秦孝文王。根据史书
2023-05-14 10:04:00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被敌国俘虏之后,总有人因为吃不了苦头,丢失了气节,从而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成为了叛徒。当然,也有一些坚守气节,做到了忠君爱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苏武牧
2022-12-13 15:17
他是中国第一一个享有仁字庙号的皇帝,被称赞上千年
...在位仅42年,却被人们歌颂了上千年之久,他去世之后,敌国君主都忍不住掩面而泣,他就是北宋的宋仁宗赵祯。赵祯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脾气最好的一位皇帝了,别的皇帝动不动杀伐果断,大臣们
2022-12-27 14:45:00
韩非创建法家,后人为何给他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的作风,绝对不会这样低估任何对手。追根溯源,韩非卖国一说,出自或者说是将此事放大的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为何要放大此事?原来当时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在政治观点上不一致,王安
2023-05-21 10:57:00
揭秘苏定方:一人灭三国的传奇将领及其背后的争议
...中,以一千人的兵力击败了敌军八万人。然而,尽管他在敌国被奉若神明,却在自己的国家遭受了千年的误解和诽谤。这位将领就是苏定方。苏定方的生平苏定方,原名苏烈,字定方,出生于公元5
2024-04-25 06:52:00
清朝大臣杨重英被敌国扣押25年,乾隆为何下令他永远别回来
...清朝乾隆年间,也出现了一个类似于苏武的人物。此人被敌国扣留25年,拒绝做敌国国王的驸马,然而他不但没能成为清朝的英雄,反而被乾隆皇帝下旨:永远不得踏入中国一步!这究竟是怎么一
2023-07-22 17:03:00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淹踏入仕途后,深刻地感受到了朝政体制存在的弊端。他本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当政者及时采取措施,弥补过失。于是,他不断地向朝廷进言,恳请天子改革朝政,废除旧制。然而,他的直率言辞
2024-08-09 1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