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11: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隋朝建国仅37年就被唐所取代,由于隋炀帝的大兴土木和肆意挥霍享受,唐朝建国初期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在最快的时间内处理好隋炀帝留下的残局。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对农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一项措施,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为了缓和经济紧张的问题,唐朝大力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唐朝时期还建立了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同时对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有功之臣大加赏赐宣传,将水利建设推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唐朝的水利工程建设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唐朝统治的时间共有二百八十九年,自唐高祖李渊建国后的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唐朝共建立了275项水利工程,之后的几十年,唐朝处于濒临分崩离析的末期,所以很多史料已经不可考。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唐朝时期确实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修水利工程项目,这些水利工程,绝大部分都是用来进行农业灌溉的。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低,几乎全部要依靠纯手工和纯体力劳动。人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这也是古代生产力一直无法实现飞跃的主要原因,不过富有智慧的古人十分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将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存在。

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形式,即便不了解它的内涵本质,从名字上也不难看出,小农经济体制下,最重要的就是农业。唐朝兴修水利工程时,最看重的也正是其对农业的推动发展作用。

水是万物之源,庄稼也不例外。想要得到好收成,就必须合理对庄稼进行灌溉,在没有喷头、潜水泵、滴灌管道的古代,如果单纯靠人工灌溉,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收效甚微。

向来勤于动脑的古人很快就想到了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来实现灌溉目的的法子,唐朝人把水利工程和农业建设结合起来,引水入田,按照时令变化进行简单的整修活动,就能够保证庄稼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还能带动地方经济。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从结果来看,唐朝的这一措施实施的效果很不错。北方的很多水利工程,灌溉农田的数量都是以“千顷”为计数单位;黄河流域有不少地方有很多前代遗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基础,唐朝人将这些“遗迹”充分发挥利用,很快将附近的水利工程建设了起来。

有了大量水利工程对农田的灌溉帮助,唐朝的农业经济恢复得很快,粮食产量猛增,隋唐两朝交替带来的负面影响渐渐被淡化消除。以前交不出粮食的很多地方,不仅能够多交粮食,甚至还能开义仓,用来救济贫苦百姓。

所谓义仓,就是公益粮仓,是只有地方粮食产量很高时,才有能力开设的,很多义仓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提前存粮,以备灾年无粮时拿出应急。

这种存在,唐朝时出现了很多,足见当时很多地方在粮食存储量上都是十分富裕的。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建设,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手握这么多余粮。

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后,唐朝统治者开始尝到了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甜头:地方税收明显增加了。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安史之乱后江淮两道因水利工程建设良好成为赋税的主要供应地

刚刚建立唐朝时,各地的农民起义还没有完全平复,边境也因为隋唐交替的动乱并不安稳。唐太宗李世民,在还是秦王时,就经常代表朝廷出征,打下了大唐的大半江山。家业打下来了,但打家业的过程也花了不少的银子。

这样的背景,让刚刚起步的唐朝缺银少粮,国库空虚。直到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后,唐朝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各地地方政府也不再需要完全依靠中央财政支持,慢慢开始实现经济独立。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很多地方政府的税收也都实现了盈利。

关于水利工程对税收的影响,只要仔细对比,是很容易发现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整个流域中所拥有的水利工程数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河南、河北作为紧紧依靠在母亲河旁的地区,自然也得到了不少水利工程带来的益处。唐朝初期,这两个地区也是税收最多、被中央政府剥削最严重的地区。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江南道、淮南道,是南方水利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两处,水利工程建设起来后,这两个地方每年都能拿出一二百万石的粮食放入义仓。天宝二年,江淮两道甚至能拿出四百万石粮食“充官禄”。

大唐负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中之治三大盛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时期,和当时经济的高度发达密切相关。而在中国古代占据着主要经济地位的小农经济,唐朝时期也一定是高度发达的,这大多要归功于这一时期的水利工程。

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的灌溉,农业不可能发展起来,这点从安史之乱后的农业发展状况就可见一二。

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是战乱的主要发生地,大量水利工程遭到了严重破坏,北方农业和经济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税收情况不容乐观。而江淮两道,由于几乎没有受到破坏,甚至还加强了某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不仅农业上得到了发展,经济上也在稳步上升。

北方交不出多少赋税之时,江淮两道成为了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无论是银钱还是粮食,江淮两道都能拿出数倍于其他很多地方的数量上交国库,长江下游也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方。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很多人对如今江浙一带的第一印象就是富庶,这种印象的起源和唐朝时期江淮两道的“大手笔”有很大关系。江浙一带直至今日仍能维持住富庶,也是受到了不少唐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的荫庇。

也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够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的,否则隋炀帝也不会因为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被唾骂千年。要想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并取得正面积极的结果,需要很多条件。

唐朝水利建设得益于统一安定的大环境和地方政权自主化程度高

隋炀帝会自负地一意孤行修建京杭大运河,是因为他坚持认为,以隋朝当时的条件,修建一个京杭大运河完全不是问题。这是一种思想上的错估,对于统治者而言,这样的错误是十分致命的。

对比隋炀帝时期,唐朝的水利建设背景和基础有些相似之处,也有些不同之处。

不管是隋炀帝,还是唐朝的统治者,他们能够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大规模或大范围同时进行,都要归功于当时稳定统一的大环境。只有在稳定且统一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够调动起全国的力量进行建设,同时保证水利工程不会被恶意破坏。

想要修建一项工程很难,但想要毁掉一项工程就容易多了。如果隋炀帝时期,或者唐朝的环境是不统一或不稳定的,要么他们根本没办法将这些水利工程合为一体形成规模,要么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会不停遭到破坏,导致工期遥遥无期。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统一稳定的环境,对他们兴修水利工程这件事,都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不同的是,隋炀帝一次性投入过大,而唐朝统治者们则是采用了一个长期多次的投入方法。

隋朝从建立到灭亡,不过37年,隋炀帝接手的隋朝,虽然国库充盈,但都是他父亲“省吃俭用”的结果。只有“富一代”的累积,如果挥霍过度,那一定会很快失去这些父辈打拼下来的东西。

隋炀帝一次性同时在水利工程和战争上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当然很快就将其父亲攒下的家底败光了。而且他只有花钱的能力,赚钱能力几乎为零,当然没办法长久地维持下去。

唐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如他一样短视,他们结合多代人的努力,长时间、不停歇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让唐朝的水利工程不是只拥有一个十分宏大的工程,而是铺遍了全国范围,成为了一张网,牢牢地兜住了唐朝。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地方官员自主化程度很高,当时的地方长官,在很多事情上拥有独立的决定权,只需要事后向中央报备说明即可,无需事事等到中央下达决定后才能着手去办。

再加上唐朝对兴修水利有功的官员不吝赞赏,所以唐朝的地方官员们不仅对兴修水利的热情很高,同时也有将水利工程落到实处的能力,唐朝水利工程的兴修,也就成了一个几乎必然的结果。

唐朝的水利建设为何兴盛

唐朝的水利建设,不仅仅造福了当代的百姓,而且惠及到了我们这一年代,他们留下的一些基础建设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都是宝贵的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初年的大工程:赵匡胤为何如此重视水利建设?
北宋刚建国时,实现统一的场面挺让人激动。可实际上,新王朝能不能长治久安,光靠武力征服不行。赵匡胤明白这个理,所以看得比较远,不只是看重表面。他关心民生问题,还通过兴修水利促进经济
2024-11-05 09:51:00
千年灌区 润泽江淮
...300多处。俗话说“靠水吃水”。洪泽湖周边曾一度捕捞业兴盛。2020年10月10日起,洪泽湖内江苏省管水域全部停止了捕捞作业。经过对餐饮船住家船整治、禁捕退捕、退坪还湖、生态
2023-12-27 03:46:00
三峡后续工作推进十余载 库区面貌日新月异
...,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西沱镇地处长江南岸,因盐运而兴盛,是“巴盐销楚”的重要起点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后,西沱镇老街被淹没达600米,长江在西沱段形成“平湖”景观,南来北往的旅客
2023-10-16 19: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今年前7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项目施工吸纳就业168.3万人扩内需惠民生,水利建设全面提速(经济聚焦)本报记者 王 浩《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3日 第 11 版)穿秦岭
2024-09-13 06:21:00
水利部:1-11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 同比增8.5%
...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会上介绍,1-11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565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落实银行贷款2064亿元
2023-12-12 10:47:00
四川水利要冲“上台阶”
...利投资仍是重要引擎10月,我省汛期正式结束,也进入了水利建设的黄金期。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我省水利工作的“牛鼻子”,要以此为关键突破点来牵引带动四川水利的
2023-10-11 03:35:00
水利部:重大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水利建设投资超万亿
...工验收。与此同时,水利投资完成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到10893亿元,比2021年增长44%,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最多的一年,其
2023-01-13 18:25:00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本文转自:新华网9月2日拍摄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无人机全景照片)。9月2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历时9年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桂平市
2023-09-02 14:37:00
水安全保障看山西:山西省水利厅召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调度会
上游新闻获悉,7月6日下午,山西省水利厅召开2023年全省重点水利工程第二次调度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近期关于加快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对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
2023-07-09 14: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