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追“糖”一生 护患不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9 03: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劳动报

追“糖”一生 护患不倦

——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包玉倩劳模创新工作室

追“糖”一生 护患不倦

包玉倩(右二)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在查房。

“李先生是我们科室首个接受代谢手术的患者,2011年到现在已经13年了,我们一直坚持做术后随访,无时无刻不在监测这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各项指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包玉倩说。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玉倩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7年,工作室现有成员52人,2023年获评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两代劳模中国工程院项坤三院士及贾伟平院士的相继领导下,学科在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代谢监控、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院士引领

从心血管内科转型内分泌代谢科

包玉倩最早进入六院时是一名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当时六院的心血管内科也是响当当的科室,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我国心脏病学的奠基人、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董承琅教授是首任主任。包玉倩在从医的起步阶段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包玉倩坦言,在心血管内科工作十年,很多临床医疗技能是在心血管内科期间积累的,心血管内科病人的病情重、变化快,非常考验医生的功力。

1995年起,包玉倩经常与贾伟平教授沟通交流临床问题,在她的引领下,1999年包玉倩决定从心血管内科转入内分泌代谢科。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被称为“富贵病”的糖尿病、肥胖以及相关代谢异常病例不断出现,贾伟平对包玉倩说:“内分泌代谢科大有可为,心血管和代谢之间的联系颇为紧密,你完全可以胜任这个科室的工作,并开展一些基于临床问题的探索。”

就此,包玉倩推开了从医过程中全新的一扇窗,也是在这扇窗里窗外,包玉倩体会到了诊疗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需要花费一位医生几乎一辈子的时间。

潜心研究

建立多个首创诊断标准

传承两代劳模项坤三教授及贾伟平教授的衣钵,包玉倩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创了多个“首次”。

她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建立了多个首创的诊断标准,如首次提出中国人中心型肥胖简易诊断标准——腰围切点(男性达到或超过90 cm、女性达到或超过85 cm)已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所采用。

此外,团队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国际公认的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系列“金标准”——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和胰岛素脉冲检测技术,揭示了中国人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的模式,提出并推广了反映糖代谢不同阶段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简易评估方法,使中国糖尿病病理生理功能诊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总体水平。

包玉倩表示,对于疑难疾病的诊疗,临床技能的充分发挥和科研工作的训练有素需要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摸透疾病的规律,通过病人身上的一些蛛丝马迹找到病根。

寻找真相

内科医生就像侦探破案

包玉倩认为,内科医生就像做一名侦探,因为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变化,背后隐藏着很多内分泌的疾患。“很多内分泌代谢病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如果看到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以后,对某些指标、体征忽略的话,日积月累就可能酿出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六院开展代谢手术的临床实践,是国内较早开展代谢手术的单位之一。包玉倩表示,多学科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一些海外专家更称之为“上海模式”。

在日常工作中,包玉倩和团队遇到了非常多的疑难案例,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挑战和课题。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都是内科疾病,长久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治疗这类疾病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通过药物控制是大部分病人的认知。所以在代谢手术的实践中,整个团队需要面临非常多的工作。

包玉倩列举了一个疑难案例,一位27岁女性患者,幼年时因治疗哮喘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体重不断增加,较同龄人明显肥胖,以向心性脂肪增多为主。患者成年后身高174cm,体重稳定在120kg左右,25岁时查出空腹血糖为7.7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在来六院治疗时,患者体重已经飙升至134kg,出现了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夜间睡觉时无法平卧、难以耐受较重体力活动,逐渐出现脚肿,并发展至全身水肿。经过全面检查和分析后,诊断为肥胖、2型糖尿病、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当时心脏超声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仅为26%,全心扩大。团队先是采取控制血糖、减轻心脏负荷、抗心室重构等治疗措施,待患者症状减轻,病情相对平稳后,对患者及时进行了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术后病人的体重匀速下降,术后11个月体重最低值达80kg,咳嗽、呼吸困难逐渐好转,浮肿渐消退,体力活动能力恢复,停用降糖药后,血糖保持在了正常范围,心脏超声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升至63%,心房心室较之前明显缩小。

包玉倩说,诊治内分泌代谢病能够训练医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的诊断很考验人。在各种化验指标的循环往复与此消彼长中,练就医生的本领。从与病人的交谈中理清重要信息,把关键问题找出来,瞬间就恍然大悟了。我的体会是在一次次问诊与回答中,准确抓住有用信息。重要的是心细如发,责任使然。”

问题导向

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

包玉倩透露,在她年轻时,心血管内科的老师会手把手教她写病例,逐字逐句地帮她修改,“印象特别深的是写临床论文时,陈万春教授首先会找来参考文献,告诉我为什么要写?新意在哪里?内容应该如何编排?整个过程让我获益匪浅。”

如今,包玉倩也对自己带教的学生耐心、细致。作为研究生导师,包玉倩在带教中注重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她总是极其耐心地指导学生,从文献复习、题目、文章框架、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在她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逐渐走出了象牙塔,不再是对科研的认识只停留于书本的新手,学生开始慢慢学习、掌握基本的科研技能,培养出了科研思路,也获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包玉倩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模式,以典型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学生研讨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据统计,迄今为止,包玉倩已指导毕业硕士11名、博士19名。其中,4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优秀奖学金,2人次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6人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1人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求是研究生奖学金,1人次获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附属医院杰出住培医师奖。研究生已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不乏有论文发表在《Diabetes》《Obesity》《J Clin Endocr Metab》等权威杂志上。文/ 庄从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现患上多囊卵巢该怎么办?
...疗应以调整内分泌和糖脂代谢异常、降低子宫内膜病变及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为重点。最后,要定期进行内科的系统体检,必要时辅助内科的针对性治疗,避免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2024-01-14 05:46: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于糖尿病心血管事件,津力达同样有证据支持。一项纳入130例老年冠心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研究显示,与基础治疗相比,联用津力达可显著降低
2025-10-06 23:06:00
用“辣椒油”制造发热效果?糖友碰到“降糖贴”要小心
张女士因为房颤入住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药师对张女士进行既往用药史收集。了解中发现,张女士确诊为糖尿病一年多,平时用药依从性较差,也不监测血糖,根据邻居的推荐在某购
2024-01-18 11:56:00
坚持5周,就能有效改善胰岛细胞衰老!一个不花钱降血糖的方法!
...帮助降低血糖,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质、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多种并发症。④建议每周有氧、抗阻和柔韧训练搭配进行。《高血糖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南方医
2024-11-27 12:02:00
这些行为,可以有效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导致足部溃烂甚至截肢的关键诱因。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和消化等系统,最终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甚至是猝死的严重后果。了解了糖尿病引起并发症的
2023-10-09 12:30:00
身高160厘米、体重150斤,湖南女孩减肥10斤后突发身体不适!医生提醒
...超标,随即因“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被收入心血管内科六病区(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科)。△小李的血液中飘浮着白色的脂肪成分,俗称“牛奶血”经过持续小剂量胰岛素泵入降糖、纠
2023-08-11 15:54:00
早上运动好还是晚上运动好?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最佳运动时间”不同
...行中等至剧烈身体活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晚间运动还可以改善昼夜节律变化引起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想减肥或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血
2024-04-30 09:31:00
确诊糖尿病后,做好4件事有助于控好血糖,远离并发症,了解一下
...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6%,约1.139亿人。糖尿病已经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很多人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是从检查出血糖过高开始的,因此就会对于糖尿病产生一种
2023-12-21 06:46:00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和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一、糖尿病并发症的类型(一)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
2024-08-05 10: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院内首例!齐鲁医院甲状腺外科完成一例经颈入路腔镜辅助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曾庆东教授和主任吕斌教授、副主任李鲁传教授的指导下,盛蕾副主任医师和石金源医生凭借精湛技术与创新思路
2025-10-14 12:33:00
东城中医医院柴雨欣:小儿抽动症——针药结合,让“小风车”转得更稳
柴雨欣,执业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周日下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5-10-14 09: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要点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三、周四全天出诊。善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
2025-10-14 10:58: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中医调理孩子脾胃的“私房笔记”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4 10:58:00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