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立国号为明。于是由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开始了它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内阁制度由来
朱元璋虽然在表面上,不在乎自己曾经是布衣身份,但是内心中这份自卑的潜意识却依然在内心,面对满朝那些出身比他好的官员,朱元璋坐在金銮殿中浑身感觉到不自在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面对恐惧,人们最常见的做法大概就有两种,一种就是选择逃避,还有一种就是选择毁灭。身为从乱世杀出一条血路的朱元璋,肯定不会选择逃避,否则他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于是一场杀戮就此开始。
他先后掀起了两次大的针对朝廷功臣的大屠杀,并借此机会,在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的罪名处死了当时的宰相胡惟庸,并彻底的废除了宰相制度。至此之后,大明的朝廷出现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官职上的一个从未有的现象,皇帝直接对接六部。
虽然朱元璋是苦出生,也能吃苦,但是毕竟管理的大明的确面积太大,人口众多,每天那么多事情,不是这里有灾荒,就是那里有反叛,人事,经济,民生,外交,再加上要面对朝廷各种势力的斗争以及平衡,这让朱元璋感觉到就算是不睡觉甚至累死,也无法完成这样的多的工作量。于是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帮助皇帝处理公文,《明史·职官一》记载:
“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
这里的大学士,也就是朱元璋的秘书班子,也就是后来明朝大名鼎鼎的内阁制度的雏形。
内阁制度的发展
尽管这些大学士是离皇帝最近的人,但他们的官位品阶并不是很高,只有区区的五品,和一个知府的品阶差不多,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利和威信。
这样的秘书班子,一直到仁宗皇帝朱高炽,都只是一个类似于秘书处的存在。但在宣宗皇帝时期,这个秘书处就有了比较进步的发展。
在此时,内阁被分为三殿二阁,分别是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三殿,二阁为文渊阁和东阁两阁,因此我们在史书和历史剧中,都有看到所谓的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这样的称呼。
与此同时,在宣宗时期,内阁已经成为一种机构,甚至开始有了属于这个机构的分机构,——制敕房和诰敕房。每个房中,都配备有中书舍人若干名,官职皆从七品,隶属内阁大学士调遣。
朱元璋死后,他的继任者们就没有他那样勤奋和努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皇帝已经越来越依赖内阁,毕竟这些内阁大学士,经常在皇帝面前走来走去,帮助皇帝出谋划策,侍奉在左右。
日子就久了,皇帝也觉得给予这些经常帮助自己的人才五品的品阶有点过意不去,再加上,品阶太低的话,也不利于这些内阁大学士展开工作。但是祖制也不能破坏,所以在仁宗开始,内阁的五品制发生改变,每个内阁都兼任太师、太傅、太保,官职正一品和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官职从一品),于是这个品阶的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明宣宗去世后,就有太子朱祁镇继皇帝位。只有七岁年纪的英宗,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在小小年纪就可以担任此重任。
在明朝,朱元璋定下规矩,女人是不可以垂帘听政的,就算是帮助小皇帝暂时管理国家,也只能在后宫进行。
因此在这个时候,内阁就担任了相当重要的治理责任。在此时,国家发生了任何事情,都会由六部写奏章到内阁,再有内阁的阁老们商议后,拟票写出对策和实施办法,上交给太后核实,再通过执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盖上朱印,此时再发放全国,开始实行。
内阁大学士,在宣宗开始之后,就已经开始插足政务,且发言权和自身的官位评价,都使得内阁已经围城人们内心中,正真的实行去权利的地方,且官职品级不断提升,这无疑是内阁制度的一大发展。
其中特别是票拟制度的建立上。使得内阁大臣们,从专门给皇帝写文件的普通职员变成了如今政策的制定者,票拟是内阁议政职的进一步扩大和延伸,是大学士的基本职责为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平允庶政”是其目的,也是票拟的本质。《明史》载:
“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估计朱元璋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苦心又积虑的处理了宰相之后,自己的后代竟然允许内阁以另一种方式来恢复了宰相的权利,甚至到了后期,其权利甚至比汉唐时期的宰相还要位高权重。
为什么说在明朝,其内阁首辅甚至比汉唐时期的宰相还要威猛有名呢?
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有很牛的内阁大学士出现。在明朝,最为有名的三个大学士,也可以说这三人都互相认识,他们分别就是严嵩,徐介和张居正。
严嵩,可以说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最大的反面角色,这个老鬼不但把持内阁首辅多年,而且绝对是一个占着茅坑不出恭的坏人。
其中他做的最过分的事情就是阴谋杀死了徐介的恩师,前任的内阁首辅夏言和让蒙古人俺达在北京外城肆意烧杀淫虐十几天,而无动于衷。
但是就是如此,这个严嵩依然凭借着了解嘉靖的心理,从而牢牢的把握住这个首辅的位置。虽然最后,在徐介隐忍了十几年之后,因为严嵩的儿子坑爹,被抓住把柄,一举拿下,但是也是因为严嵩几十年的懈怠,导致嘉靖年间北有蒙古作乱,南有倭寇逞凶,民生更是艰难。用一句海瑞骂嘉靖的话,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
徐介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内阁首辅,因为徐介用他那无比的政治手段和鬼神难测的心术,一举将祸国殃民的严嵩处理掉,并在自己当政期间,努力恢复生产,大力的支持戚继光在沿海剿灭倭寇。
但这位内阁首辅最大的功绩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保护了张居正,教导了张居正,并让这位弟子,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没有之一。
张居正,可以说是中国自宋朝开始创立科举制之后,最为巅峰的一个人。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张居正是一个湖北地主家的孩子,祖上除了有点钱之外,几乎没有当官的。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毫无背景的人,竟然就是通过科举,依靠自己的心智和努力,一下子成为了大明的主宰者。
可以这样说,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这十年时间,大明的皇帝就是张居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非辅,而乃摄。这里的摄,就是摄政王的意思。
想想看,一个地主家出生的孩子,尽然可以做的这个份上,也可以看出明朝社会开放以及人才流通顺畅的一面。
万历和天启皇帝,大家其实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样的皇帝。万历是长期不上朝,而且是十几年的不上朝,期初,这位皇帝还见见内阁大臣,到了后期,就连内阁大臣都不见了。
但是就算是如此,大明的国家机器依然在正常的运转,在此期间,还打赢了明朝当时所有的对外战争和对内平叛。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着其强大的内阁,在夜以继日的处理国家问题。就算是皇帝不上班,甚至怠工,都可以有内阁的大臣及时的完成批复和对策。
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内阁制度就被完全破坏,崇祯当政的十七年时间,就换了五十多个内阁首辅,因为首辅的变化频率太快,很多政策无法有效的持续执行下去,再加上皇帝个人的独断专行,不再听取内阁的意见和策略,导致最后的全面崩盘。
其实,明朝内阁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民主集中制。
就是所有的决策,不再有皇帝一人独断专行,而是由一群从科考制度下,挑选出来的最为优秀的人,所组成的内阁来商议执行。
要明白一点,这群人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那个不是考的死去活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但是就是这样的重重折磨,依然可以有优秀的成绩,自然而然都是一群意志坚定,才华横溢,且目光长远,有目标和野心的人。
这些人来担任国家的治理,自然而然要靠谱的多。这也就解释了为啥明朝有那么多不靠谱的皇帝,但是明朝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依然能长寿到二百七十六年的主要原因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8:27:0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