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2 15: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历史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虎门条约》。此后,美法等西方列强也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改变。中国社会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正是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以中国失败告终。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它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规则,是历史的规则,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界在进步,可中国却固守自封,隔绝外面的世界,杜绝吸收西方的先进知识。当西方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时,可曾想过这些都是在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可是我们又用它们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外国人用火药制造武器,中国人却用来敬鬼神;外国人用司南来航海,中国人却拿来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来治病,中国人却拿来当饭吃。”想起来真是讽刺,中国人发明了伟大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想到十多个世纪以后外国人用中国人制造的司南航海来到中国,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洋枪洋炮来轰打中国。中国却只有沦到挨打的份。当西方各国相继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文化迅猛发展时,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自我陶醉。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庆幸的是有人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发起了洋务运动。他们想中国人先富起来,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是他们忘了中国是封建社会,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社会。最后他们失败了。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也成功了,他们成功得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将一部分中国人唤醒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接受了先进的知识,思想,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百年屈辱史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的那段历史。同时也给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一个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正视历史总结历史,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也应学会先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奋发向上,学会创新,为建设中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段屈辱史——秦王朝统治下的秦朝以及之后的两汉和隋唐时代。这段时期发生了什么?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前,它经历过什么?秦帝国为什么会灭
2024-05-15 13:08:00
清朝皇帝连鸡蛋都舍不得多吃,却为这事被骂作卖国贼
...好日子,维持天下太平的良好居住环境,然而中国的近代屈辱史就是从道光皇帝手中开始的,如果没有第一次鸦片战争,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道光这个皇帝,他实在是太平凡了,既不是昏君也不
2023-06-01 08:56:00
为何说戴梓惨遭康熙流放,导致中国落后200年
...多年,既然我们有此利器那为何还会有清朝晚期一系列的屈辱史呢?这就要从它的发明者戴梓说起,也正是因为他惨遭康熙流放,导致中国落后200年。戴梓,明末清初浙江杭州人,字文开,号耕
2024-05-06 19:25:00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不仅是一座展示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更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西方列强的侵占掠夺史。对此,我们反而要“感谢”。感谢他们的炫耀,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屈辱的历史,并且时刻警醒
2023-06-26 09:58:00
国产C919斩获2500亿订单,签订27国双边适航,老美却不乐意了?
...宏兵面对采访动容地说。这“动容”背后,是一段酸楚的屈辱史。上世纪90年代,老美轰炸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3名英雄殉职。但烈士回国时,却不得不乘坐老美波音的飞机,这令国人倍感屈辱
2022-12-24 03:00:00
时习之丨致新春:腹有诗书气自华
...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史,才能理解中国人民对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视察澳门政府综合服务中心和英才学校时的
2024-02-19 13:30:00
...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悲壮的咏叹,亦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上舍身为国、英魂永驻的壮举丰碑。是的,如此大灾大难,我们怎么可以不永远谨记,怎么可以辜负了先烈前贤的捐躯与呼号呢?此刻
2023-09-11 05:15:00
当道光帝得知英国女王才23岁时,竟想纳她为妃
...想到鸦片战争,这场战役的失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近代屈辱史,为后世国破家亡埋下伏笔。道光皇帝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他的愚昧无知不仅让清朝打了败仗,还因他说出的一句话,而彻底沦为
2022-12-29 13:34:00
...将甲午国殇、“七子”分离、国帜三易为代表的国家安全屈辱史,天福山起义、马石山十勇士为代表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泰民安的抗争史,郭永怀为代表的献身国家安全事业的奋斗史,以及在
2024-04-16 09: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