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13: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如果有人问我,在中国最神秘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是五千年。

这五千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最为脆弱的时刻。在这五千年中,中华文明经历了很多次挫折与失败,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而在这其中,有一段黑暗的历史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段屈辱史——秦王朝统治下的秦朝以及之后的两汉和隋唐时代。

这段时期发生了什么?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前,它经历过什么?秦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它在整个历史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1、“秦代的第一件事”: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朝灭亡前发生的一件大事,这句话我们很好理解,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就是秦始皇在巡游至琅邪时,对随行的儒生们说的话。

“焚书坑儒”是秦朝时期最黑暗最残忍又耻辱的一件事,也是一个黑暗到几乎无人知晓的故事。“焚书坑儒”指的是秦始皇在巡视时,因为见到民间流传着一些关于秦朝残暴统治和迷信方术的言论,于是下令烧毁相关书籍并对参与其中者进行惩处。

“焚书”与“坑儒”,代表着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思想上最深刻最黑暗的一面。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被“焚书”和“坑儒”这两件事,我们会知道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在文化和思想上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两次事件也将彻底毁掉了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所有文化思想体系:“焚书坑儒”让中国人在世界中失去了自己独有而伟大的民族文化;焚书坑儒导致了整个中国社会失去了自己独有且伟大的国家文化传统。

·2、“大秦帝国”的开始——统一文字

秦帝国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统一文字”。

当然,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在这方面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应该保留六国文字。但是也有人认为既然秦始皇要推行“以秦为氏”而非“以汉为氏”,那么就应该彻底消灭六国文字。

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秦国本身拥有文字;另一种则是秦始皇要求统一全国的文字。

而最终,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最终决定采用秦朝原来有文字的那套来对它进行更改。而事实上除了秦之前其他朝代有自己的语言之外,我国各个地方都是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交流,也正是这种多语言和多国文字相互交错的情况造成了各国之间文化上和文化意识上的冲突和隔阂。

·3、秦始皇与焚书坑儒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开始不断对外征战,而这个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下来,此时秦始皇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当秦始皇认为统一天下需要有更多人才的时候,就开始大肆地分封诸侯王,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很多知识分子。这也导致了当时在全国各地,知识分子人数激增。

“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不少儒生对他进行了反对和批判:”认为中国的文化已经腐朽了不适合继续传承和发展了“”而他们就是”焚书坑儒“的主要始作俑者“。

根据《史记》中所记载的:“始皇帝死时,藏书六千余家,皆令毁之;诸子百家著述悉毁之……”而对于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为何要烧毁这么多儒生们留下的典籍的原因,这其中有着一定的深意。

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当时还处于“百家争鸣”的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段时期,但是因为当时秦始皇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压甚至消灭后将他们统一全国。

·4、“秦二世而亡”:秦朝灭亡的背后原因

其实,秦朝的灭亡和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上位,而他不仅没有完成“削藩”的任务,反而将所有土地上的官吏全部屠杀干净。而在秦国灭亡之后,秦朝的皇帝也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后代,相反他们都被称为“秦二世”。

而当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们并没有任何资格继承王位,反而是胡亥当了皇帝。而之所以“秦二世而亡”这个成语能够流传千年,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秦王朝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除了前面所说的几个之外,还有几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秦朝。

·5、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然而,我们都知道,秦帝国灭亡后,六国并没有选择接受现实,而是选择与秦帝国为敌。但对于当时的六国而言,如果没有六国联合起来抗秦的话,那么秦王朝也就将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活下去。

因此为了不让秦国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以及不能让秦人的统治得到稳固,于是六国便选择联合起来对抗大秦。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开始出现了诸侯联军。而对于各国来说,联合起来对抗秦帝国也算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六国中还有一个楚国存在着极大的威胁——楚王在这个时候被称为是楚国人所推翻的政权中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秦国统治下的国家。所以楚国与秦帝国之间有着很大的仇恨和敌意。

·6、秦末农民起义,秦二世亡国

而在秦二世时期,秦朝的灭亡也并非是因为秦始皇过于残暴,相反地,却是因为这些暴政的开始。

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虽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伟大的存在。但从其建立到灭亡期间,也确实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公元前221年陈胜吴广起义推翻暴秦以来,到前221年刘邦项羽攻破咸阳建立汉朝,再到前209年韩信攻陷函谷关灭亡秦朝王朝为止。

聊一聊那些鲜为人知且无比屈辱的秦朝故事

但这一段期间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了——先是陈胜吴广起义、然后楚国贵族项羽入关后又率军攻占秦国都城咸阳。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真正让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是秦二世。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秦二世继位不过三月……而亡”。所以说秦二世并不是一个好皇帝,而是一个昏庸之君。

·7、尾声:历史的教训

纵观历史,可以说秦帝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具欺骗性的一段大帝国。从秦始皇开始,秦朝一直到灭亡时,都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承认。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所谓的“圣人”——秦二世胡亥。

然而,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在秦朝灭亡后竟然连个像样的国号都没有留下。

而这一切又和一个神秘组织有关:秦国有过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嬴政和王翦之间,是如何维持稳固的君臣关系的
...的相互合作 后人皆知王翦是嬴政最为锋利的一把剑,但鲜为人知的是,王翦也是嬴政在政治上最大的帮手。王翦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详细生卒,但是根据史料当中的线索,大致可以得知他的年龄
2023-02-21 19:29:00
嬴阴嫚:嬴政最喜欢的女儿,墓地考古现场揪心,胡亥赵高有点狠
...,天下为一。"然而,在这位千古一帝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众所周知,秦始皇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女。在这些子女中,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是他的长子扶苏。扶苏生性仁厚,待人宽和
2024-09-04 11:57:00
秦朝二世而亡是因为秦始皇没清洗六国贵族吗?
...当代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是因为秦始皇太“仁慈”,没有清洗六国贵族,所以才让六国贵族有机会在秦始皇死后兴风作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去世没多久,楚国旧贵
2023-06-02 05:32:00
秦始皇一统六国,拥有强大的军队,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秦始皇结束了战乱时期,统一了六国,成为大一统的奠基人,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靠的不是别的,正是秦国拥有强大的军力和优秀的人才。那么拥有强大军队和优秀人才的秦国为什么二世就亡了
2024-06-16 21:05:00
...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播出至今,《大秦赋》引发不小的争议,特别是电视剧
2024-06-04 11:11:00
秦始皇兼并了六国,为什么又迅速二世早亡
01引言在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吹嘘的王朝就是秦朝。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统一了乱世,兼并了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秦朝到了秦二世就将其断送了,这也是很多人比较
2024-06-11 10:16:00
秦国统一华夏后,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
...要手段。然而六国君主的下场,也成为了秦朝历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秘辛。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对待前朝君主采取了多种手段,既有怀柔安抚,也有严酷镇压。对于那些愿意投降并效忠秦国的国君,
2024-08-30 11:22:00
韩信临死前说了啥,萧何吕后听到心有余悸
...死了。 后人看了这样的记载,肯定是感到惋惜的。那么鲜为人知的是,在韩信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吾悔不用蒯(kuǎi)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那么韩信所说的这句话
2024-10-04 12:43:00
统一背后的危机:秦朝的统治与百姓反叛的起因
...亡。可是我们熟读秦朝的历史之后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秦始皇在世之时,不管是陈胜吴广,还是项燕项羽,甚至那些六国贵族之后都没有说敢于反秦,而秦二世的时候却起义四起,出现这种情况让
2023-10-25 08: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