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柳州的螺蛳粉(我与一座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6 06: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何开琦

在广西柳州的柳江边,有一条街道叫谷埠街。过去,柳州产的大米都是在这里上码头,通过船运出去,所以这条街一直都是人来人往、商贾云集。上世纪80年代,我从桂中一个偏僻地方来到柳州读书。每到星期天,我总是要到谷埠街边的一家书店报到,在书店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书店晚上9点打烊。此时,路灯已经点亮,音乐声充盈于耳,街上人头攒动。这时候,总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像是炒螺的香味,又像是炸腐竹的味道,还夹杂着一股酸笋的味道,这就是螺蛳粉的味道了。

有些人闻不习惯这味道,说它是臭的。但是,对我而言,这味道再熟悉不过了。家乡每年清明过后,山上就会冒出密密匝匝的竹笋。母亲带着我们上山挖竹笋回来,先削去皮,把笋心切成片状,焯过水,然后装进坛子里,用浓稠的米汤浸泡,把坛口封起来。经过个把月的发酵,再打开坛子,那酸笋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屋子。香啊!我们闻起来的确是香的。

谷埠街上的螺蛳粉店,我格外喜欢“黄氏”。这家店用的木耳、腐竹、辣椒、酸豆角和其他店家似乎并无二致,但用的酸笋据我判断应该是腌制了颇久,这正是螺蛳粉的精髓。晚上九点,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嗦一碗“黄氏”螺蛳粉,酸、辣、爽、滑、香,五味齐全,心满意足,返回学校继续读书。

毕业参加工作后,我曾经到柳州市周边一个叫龙团村的地方,抓教学点的基础建设。这是一个有六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小孩入学率比较高,也培养出了六位大学生,香梅是其中的一位。到了她家,我看见院子里整齐地堆放着六个很大的水缸。一问,才知道这些水缸里装满了酸豆角。她妈妈说:“全靠这些酸豆角,卖到柳州市里做螺蛳粉供小孩读书,香梅才能上大学。”我在龙团村住了一段时间,发现家家户户都种有豆角,都制作酸豆角,其收入支持了村里孩子外出读书。我就此写了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龙团村的酸豆角也渐渐小有名气。

后来,我调到柳州的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一天,正是紫荆花开的时候,市商务局的同志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有客商打算开发袋装螺蛳粉,打开互联网销售这条通道,希望我们给予金融支持。我这才想起,不久前《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柳州的酸笋,这种味道独特、原本并不被外人看好的地方风味突然走红,变得供不应求了。在我的印象里,螺蛳粉只能算是这座城市的市井烟火味,难道它还能够走南闯北甚至漂洋过海?但是,再往深处想,柳州人是真的喜欢这股味道。每次出远门,或者到外地出差、求学,一回到柳州,行李未曾放下,就要先直奔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螺蛳粉店,响亮地和店家道一声“二两,加辣,加鸭脚”,然后埋头在一碗粉里大快朵颐。如果把螺蛳粉制成袋装,让远方的亲人们念兹在兹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家乡味道,是否也能消解那份遥远漫长的思乡之苦呢?

事情推进的速度远超我的预料。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袋装螺蛳粉便研制成功。当我把袋装螺蛳粉寄给远在国外的妹妹,她喜出望外,在视频里激动地对我说:“以后,即使是在天涯海角,我们也能品尝到螺蛳粉的味道了!”

2015年,我来到柳州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吉格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这里山高林密,生长着几千亩的香杉和麻竹。此时,柳州螺蛳粉正走红于大江南北。我和市螺蛳粉协会的同志说,能不能和协会搞个合作,让村里的乡亲们也能共享螺蛳粉发展的机会?对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为村里请来一位做了三十年酸笋、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师傅。乡亲们足不出户,就在师傅手把手的耐心指导下,掌握了地道的酸笋制作技法。这些酸笋经过协会同志的介绍,很快就被几家做袋装螺蛳粉的企业全部收购了,村子的脱贫工作也从中受益不少。

如今,螺蛳粉已经成了柳州的一块招牌。一碗碗筋道爽滑、被辣椒浸红的螺蛳粉,经由短视频走红网络,成为大家竞相网购品尝的爆品。螺蛳粉的生产厂家一度忙得不可开交,发货车的汽笛声催得生产车间里的人们根本停不下来。更有许多网友选择亲赴柳州“打卡”,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城市。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许多螺蛳粉店就被拉着行李箱的年轻人团团围住。他们有的是坐动车来,有的是坐飞机来,早早就做好了攻略,把全市的网红螺蛳粉店提前做好标记,按图索骥,一家连着一家优哉游哉地吃过去。

一阵风吹来,螺蛳粉的香气飘过柳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6日 0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柳州英国表妹”酷爱螺蛳粉(“洋网红”与一座城)
...海外版》(2024年12月12日第 10 版)图①:苏菲(左三)在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参加“民族美食”赶圩活动。图为苏菲在制作糍粑。兰 晶摄图②:苏菲正在接受记者采访。韦 静摄
2024-12-12 05:36:00
实力“宠粉”!广西柳州打造螺蛳粉“嗍粉”公交专线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人们在柳州市区排队乘坐“嗍粉”专线公交车。人民网 付华周摄人民网柳州3月17日电 (付华周)近日,因螺蛳粉火热“出圈”的广西柳州市推出两条“嗍粉”公交专
2023-03-17 17:52:00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本报柳州11月24日电 (李港兴 冼志 龙婷婷)近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站螺蛳粉形象馆对外开放,并开展新品推广主题活动,向过往旅客展示广西非物质文
2023-11-25 10:25:00
走进民企看发展 |“嗍粉人”姚汉霖:一包包螺蛳粉,藏着乡村致富链
中新网11月16日电(谢艺观 林馨)广西柳州,西南工业重镇,是全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近些年却凭螺蛳粉出圈。街头小米粉如何嗍出百亿级大产业,背后藏着怎样的致富密码?作为袋装螺蛳
2024-11-16 14:26:00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舌尖”长留香 细节要跟上——柳州螺蛳粉持续火爆引来游客“打卡”消费热背后的“冷思考”(一)编者按:短短几年时间,柳州螺蛳粉不仅从“路边摊”逆袭为“网红食品”,
2023-02-27 09:01:00
广西柳州:街头小米粉嗍出百亿级大产业
...工业化理念和互联网思维推动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柳州:街头小米粉嗍出百亿级大产业付华周在广西柳州市的街头巷尾,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不仅是当地人日常饮食中的一抹亮色,更是这座
2024-09-24 12:12:00
精准助力企业拓宽出海渠道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市贸促会服务企业案例获上级表扬精准助力企业拓宽出海渠道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仟仟)近日,广西贸促会公布了“我与贸促共成长”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优秀案例名单,
2024-01-30 09:18:00
中国年轻人热衷追着美食去“打卡”
...多年轻游客跨越千里奔赴另一座城市的理由。图为游客在柳州螺蛳粉店前排起长龙。 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连日来,各地游客因“网红小吃”螺蛳粉,慕名前来广西柳州。夜幕降临,柳州各大夜市
2023-05-04 08:19:00
台胞感叹“小城故事多”
...湾花莲县客家乡村振兴农商交流参访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内,参观袋装螺蛳粉生产线。5月7日至8日,台湾花莲县客家乡村振兴农商交流参访团到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近
2023-05-11 08: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