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侯占彪:“正青春”遇“在基层”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6 06: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浑源县有驼峰乡西坊城十义号土岭官儿王庄堡西河口,灵丘县有三楼下关独峪上寨红石塄狼牙沟白崖台,广灵县是焦山加斗斗泉……”虽然过去了多年,但谈起1993年和时任大同日报社农村部主任罗之业的“大同沿边百日行”采访活动,当年在大同日报社工作的侯占彪老师仍旧历历在目,说起当时的乡镇名称都还如数家珍。他说,这是因为我扎扎实实走过这里,所以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1989年,侯占彪老师从天镇县委通讯组调入大同日报社。刚到报社,他分配到了夜间编辑部工作,后来又在新闻部、政文部、农村部做编辑、记者。侯占彪老师说:“我在农村部工作的时间最长,印象也最深。”

这其中,“大同沿边百日行”的采访活动,给侯占彪老师的报人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后来,他不论走到哪里、干什么样的工作,都难以忘怀并受益于记者生涯的磨砺。“大约是因此,我感觉自己是把根扎在了报社,把心留在了那里。”这一句话,侯占彪老师语气中饱含着赤子般的深情。

1993年7月,雁同地市合并。原雁北地区的左云、大同、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 7 个县划归大同市管辖。面对区划调整后的农村地区,很多大同人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农民过着什么生活?他们有什么样的希望?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大同日报社时任总编辑张文炳和农村部主任罗之业决定:下去看看。

下去,下到农村去,下到一线去。现在说起来似乎不是难事,但当年,交通问题就很难解决。

“那时候,能坐个摩托车就最好的了。从灵丘到广灵,我和老罗骑了9个小时自行车。全是山路,上坡根本蹬不动,虽然那时候我还是年轻后生,那也蹬不动。下坡时天已经黑了,老罗车闸也不捏,简直一路飞下去,惊得我在后面直呼:老罗慢点儿哇!”说起当时的惊险,侯占彪老师仍旧后怕。

有的时候,有了车,却没有路。在赴浑源南部山区采访的时候,侯占彪老师从官儿乡政府出发,步行了3个小时才走到罗框村。灵丘县的大地村,侯占彪老师也是步走进去的。据他回忆,“那个村两边是高山,上午9点多太阳才露脸,下午四五点就又转到山背后了。”

阳光都吝啬照耀的地方,外来客人更是少见。侯占彪老师说:“当时的村干部叫李春雷。他看见我们,惊讶地说还没见过市里来的人。”到了中午,为了招待稀罕客人,老李满村搜罗了五六颗鸡蛋,炒出一盘菜。炒鸡蛋上桌,侯占彪老师的眼睛却转向了李春雷家的两个儿子。“孩子们就眼巴巴地瞅着。我不忍心吃,把盘子递过去。孩子们就那么拿手抓着,两三下就吃光了。”说起那时的农村生活,侯占彪老师感慨着。

就这样,侯占彪老师和罗之业老师走遍了浑源、灵丘、广灵、阳高、天镇、新荣区、左云、南郊区、大同县9个县区。“每走完一个县区,就把写好的稿子编好号,装个大信封,请县区通讯组的同志给送到报社。就这样,百日行采访活动发了102篇稿子。”侯占彪老师说。

白驹过隙,留在农村的脚印仿佛还在那里,但农村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穷得农民吃不上鸡蛋的灵丘县,早就扔掉了贫困的帽子,变成了现代社会繁忙都市人心目中的“桃花源”。平坦的公路直通村里,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旺季一房难求。

“不一样了!大不一样了!”侯占彪老师说,“现在的条件好了,记者们更应该到基层一线去,拿回鲜活真实的优质新闻,讲好新时代的大同故事,让《大同日报》创刊不论是75周年还是100周年,都是我们党在宣传阵地上的一面旗帜、一个阵地、一座堡垒!”

本报记者 韩云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富有创造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优秀廉洁文化作品传播到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廉洁清风吹遍大街小巷,走入寻常百姓家。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圈”,使廉洁文化“强”起来。大同市纪委监委依托
2023-04-21 06:27:00
“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背后:为完成上级考核指标,有村干部名下曾注册20个工商营业执照
...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通报、约谈制度。为了激发基层政府、单位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安陆市还在此类工作方案中提出,发展快的地方,会在评先表优、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倾斜。钱刚曾在山
2024-05-30 07:10:00
始于患者需要 终于患者满意
...务,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向基层延伸推广。每季度向医联体云州区、广灵、灵丘、左云4个县级医疗集团分别派驻一名护理骨干进行长期驻点帮扶,并组织护理骨干深入
2023-08-24 01:05:00
我市又有三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报讯 (记者 宋芳) 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日,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我市“大同黄花”“云冈亚麻籽油”“灵
2023-09-09 06:06:00
...等暑期实践中,见证家乡变化,了解家乡发展,用心深入基层、贴近实际、服务群众,以青春的力量书写新时代学子风采。今年7月,团市委从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联系的制度化渠道入手,开展
2023-09-14 00:35:00
健康中国看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张晋华一行赴灵丘县人民医院参加对口支援对接座谈会
为落实山西省“千名医师下基层”,促进大同市优质资源向县域下沉,推动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时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疗机构工作方案》《
2023-07-08 19: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报讯 (记者 田雁) 昨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经过单位推荐申报、市科协评审考察,我市3家单位荣获2023年度“大同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10家单位荣获“大同市
2023-06-13 00:54: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本市现有105位百岁寿星最年长者114周岁本报讯 (记者 高燕) 10月23日是重阳节,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截至目前,我市有百岁老人105位,女性居多,最长
2023-10-24 04:45:00
...有序地挑选了自己喜爱的书籍认真阅读,并表示一定不负青春时光,好好读书,冲向未来。“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学校的图书资源,又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成为有理想、有自信的青少年。”下
2023-04-25 06: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