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0 12: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尽人皆知的名句:“既生瑜,何生亮”,这自然是小说家言。揆之真实历史,这句话应当改成“既生亮,何生懿”,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诸葛亮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怀抱复兴汉室的满腔热望,六出祁山费尽移山心力。

谁知诸葛亮时乖命蹇,偏偏又碰到一个强劲对手:司马懿。诸葛亮号称“卧龙”,司马懿则有“潜龙”之称,两人的才干半斤八两,只在伯仲之间。任凭诸葛亮攻如猛虎,怎奈司马懿守如泰山,最终让诸葛亮北伐大业无结果而终。

然而这只是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第一次碰撞,而非最后一次。三国时代是诸葛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诸葛家的子弟遍及三国,手握兵权,占据要津。而司马氏则逐渐窃夺魏国大权,成为魏国的无冕之王。因此诸葛亮死后,两大家族之间依然免不了再度交手。

01

公元249年,魏国少帝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从此掌握了魏国大权,少帝曹芳沦为傀儡。当时魏国朝臣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忠于曹魏,他们对司马懿的犯上作乱之举极为不满,但忌惮于司马懿的威名,隐忍未发。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接盘魏国,继续独揽大权。魏国忠于曹魏的势力由此开始进入活跃期,在各地频频掀起反对司马家族的武装反叛。寿春之战就在此背景下爆发了。

02

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出身琅琊诸葛氏,是诸葛亮的同族兄弟,历任魏国荥阳令、尚书郎、御史中丞、扬州刺史、昭武将军等职,长期镇守淮南一带。

在司马家族篡夺魏国大权的整个过程中,诸葛诞的态度最初不甚明朗,摇摆不定。公元255年,魏国大将毋丘俭、文钦占据寿春,发动叛乱,司马师司马昭出兵讨伐,诸葛诞还曾出兵协助司马氏平定叛乱,并因功被封为山阳亭侯,继续镇守寿春。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但他并非司马氏的核心圈子中的人物,却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司马昭对他并不太放心。加之司马昭大肆排除异己势力,诸葛诞的很多军中好友都被清洗,因此很不自安。

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下令,调诸葛诞回京担任司空。诸葛诞骤然紧张起来,认为这是司马昭准备向他下手的信号,于是当即决定,以寿春城为基地起兵反叛。司马昭早有防备,立即派遣重兵围攻寿春。诸葛家族与司马家族的最后一次对决——寿春之战由此拉开帷幕。

03

诸葛诞在寿春经营多年,为此战做好充足准备。他把淮南淮北之地的精兵全都聚拢在城中,同时储备了足够一年所需的粮草,“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

此外,为了确保打赢这一仗,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赶赴东吴接洽投降事宜,表示只要东吴出兵助阵,他愿把寿春献给东吴。吴主孙亮闻讯大喜过望,简直是肥猪拱门,平白能得到十余万精兵和寿春重镇,简直是求之不得,因此对诸葛诞大力支援。从战前态势来看,诸葛诞确实有很大把握打赢这一仗。

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也看出了寿春之战不好打,稍有不慎,轻则导致诸葛诞逃脱,重则导致寿春落入东吴之手,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于是,司马昭调集重兵,“督中外诸军二十六万众,临淮讨之”。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但是,26万人马的集结调动需要时间,就在这个空档里,吴国方面的第一批援兵3万人,在文钦、全怿、全端等名将带领下,已经抢先一步进入寿春,协助诸葛诞,使得寿春城防力量大为加强。到此时为止,战局对诸葛诞一方仍然非常有利。

04

司马昭抵达寿春前线后,面对棘手局面,很快做出应对措施。他一方面派遣大将王基和陈骞把寿春四面合围,并在城外挖掘环城壕沟,把寿春包围的滴水不漏,日夜猛攻。同时,派大将石苞等人在外围组成强大的机动兵团,阻击吴国后续援军,彻底切断吴国与寿春之间的交通线。

激烈的寿春攻防战,一直持续了九个多月。攻守双方不分昼夜展开鏖战,寿春城上下,“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虽然城池暂未失守,但局面逐渐对诸葛诞一方越来越不利。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首先城中的将士伤亡严重,存粮也越来越少,却由于内外交通线被切断,一直无法得到补充,士气人心逐渐低落。诸葛诞和文钦等人,也意识到再持续下去,一旦存粮耗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先后组织六次突围,但司马昭一方防范严密,六次突围全部失利。

吴国方面派出的第二批、第三批援军,拼命想杀开一条血路进入城中,但都遭到司马昭的外线兵团的迎头痛击,损兵折将被迫撤回,只得放弃了救援寿春的计划。

05

司马昭的军事才能显然胜过诸葛诞一筹,寿春之战至此大局已定。城中的诸葛诞一方,“城中食转少,外救不至,众无所恃”,眼看大势已去,城中将士开始大批叛变投敌。

诸葛诞的心腹将领蒋班、焦彝,率先领兵出城投降司马昭,连吴国的援军将领全怿等人,也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投降。诸葛诞与文钦也发生激烈内讧,文钦被杀,文钦之子文鸯也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投降。诸葛诞手下将士四分五裂,众叛亲离。

血战寿春:诸葛与司马两大家族的最后一次决战

当年二月,寿春守军终于全线崩溃,被司马昭攻破。诸葛诞在乱军中仓皇出逃,被司马昭生擒,当即斩杀。寿春之战以司马家族全胜而告终。至此,蜀国丞相诸葛亮已在234年去世,吴国丞相诸葛恪在253年遇害,魏国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258年遇害,辉煌一时的诸葛家族,全部凋零殆尽,就此退出三国历史舞台。了解更多诸葛司马两大家族恩怨,请阅读《三国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公元263年,魏国执政司马昭发起灭蜀之战。此时,诸葛亮,刘备,张飞,关羽等老一辈开国元勋已经去世,留守成都的不过是新生代的成员,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后主刘禅,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2024-01-10 05:56:00
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哪个家族下场最好
...并起外,还有家族的并起,今天我们就说说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首先我们说说汉末时的家族。一、汝南袁氏袁家是毫无争议的汉末三国第一士族
2023-08-11 21:07:00
为何司马懿面对北伐的诸葛亮却始终不主动出战
...谓是白手起家,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同时还有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人,作为时代的引领者,他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让原本破碎不堪的山河,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不过在三国
2023-06-13 14:39:00
诸葛亮儿子和孙子都战死在绵竹,为何还有后裔
...葛瞻一起壮烈牺牲,剩余的兄弟俩也一样可以延续诸葛亮大家族的气血,诸葛亮不容置疑是没有断子绝孙的,甚至于伴随着诸葛亮后代的持续发展,诸葛大家族之后肯定越来越更加庞大了!
2024-05-29 15:57:00
为什么诸葛亮的儿子,不如司马懿的后人?
...自己如果真的是靠实力的话,还真的不多。当时,诸葛和司马教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诸葛主要是因为一直在外面打仗,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儿子,所以对他的教育方式多以品德为主,所以不太了解他
2023-03-09 12:39:00
诸葛家族到底有多厉害?人才遍布魏蜀吴三家
...他们的姓氏。到了东汉末年,琅琊诸葛氏已经成为当地的大家族了,出了不少人才,其中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最有名,虽属不同阵营,但都做到了高位。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
2023-02-15 22:11:00
盘点三国时期的五场大战,知名度最高的赤壁之战只排第四
...世双骄去世之后,司马懿的弟弟打败了诸葛亮的侄子,两大家族的世纪对决愈演愈烈。 第一名,寿春之战,参战总兵力50万+。这场爆发于公元257年的魏军VS吴淮联军的战役,是三国历
2022-12-16 14:23:00
司马懿真的忠于魏国吗
...正是在这次的北伐中去世的。得知蜀国的大军前来攻打,司马懿立即召集手下将领商量应对的策略。根据蜀国军队的进行方向,司马懿判断,他们渡过了渭水,下一步的目标很明显就是长安。诸葛亮
2024-05-14 15:06:00
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三次世纪碰撞
...的弟弟,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去世之后,两大家族的世纪碰撞战火重燃了。是役,诸葛恪率20万大军围攻合肥,久攻不克,不久司马孚率20万大军前来解合肥之围,双方的参战总兵
2022-12-13 1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